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知识(已整理)[整理]

上传人:瑶*** 文档编号:146137933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知识(已整理)[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知识(已整理)[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知识(已整理)[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知识(已整理)[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知识(已整理)[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知识(已整理)[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知识(已整理)[整理](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可编辑实用文档1、 肺主治节是指()A.肺主气的调节作用 B.肺协助心调节全身血脉的作用 C.肺主宣发和肃降的调节作用 D.肺对水液的调节作用E.对肺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2、 肝能调畅情志 ,其理论依据是() A.疏通气机 B.调节血量 C.贮藏血液 D.疏泄胆汁) E.调节脾胃升降 3、肝的疏泄作用主要影响机体的()A.气机运行 B.脾胃运化2 C.情绪变化 D.胆汁的生成.E.月经的调节. 4、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化生阳气 B.主司呼吸7C.化生气血D.调节阴阳- E.藏精、纳气、主骨生髓5、五脏阴阳的根本是()A.心阴心阳 B.肺阴肺阳 C.脾阴脾阳 D.肝阴肝阳( E.肾

2、阴肾阳6、主要表现在气机调节方面的是()A. 肺与.肾 B.肝与肾 C.肺与肝 D.肝与脾 E.肾与脾7、 “精血同源”可归属为()A.心与肾 B.脾与肾C.肺与肾&D.肝与肾 E.肺脾肾8、 其华在毛 ,开窍于鼻的脏器是 ()A.心2B.肝C.脾D.肺E.肾9、 五脏主五液 ,则涎为()A.脾之液9B.心之液C.肺之液D.肝之液E.肾之液10、与膀胱贮尿和排尿功能直接相关的是()A. 脾的运化功能B.肾的气化功能C.气的固摄功能D.气的推动功E肺的宣发功能%11、“气有余便是火”是气的何种功能失常所致()A.推动作用3 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12、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

3、清气 ,及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组成的胸中之气是() A.精气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元气13、宗气积于胸、可分为()A.心气和肺气) B.脾气和肾气C.营气和卫气D.元气和营气E.元气和卫气% d3 . 14、 营气行于()A.脉内B.脉外C.内脏D.体表E.周身15、 化生血液最基本的物质是()A.生殖之精(B.水谷精微C.津液D.自然界清气.E.营气16、 组成血液的主要物质是() A.元气和真气B.宗气和津液+C.真气和津液$D.卫气和津液E.营气和津液17、头发的荣枯主要与体内的哪两种物质有关()A.精与气 B.津与液 C.气与血 D.气与津 E.精与血18、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

4、物质基础是()A.气B.精 C.津 D.血: E.液19、一般质地较清稀 ,流动性较大 ,布散于体表皮肤 ,肌肉孔窍 ,起滋润作用的叫()A.津液B.血液C.津D.痰饮E.液20、 润泽脑髓和滑利关节的主要物质是()A.津$ B.血 C.液 D.营气 E.精答案:E A A E E C D D A B B B C A B E E D C C2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气不摄津的范畴()A.多汗B.多尿C.漏汗D.遗尿 E.遗精22、“夺血者无汗”的生理基础是()A.肝肾同源 B.乙癸同源 C.精血同源D.津血同源E.以上均非23、 临床上气的异常导致血的失常时 ,下述哪一项不正确()A.血虚B.血脱

5、C.血燥D.血瘀E.出血24、与气虚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A.心与肺 B.心与脾C.肺与肝D.肺与脾E.肝与脾25、人体发病的内在根据是()4 G* $ 7 T3 KA.气血失常 B.阳偏盛C.阴偏盛D.正气不足E.邪气入侵26、 六淫致病初期 ,症见壮热、脉实有力 ,其病机为()A.邪正交争 ,邪盛正衰 B.邪正交争 ,正盛邪退C.邪正交争 ,邪轻正盛 D.邪正交争 ,邪正俱盛 E.正气充盛27、“大实有羸状”的病机应属()A.虚中夹实B.真虚假实C.真实假虚D.虚实夹杂E.实中夹虚28、邪正盛衰决定着()A.病症的寒热B.病位的表里C.气血的虚实D.病症的虚实E.脏腑的虚实29、阴虚的常见

6、症状是()A.脉沉B.神疲C.乏力、眩晕D.五心烦热.E.舌红 ,苔黄腻30、阴胜则阳病的病理表现是()A.实寒B.虚寒C.实热D.虚热 E.寒热错杂% 31、阳虚证的主要表现是()A.形体消瘦B.畏寒肢冷C.冷汗淋漓D.少气懒言E.口渴喜冷饮32、真热假寒的病机是()A.阴损及阳B.阴盛则寒C.阳虚则寒D.阳盛格阴E.阴盛格阳33、 脾胃气滞最常见的症状是()-A.脘腹胀满B.矢气频频C.便秘腹痛D.食臭嗳气E.两胁胀痛34、“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指的是()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E.补阴扶阳35、“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指的是()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阳病治

7、阴D.阴病治阳E.补阴扶阳36、 “阳病治阴”的治法适用于()A.实热证 B.实寒证C.寒热夹杂证D.虚寒证E.虚热证37、“阴病治阳”的治法适用于():A.实热证B.实寒证C.寒热夹杂证D.虚寒证% E.虚热证38、五行中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为()A.木B.火C.土D.金E.水39、五行中具有清洁、肃降、收敛作用的为()A.木 B.火C.土D.金E.水40、五行中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作用的为()8 T$ X$ Z+ s4 E% v1 f6 A.木 B.火C.土D.金E.水答案:E D C D D D C D D A B D A D C E D C D E41、五行相生关系中 ,土的

8、“我生”是()A.木B.火C.土D.金E.水42、五行相生关系中 ,火的“生我”是()A.木B.火C.土D.金E.水43、肾阴虚可致肝阴亏的依据是()A.五行相侮B.五行相乘C.母病及子D.子病及母E.五行制化44、与气能摄血最相关的脏是()A.心B.肝C.脾D.肺E.肾45、血和津液的共同功能是()A.滋润和濡养作用B.作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C.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D.排泄代谢产物E.以上均非46、“见痰休治痰而治气”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津B.气能摄津C.气能行津D.津能载气E.津能生气47、营气与卫气的共同特点()A.来源相同B.性质相同C.特点相同D.分布相同E.功能相同48、气与血

9、的关系主要表现在()A.先天与后天方面B.性状与分布方面C.功能与结构方面D.生化与运行方面E.以上均非49、下列哪项属于气机失调()A.气逆B.气陷C.气滞D.气结E.以上均是50、禀受于父母的原始生命物质 ,称为()A.生殖之精B.后天之精C.先天之精D.脏腑之精.E.肾精51、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是()A.肾精B.元气C.脏腑之精D.生殖之精E.水谷之精52、了解脏腑精气充实与否的重要标志是()A.气B.血C.神D.津液E.形体53、津液与血液之间互相滋生、相互转化称为()A.精血同源B.津血同源C.气血同源D.血汗同源E.肝肾同源54、各脏腑功能低下 ,是气的何种功能异常导致的()A

10、.气的推动作用B.气的温煦作用C.气的防御作用D.气的固摄作用E.气的气化作用55、患者体温偏低 ,是气的何种功能异常导致的()A.气的推动作用B.气的温煦作用C.气的防御作用D.气的固摄作用E.气的气化作用56、患者小便排泄异常 ,是气的何种功能异常导致的()A.气的推动作用B.气的温煦作用C.气的防御作用D.气的固摄作用E.气的气化作用57、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的是()A.气的推动作用B.气的温煦作用C.气的防御作用D.气的固摄作用E.气的气化作用58、“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反映了气的何种作用()A.气的推动作用B.气的温煦作用C.气的防御作用D.气的固摄作用E.气的气化作用59

11、、人体正常体温的恒定靠气的()A.气化作用B.固摄作用C.防御作用D.温煦作用E.推动作用60、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是气的何种功能()A.气化作用B.固摄作用C.防御作用D.温煦作用E.推动作用答案: D A C C A C A D E C E C B A B D A C D A61、 患者病后 ,机体能早日康复是与气的何种功能有关()A.气化作用B.固摄作用C.防御作用D.温煦作用E.推动作用62、使汗液、尿液、唾液、胃液等正常分泌和排泄的气的何种功能()A.气化作用B.固摄作用C.防御作用D.温煦作用E.推动作用63、肝郁能致肺失宣降的依据是()A.五行相侮B.五行相乘C.母病及子D.

12、子病及母E.五行制化64、补肾养肝的理论依据是()A.五行相侮B.五行相乘C.五行相克D.五行相生E.五行制化65、肝病传脾的理论依据是()A.五行相侮B.五行相乘C.五行相克D.五行相生E.五行制化66、相乘可称为()A.相生B.相克C.过克D.反克E.制化67、 相侮可称为()A.相生B.相克C.过克D.反克E.制化68、面青 ,嗜酸 ,脉弦 ,病多在()A.肝B.心C.脾D.肺E.肾69、面赤 ,口苦 ,脉数 ,病多在()A.肝B.心C.脾D.肺E.肾70、面黄 ,口味甘 ,脉缓 ,病多在()A.肝B.心C.脾D.肺E.肾71、面黑 ,口味咸 ,脉沉 ,病多在()A.肝B.心C.脾D.肺E.肾72、肾阴上升以制心阳 ,属五行学说的()A.木克土B.火克金C.土克水D.水克火E.金克木73、肝逆犯脾属五行学说的()A.木克土B.火克金C.土克水D.水克火E.金克木74、根据五行相生关系确定的治疗原则为()A.扶正祛邪B.治病求本C.抑强扶弱D.补母泻子E.调整阴阳75、根据五行相克关系确定的治疗原则为()A.扶正祛邪B.治病求本C.抑强扶弱D.补母泻子E.调整阴阳76、属母病及子的是()A.肝病影响心B.肝病影响肾C.肝病影响肺D.肝病影响脾E.脾病影响肝77、属于子病及母的是()A.肝病影响心B.肝病影响肾C.肝病影响肺D.肝病影响脾 E.脾病影响肝78、滋补肾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