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部门感染管理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6136425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部门感染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重点部门感染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重点部门感染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重点部门感染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重点部门感染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点部门感染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部门感染管理(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治疗室医院感染管理方案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存放,物品定位放置。灭菌物品包外标识清楚、准确,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清洗、灭菌。 1.工作人员操作时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规程。2.医护人员发生特殊感染不得进入治疗室。3.治疗室地面每日上、下午应湿式清扫并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每次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并登记消毒时间,定期监测紫外线照射强度。室内定时通风,确保室内物品清洁干净;每季度空气培养一次,菌落计数500cfum3。4.操作前后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擦拭桌面台面、治疗车和治疗盘。治疗室的抹布专用并有明显标志。5

2、.治疗室护士负责每周冰箱除霜一次,药用冰箱不得放置私人物品。6.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者应重新灭菌。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能高压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灭菌包掉落在地或误放不洁之处或沾有水液,均应视为已受到污染,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7.静脉注射止血带做到一人一带;血压计袖带用肥皂水清洗后,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洗净晾干,并妥为保存,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乙醇擦拭消毒;体温表每次用后应在清洁的基础上选用75%乙醇或0.2%过氧乙酸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擦干,清洁干燥保存备用;药杯每日用清水或肥皂水溶液作清洁处理,用含有效氯500

3、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洗净后晾干备用;湿化瓶要严格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备用的要干式保存。8.治疗室护士每日清点并检查无菌物品的有效期,过期物品需重新消毒后方能使用。9.无菌敷料桶开封后有效期为24小时。10.输液、注射治疗时应持治疗盘,盘内治疗巾每4小时更换一次,抽取的药液不得超过2小时。开启的无菌溶液需在2小时内使用,各种溶媒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启用时间。11.注射采用一人一针一管,用后分别放利器盒和感染性废物桶,统一回收处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统一回收原则。12.治疗车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在进行无菌操作前后两次无

4、菌操作之间或接触感染性物质均需对手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13.碘酒、酒精瓶、一次性物品的消毒同病房消毒隔离制度。换药室医院感染管理方案1.换药室内要区域划分合理,内设清洁区和污染区,各区域要标识醒目。2.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配备洗手清洁用品,干手设施符合手卫生规范要求。3.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戴好帽子、口罩、穿好工作服、不留长指甲、不戴戒指,以免细菌留存及污染伤口,避免感染,操作前后严格洗手,必要时戴手套。4.无菌物品柜每日清洁,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和类别依次放入柜内,摆放有序,每日检查灭菌物品的有效期,过期物品不得使用应重新灭菌(一次性使用的无菌物品除外)。5.一次性物品

5、去除中包装分类摆放,不能有过期及包装袋有破损的物品。6.灭菌物品必须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能高压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7.无菌干燥使用的镊子罐4小时更换一次,镊子罐上要标明启封时间,使用中如有污染应及时更换。使用中的碘酒、酒精应密封保存、容器每周更换2次灭菌;使用消毒液开瓶后应注明开启时间,使用期限7天;500ml酒精、碘酒、碘伏开启频率较多的,使用期限建议不超过两周;500ml生理盐水开启后使用期限24小时。8.换药车上物品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房的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用后推回换药室应进行清洁与消毒,每天用含有效氯250-500mg/L消毒液擦拭两

6、次,如遇到有脓液、血液污染时,应及时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进行清洁处理。9.用无抗菌能力包装的无菌物品,使用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如:常用的无菌敷料罐、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纱布、棉球等)应每天更换并灭菌。凡接触伤口的物品必须无菌;器械盒、药瓶、敷料罐取物后应随手盖上。置于容器中的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10.使用中的含氯消毒剂浓度每日监测,戊二醛每周监测有效浓度并有监测记录。11.换药室每天常规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每次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并做好记录。定期监测紫外线照射强度,及时更换灯管。遇有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消毒。12.各区域有专用洁

7、具,有标记,做到洁污分开。13.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做到医疗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建立医疗废弃物回收交接记录本。14.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15.每日清换药室桌面、地面,地面湿式清扫,保持空气清洁。每月做治疗室空气培养一次,如细菌培养超标,应及时采取清洁消毒措施并复检培养。感染性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方案一、感染性病房的设置与管理1.其设置应相对独立,建筑布局合理,标识清楚,工作流程明确,适用标准预防。2.严格遵循隔离预防基本原则和技术规范,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建立并落实感染性病房各项规章制度、人员职责、工作流程。3.提高对传染病的筛查、预警、

8、防控能力和诊疗水平。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4.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肠道等特定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加强特定传染病病房的工作。5.对呼吸道、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同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二、病人的转诊及管理如我院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上级医院诊治,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上级医院。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使用专用车辆及工具,车辆和工具使用后内外表面可用有效氯500

9、mg/L-1000mg/L或用0.2%过氧乙酸消毒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分钟。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三、感染性疾病病房还应达到以下要求1.感染性疾病病房的设置应相对独立,与普通病房之间设隔离带,病人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不得互串病房或随意外出;2.内部严格“三区”、“两通道”,不同区域之间必设“缓冲间”,且应标识明确;3.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不同传染病人应分开安置,同类病人每间病室不超过4人,床间距不少于1.1米,疑似病人、具有高度传染性或毒力强的菌株所致的感染病人单独安置;4.隔离病室门口挂隔离标志,入口应设缓冲间,病室内应有流动水洗手设施,设独立卫生间。并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不同,采取

10、相应的隔离措施;5.每一病室设专用隔离衣、体温计、听诊器、抹布等,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用品等均应立即清洗消毒,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6.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病房污水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病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均视为医疗垃圾,置双层黄色塑料袋中,进行有效封口后由专人密闭运送。严格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理和交接、登记等工作。7.保持病室清洁卫生,加强通风。常规每天2次对空气、医用物品、物体表面等进行清洁和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消毒;8.严格陪客、探视制度管理,一般情况下不设陪客、探视。必须留陪时,应由床位医师签署书面“同意”意见。陪客、探视者应穿一次性鞋套,必要时穿

11、隔离衣等。9.每个月做细菌培养:物品及手的细菌总数10cfu/cm2;治疗室细菌总数500cfu/cm2。10.医疗废物的处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各项规定严格执行,防止引起感染。普通临床科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方案一、病室管理1.医务人员上班时应着装整齐,接触病人前后应卫生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等应彻底消毒洗手。2.保持室内清洁整齐,每周固定一日为卫生日,做到环境清洁,无死角。3.病人入院时进行卫生处置,穿病员服,经常保持个人清洁卫生。4.病房每日通风,病床应湿扫,一床一巾,用后消毒(或一次性使用),床头柜、椅、床架应每日湿擦,抹布一桌一巾,用后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要及时对床单元进行

12、终末消毒处理。5.病人被服每周更换1-2次,若有污染则应随时更换,病人出院后应对床单位进行终未消毒。6.病人便器固定使用,出院和转科时作终末消毒。7.普通病房不能收治传染病人,对收治的疑似传染病人应按疾病隔离原则进行相应隔离、经确诊,必须转科(转院)治疗。8.病区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门窗、用清洁的湿抹布每天擦拭,一桌一抹布,当表面受到病源菌的污染时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用后抹布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悬挂晾干,干燥保存。9.择期手术者,应做HBV、HCV、HIV标记物检查,阳性者按血液、体液隔离措施隔离。10.病室、治疗室、走廊、卫

13、生间的拖把要分别使用,有专用标记,病房地面要湿式清扫,被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地面要用1000mg-2000mg/L含氯消毒液作用30min后擦拭。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用后拖把清洗悬挂晾干,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干燥保存。11.认真执行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制度、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及消毒药械管理制度及医院废物管理制度。12.组织病区医院感染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的自觉性。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二、各种管道的消毒l.非一次性胃管、吸痰管、导尿管、缸管用后分别

14、放在清毒液内浸泡消毒半小时,清洗、晾干送供应室再处理后进行灭菌、备用。2.雾化吸入管(螺旋管、面罩、雾化瓶)专人使用后各关节拆开,用250mg/L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3.一次性使用的输液器、输液瓶、注射器、针头、吸氧管、胃管、导尿管、气管插管、引流管、弯盘等用后严格按感染性废物处理。4.体温计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所有消毒处理有记录。血压计的袖带定期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有污染时先清洗后消毒,冲洗干净晾干备用。三、各种瓶类的消毒1.碘、酒精瓶每周灭菌2次,方法:经初步消毒处理后再冲洗干净,用包布包裹后,送供应室灭菌。2.氧气湿化瓶每日更换并消毒一次,

15、用250mg/L一500mg/L含氯清毒液浸泡半小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晾干、备用。3.药杯、药瓶用以上消毒液浸泡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擦干备用。4.电动吸引器、胃肠减压器、洗胃机容器随时倒净、刷洗干净,用毕将以上消毒液浸泡消毒半小时,再清洗干净备用。5.密闭引流瓶用后浸泡消毒,再刷洗干净,用双层包布包裹后送供应室灭菌。6.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处理。四、各类物品规范消毒时限无菌棉签,开启后的小包棉签尽量在开启当日用完,碘、酒精瓶,高压灭菌,固定时间灭菌消毒,并注明灭菌时间;无菌持物钳、罐,高压灭菌,每周改换一次,注明灭菌日期;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不能再消毒重复使用,应“一人一用一弃”。 五、医护人员的管理医护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洁,不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下班、就餐时应脱去工作服。在进行各项操作前后必须洗手,必要时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进入治疗室、换药室要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要求。附件1标准预防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