现代体育为什么发源于西方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6138001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体育为什么发源于西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现代体育为什么发源于西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现代体育为什么发源于西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现代体育为什么发源于西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现代体育为什么发源于西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体育为什么发源于西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体育为什么发源于西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体育为什么起源于西方现代体育在国际体育界一直公认发源于19世纪的英国。1828年,英国教育家托马斯阿诺德第一次把体育列入学校课程,这对现代体育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决定作用。在英国的影响下,1844年在柏林举行了大学生田径运动会。1857年成立了田径协会,并在剑桥大学举行了世界第一次大学生锦标赛。这对现代体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体育的西方文化渊源古已有之的体育与人类创造的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不管是在宗教祭祀中,还是在娱乐活动中;不管是在生产劳动中,还是在余暇休闲中,我们都可寻觅到它瑰丽的踪影。西方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西方文化对体育具有奠基性作用,体育运动根植于西方文化这块肥沃

2、的土壤中,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与其文化特征密切相关的。竞技体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因恶劣的生存条件促使希腊人养成了勇于开拓、敢于进取的精神,从而成为竞技体育倡导竞争、激烈对抗与拼搏,全力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起源。而西方独特的海洋地理环境塑造了竞技体育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得竞技体育进一步发展。除了自然环境对竞技体育的形成造成影响外,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好勇尚武精神等都渗入到竞技体育的发展中,使其进一步壮大。到了一定时期,蓬勃发展的竞技体育开始依托于教育,人文主义思想充分肯定了体育在全面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夸美纽斯赞赏:“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提出了人“适应自然”的原

3、则;洛克第一次明确地把教育分为德、智、体三部分,认为体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则贯穿在体育思想之中,教育与体育相结合,“使思想锻炼与身体锻炼相调剂”,以达到“身心两健”。这些伟大的教育理念不仅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现代体育思想形成的摇篮,也为现代体育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随着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实施,体育也逐渐被纳入了学校教育的体系。学校相继开设了体育课程,许多项目是现代竞技体育田径、水上运动等的雏形,随着许多体育实践者的涌现,德国的杨氏体操、瑞典的林氏体操和英国的户外竞技运动蓬勃开展,现代竞技体育在此基础上,逐渐走出了单纯的学校领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社会化

4、。现代体育的构成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体育的基础。现代学校体育即重视增强学生体质的提高,又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讲究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进行终身体育教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学校体育还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体育人才,以适应当代社会和对青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生活的需要。学校体育是按不同的教育阶段和年龄特征,通过体育教学、课外活动、业余体育训练这三种基本形式,围绕“增强体质”这个中心,使学生德、智、体、美都得到发展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运动训练和竞赛。由于竞技体育的表演技艺高、竞争性强,极易吸引广大观众,因此它极

5、具感染力、极具传播力量。在活跃社会文化生活、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国际威望、促进友谊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为探索人类运动的极限,参与日益激烈的赛场竞争,各国都采用先进的科学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运动能力,以使竞赛更加精彩。社会体育也称大众体育,是以健身、健美、娱乐、医疗为目的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经常谈到的休闲体育、娱乐体育、养生体育均可以列入到社会体育。现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只有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经历才能适应这种节奏。现代科学给人类带来舒适、便捷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如环境和大气的污染、生态失去平衡、缺乏身体运动、营养过剩等各种“文明病”。欧美西方国家的体育发展模

6、式二战后世界进入“冷战”时代,对世界各国的体育体制和发展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总的趋势是体育与政治的关系日益密切,竞技体育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东西方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但由于社会制度、经济水平、文化传统以及体育发展基础与水平不同,各国只能根据国家体育发展战略和目标,力图建立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竞技体育体制与运行机制。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的体育体制和发展模式又略有差异,大致形成了民间社团主导型、政府委托型、政府指导型等不同体育管理体制。社团主导型体育管理体制:这类体育管理模式以美国为代表,包括德国、意大利、瑞典和挪威等国。其运作方式是以民间体育协会和运动俱乐部为基层组织,以社会和民间组织为承办主体,自

7、筹资金,自我管理。但学校体育教育属于教育范畴, 被置于政府教育部门的直接指导和管理之下。政府委托型体育管理体制:鉴于“冷战”以来国际体坛的竞争日益激烈,本国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中的表现和成绩会对国民的民族情绪及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因而西欧一些国家的政府在坚持“业余原则”和政府不干预竞技体育传统的前提下,加大了对体育管理的力度,根据本国的情况建立了政府委托型体育管理体制。政府宏观主导型体育管理体制:实行这一体育体制的主要有加拿大、法国、希腊、日本等国。政府在中央或联邦政府中设置专门的体育行政管理机构,承担宏观的体育管理职能,包括体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体育经费计划的编制、全国的体

8、育资源协调和配置,国家体育政策与计划实施过程监督等。但具体的体育事务性工作则完全交由民间体育社团去承担。 现代体育科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下半叶以信息科学技术为前导的高科技时代的到来,促使大量高新技术被运用于运动训练和比赛;各国政府开始重视以体质健康为目标的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激励和推动有关领域的研究。与此同时,欧美职业运动的兴盛推动体育运动迅速发展成为大规模产业,巨大的商业利益促使各国职业俱乐部和运动实体高度重视体育科研,提高训练比赛的科技含量。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除了传统的体育基本理论和体育史学研究外,体育哲学、体育社会

9、学、奥林匹克学等新学科开始崛起。与此同时,有关体育组织管理、赛事管理、体育博彩等领域也日趋科学化和统一化。从20实世纪80年代起,欧洲、美国和日本不少学者借鉴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结合体育的实践经验和特点,创立了新兴的学科。这些改变使现代体育科学更加完善,成为一种横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学三大科学的完整体系,有力地推动了现代体育的发展与变革。除此之外,大多国家建立了科研中心和研究所,甚至将体育科研放在大学里,如1996年成立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体育科研机构的成立,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这些国家的竞技运动水平提高和体育研究的发展。综上所述,从50年代到80年代,世界

10、体育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体育的科学化。其具体表现则是竞技运动创造新的成绩与纪录越来越依赖于高科技成果,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的高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由此推动了体育科学研究的全面发展。为了适应现代体育的发展的需要,各种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被引入体育科学研究之中,促使大量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产生。体育科学研究开始从以自然学科为主,发展为一个包括体育自然学科群、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群以及体育管理营销学科群在内的多学科体系。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和学科对体育运动进行全面、立体和深入的研究,向现代体育运动实践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促进世界体育运动健康地向前发展。 现代国

11、际体育组织与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二战以后,随着世界竞技体育的繁荣和发展,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不少新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同时,各种大型国际性赛事频繁举行,推动了世界体育的发展,构成了20世纪下半叶全球体育多姿多彩的画面。并且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国际奥委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使国际奥委会由封闭走向开放,解决了60至70年代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遇到的诸多困难。奥运会作为世界体育的最高表现形式,其地位和影响有了极大提高,成为世界体育的旗帜和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及运动之一。各单项运动国际比赛的技术水平、组织水平、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迅速提高,影响扩大。除此之外,新的运动项目的出现使国际体坛更加丰富多彩。尤

12、其是汽车赛、摩托车赛、水上技术运动、航空、跳伞、滑翔运动等高技术含量的运动项目的开展,构成了20世纪下半叶世界竞技运动的一大特色。结束语 现代体育运动来源于西方,发展于西方。不可否认,大无畏的拼搏精神、竞争精神、咄咄逼人的进取精神、严肃认真的求实精神、要求个性解放的自由精神等这些西方文化中非常优秀的特性,造就了现代体育的无与伦比的魅力。但是,西方文化(包括竞技体育在内)作为一种强势文化、主流文化,在发展、普及之初便被蒙上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这也导致了东方国家在现代竞技体育中所享有的发言权微乎其微,竞赛规则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特点;国际奥委会委员中欧美国家的委员占了半数以上;在夏季奥运会的32个竞赛项目中,只有跆拳道和柔道为来自东方的竞赛项目;项目和人种的特点,决定了美国黑人在篮球、拳击、田径等广为关注的、彰显体能的项目上称霸一方,中国黄种人只能在跳水、乒乓等被人漠视的技巧类项目中决一雌雄。这一切应当引起人们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