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真题 模拟题专项训练】论述类文本(新高考卷)

上传人:学无****5 文档编号:146133509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真题 模拟题专项训练】论述类文本(新高考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年高考真题 模拟题专项训练】论述类文本(新高考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年高考真题 模拟题专项训练】论述类文本(新高考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年高考真题 模拟题专项训练】论述类文本(新高考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年高考真题 模拟题专项训练】论述类文本(新高考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真题 模拟题专项训练】论述类文本(新高考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真题 模拟题专项训练】论述类文本(新高考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述类文本专题(高考真题+模拟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I)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

2、,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

3、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

4、。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

5、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材料二: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

6、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1000年,而像武汉

7、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达40005000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31003600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也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

8、学特征。D.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应是重要的参考书目。B.通过对比1935年禹贡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这个刊物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学术视野。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D.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运河开凿的路线选择,可以为该地区未来的运河网规划提供重要参考。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9、3分)( )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参考答案】1.A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错,原文说的是“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C项,“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D项,“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在文中找不到判断依据,材料二只是在提到“地理环境”时列举了长江三峡等地貌的形成演变和我

10、国许多城市的兴起,但并不能说地理环境就是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的。2.C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的原因有“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扩大研究领域”,并没有说哪个原因是主要的。3.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可知,ABC正确;D项,“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侧重于对其变化发展的原因和背后规律的研究,属于“历史地

11、理学”研究范畴,可从材料二的出处以及材料二中“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规律性的内容”看出。4.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应以“历史地理学”为关键词在原文中筛选信息,因为是下定义,所以筛选的应是能体现其本质的内容。材料一中有“沿革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相互比较的内容,这其中包含关键信息“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后

12、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等;材料二中有对历史地理学独特性的解说,“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由此可得出答案。5.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进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材料一主要涉及两个概念,一是历史地理学,一是沿革地理。由此可以明确,在梳理材料一

13、的行文脉络时应该围绕以上两个概念进行。逐段梳理材料一的内容,可以发现:第一段追溯历史地理学的起源,引出对禹贡的介绍,第二段介绍了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第三段引出“沿革地理”的概念,第四段介绍了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和成就等,第五段将沿革地理和历史地理学进行了比较,第六段介绍了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据此寻找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划分出层次,即可梳理出行文脉络。(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模拟试题1)材料一纪录片因其生动直观、真实客观等特性,一直被视作文化折扣率最低、情感投射度最高的文化“硬通货”,是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最佳载体之一。如何创新中国对

14、外传播话语,更好展示中国形象,在刚过去的几个月里,有了最新的实践成果。今年是中国与匈牙利正式建交70周年,为纪念两国70年友好交往而制作的专题纪录片光阴的故事匈牙利篇播出后广受赞誉。其实,在共同纪念友好建交的重要时间节点上,总能看见光阴的故事系列作品。“老挝篇”献礼中老建交55周年,“哈萨克斯坦篇”献礼中哈建交25周年,“柬埔寨篇”献礼中柬建交60周年,光阴的故事已成为塑造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共同记忆的重要品牌。在“纪录”的产业趋势下,更加多元的节目元素被纳入中国故事的话语架构中。全球首档跨国联合制作职业体验纪实真人秀功夫学徒用纪实的节目形态,搭建符合年轻人欣赏习惯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在双向对话

15、的叙事视野下,用异国青年的职业体验、文化碰撞展现年轻中国的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故事的内涵外延已极大地丰富扩充,不仅仅局限在展示中国自身,而是在中国与世界联系不断深化的时代潮流下,将目光投向“一带一路”等人文汇集之地,创新借鉴其他节目形态,扩展记录边界,展现当代中国的生动故事。(选自2019年12月18日光明日报)材料二作为中国故事最好的载体,纪录片如何突破文化的边界,让世界“读懂中国”?主旋律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每当在重要的历史节点和时刻,创作和推出有时代担当精神的纪录片,再现历史沧桑,传承民族精神,表达国家话语,传递中国声音,这是我们纪录片的历史责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频道代

16、表、著名纪录片导演闫东通过讲述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拍摄历程,来分享他讲好中国故事的视角。我们走在大路上以中国风格、国际视野,通过沉浸式的纪实影像和镌刻新中国时代烙印的人物故事,直击观众的心灵。它讲述了约120个共和国红色经典故事。“这几年的创作经历让我最大的感悟是,主旋律纪录片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革命题材的纪录片,而是能够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纪录片。这是中国纪录片人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中国纪录片能够大踏步走向国际舞台的底气。”闫东说道。寻找有“全球普适性”的故事。纪录片如何突破文化的边界,进行世界化传播?德国纪实娱乐公司的总监帕特里克霍若表示,无论什么样的国际合作都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则,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