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8单元试卷(试题内容:金属与金属材料)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122513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8单元试卷(试题内容:金属与金属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8单元试卷(试题内容:金属与金属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8单元试卷(试题内容:金属与金属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8单元试卷(试题内容:金属与金属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8单元试卷(试题内容:金属与金属材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化学第八单元试卷 (试题内容:金属与金属材料)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温馨提示: 1、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作答, ?体验成功! 2、相对原子质量:Fe56,Cu64,H1,C12,O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28 分。每小题的4 个选项中,只有1 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 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A.延展性B.导电性C.弹性D.导热性 2、关于金属物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A.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 B.铁桶中加入硫酸

2、铜溶液和石灰乳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 C.铝壶内的水垢用质量分数为18的热盐酸长时间浸泡 D.校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 3、下列对金属及金属资源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废弃易拉罐无回收价值B.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C.生铁是纯净的铁D.用水冲洗自行车可防止生锈 4、垃圾时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等可 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A.氧化物B.化合物C.金属或合金D.非金属 5、下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名称汞金铜铁钨氧气 沸点356.6 2807 2595 2750 5555 18

3、3 熔点 38.3 1064 1083 1535 3410 218 A.铜与金可熔合成合金B.在 216时,氧气是固态 C.铜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D.水银温度计可测量- 40的温度 6、下列有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与其它三种金属都能发生置换反应,这种金属是【】 A、Fe B、Cu C、 Zn D、Ag 7、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8、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下面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 A.用铁回收含银废液中的银B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4、C.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D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 9、若金属锰(Mn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Mn + H2SO4 = MnSO4 + H2B Mg + MnSO4 = MgSO4 + Mn CFe + MnSO4 = FeSO4 + Mn DMn + CuSO4 = MnSO4 + Cu 10、为探究Fe、Cu、 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 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得分评卷人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密 封 线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Cu Ag Cu Cu Fe Ag Cu Fe Cu FeSO4溶液F

5、eSO4溶液AgNO3溶液CuSO4溶液HCl 溶液AgNO3溶液 A B C D 11、某同学向过量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条后,绘制了如下表示其变化过程的坐标 曲线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2、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 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B.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13、某种即热饭盒用混有少量铁粉的镁粉与水反应提供热量。现将该混合物分成四等份, 进行如下实验,其中

6、所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 用磁铁充分接触该混合物,磁铁上吸附有 少量黑色粉末 用化学方法可以分离 镁和铁 B 向该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水,剧烈反应放出 大量热,有气泡产生 该气体一定是氧气 C 将该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 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有固体剩余 剩余固体中一定有铁 D 将该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 反应结束后有固体剩余 剩余固体中一定有铜,一 定没有镁 14、在由 CuCl2、HCl 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该 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Cu 2+ B.反应中一定有气体产生 C.滤出的固体

7、可能是纯净物D.溶液的质量一定会减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 小题,共26 分) 15、( 7 分)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铁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填字母,下同)。 A.铁锤B.铁锅C.铜丝D.水龙头 得分评卷人 0 时间 MgSO4质量 0 时间 H2质量H2SO4质量 0 时间 0 时间 镁条质量 (2)下列有关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纯铁有银白色光泽,质地较软B.生产和生活中的“钢铁”多为铁合金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铁D.地壳中的铁均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3)金属材料容易锈蚀。现在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

8、% 到 40% 。为防止钢铁制品的锈蚀,常用方法有。 (4)人类每年从自然界中提取量最大的金属是铁。炼铁高炉中发生的反应有: Fe2O3 + 3CO 2Fe + 3CO2; C+ O2CO2; CO2 +C 2CO ; CaCO3CaO + CO2 ; CaO + SiO2CaSiO3 。 根据以上反应推断:炼铁的原料主要有。还原铁矿石 的反应是;造渣的反应是;热量来源的反应是。(填序号) 16、( 5 分)某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把少量的生铁放入烧杯中并注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 能观察到的现象有:.生铁表面有产生; .溶液逐渐由无色 变为; .完全反应后烧杯底部有出现。请写出有关化学 反应方程式。

9、 17、( 3 分)商代的司母戊方鼎标志着我国在3000 多年前 青器铸造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西汉时期,我国首 开“湿法炼铜”之先河,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 中已有“曾青得铁化为铜”的记载。试回答: (1)青铜属于(填“单质”、“化合物”、“合金”) (2)“湿法炼铜”的原理可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3)上述化学反应所属基本类型为。(司母戊方鼎) 18、( 5 分)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_ (填“大”、“小”或“相同”)。 (2)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金属M 表面会被锈蚀。经检测锈蚀物中除含有M 外,还含有 C、 H、

10、O 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与金属M 发生反应生成锈蚀物的物质。 推测:锈蚀物中的H 来自空气中的_(填化学式,下同),C 来自空气中的 _,因此这两种物质肯定参加了反应。 推测:锈蚀物中的O 有多种来源,因此不能确定空气中的O2是否参加了反应。 (3)某同学为了验证空气中的O2是否参加了反应,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你认为其中必 须要做的实验是_ (填实验编号 )。 说明:所用蒸馏水都是经煮沸迅速冷却的;干燥剂N 只吸收水分,不吸收CO2和 O2。 A B C D E F (4)假如要进行实验D,检验 CO2是否充满的操作方法是 。 高温点燃高温 高温高温 蒸馏水 金属 M CO2 蒸馏

11、水 金属 M O2 固体干燥剂N 金属 M CO2 固体干燥剂N 金属 M O2 金属 M 蒸馏水 蒸馏水 金属 M O2和 CO2 19、( 6 分)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可进行气体性 质的探究实验。甲的玻璃管中盛放黑色粉末 (CuO 或 C),乙的洗气瓶中盛放无色溶液 澄清石灰水或NaOH 溶液, NaOH 的化学性 质与 C a( O H ) 2相似,均能与CO2反应 。 (1)写出仪器的名称: A ;b 。 (2)根据要求填写下列表格: 实验内容甲乙 实验一 探究 CO 与 CuO 的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实验二( b 换成酒精喷灯) 探究 CO2与 C 的反应

1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 溶液的作用是: 【继续回答下列问题,你可以获得奖励分数,最多奖励4 分,但化学总分不得超过60 分】 (3)上述两实验中,在导管c 的尖嘴处都用火柴点燃,其目的是否完全相同?简述理由: 。 写出 CO2与 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 分) 20、某炼铁厂用含杂质20的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冶炼生铁。求800 吨 这种 矿石可炼出含杂质20的生铁多少吨? 得分评卷人 甲乙 a b c 气体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B D B C A D B D C A C

13、B C B 二、填空题 15、 .B .C .刷油漆;烤蓝;涂油;镀铬;制成合金等。 .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不分先后)。;和;。 16、 .气泡;.浅绿色;.黑色固体。Fe+H2SO4FeSO4+H2。 17、 .合金;. Fe+CuSO4 = Cu + FeSO4(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置换反应。 18、 .大; .H2O、CO2; . A 和 F; .将燃着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19、 .铁架台、酒精灯; .实验一: CO+CuO CO2+Cu 、检验是否有 CO2气体产生。 实验二: CO2+C 2CO、除去(或吸收)CO2气体。 . 不完全相同。实验一的目的是除去有毒的CO 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实验二的主要目的是证明高温下CO2与 C 能反应,且产物为 CO 。 CO2+2NaOH=Na2CO3+H2O。 三、计算题 20、 560 吨。 高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