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生产计划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6116194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PPTX 页数:77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生产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第4章生产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第4章生产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第4章生产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第4章生产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章生产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生产计划(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生产计划,第三节 综合平衡,一、生产与运作计划的组成 1长期生产运作计划: 三至五年内,企业发展的目标、重大项目与措施,内容比较粗略简要,并不断调整。 2中期生产运作计划: 一年或更长一些,承上启下。内容包括企业的年度生产目标,如品种、质量、产量、产值、新产品、新项目开发,以及年度内按季、按月的进度。 中期计划的重点是如何有效利用企业资源去满足市场的需求,其内容也不够详细,只是按产品的大类编制计划。,第一节 生产与运作计划体系,具体落实中长期计划的执行计划,时间跨度在一年以内,如季计划、月计划、日计划等。 短期计划的任务:根据用户的订单,合理安排生产活动的每个细节,具体规定企业在什么时

2、间、什么地方生产,产品的品种、数量、顺序、进度,以及与此有关的物料需求与供应、设备和人员的配备等,其内容详细具体。,3短期生产运作计划生产作业计划,习惯称谓: 长期计划生产战略计划或生产规划 中期计划生产计划 短期计划生产作业计划,1综合计划: 又称年度生产大纲,它在对计划期内需求和资源进行平衡的基础上,规定企业在计划年度内总的生产目标。 主要用产品品种、质量、产量、产值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示。 综合计划是比较概略的生产计划,综合计划的时间单位通常为一年,并在年度内列出分季、分月数。,二、生产与运作计划的内容,2主生产进度计划: 主生产进度计划是综合计划的具体化 表现为按产品品种、规格规定的年

3、度分季、分月的产量计划,实际上是对企业产品生产进度的大致安排。 主生产进度计划是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依据。,一、需求预测 经验法、时序列法和因果法。 (一)经验法 这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经验法预测的常用方法有: 1、经理人员的意见,例如市场营销、生产运作、财务部门经理一起预测未来市场需求; 2、销售人员的意见; 3、用户调查;,第二节 需求与能力,(一)经验法 4、德尔菲法:邀请专家对某项预测内容进行提问以调查表的形式书面进行专家们的意见经整理后反馈作进一步调查如此反复多次趋于一致。 5、历史类推法:即根据类似产品推断某项新产品的市场渗透力或生命周期,例如根据黑白电视机市场的经验预测彩色电视机的

4、市场需求。,这是一种定量预测方法。时序列是指某种变量的数值按时间顺序以固定的时间间隔排列而成的序列。 1、简单预测法,即以上期实际值或上年同期实际值作为下期预测值。此法可能过于简单,但有一定参考价值,且预测成本较低,稍加修正也可反映长期变化趋势。,(二)时序列法,当预测对象变化不大时,使用简单平均法较为合理。该方法根据过去一定历史时期的资料,求其算术平均值作为预测数据。 简单平均法的计算公式为:,2、简单算术平均法:,例:某自行车厂 2004 年 112 月自行车销售量如下表,利用简单算术平均法预测 2005 年 1 月份自行车的销售量。,简单平均法对于所统计的历史数据的重要性认为是完全相同的

5、。实际上,统计数据中近期的数据能够更多地反映当前的变化趋势,因此,对不同时期的统计数据应设置不同的权数,这样预测结果才能准确。 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公式为:,3、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是用分段逐点推移的平均方法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处理,找出预测对象的历史变化规律,并据此建立预测模型的一种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具体做法是:把已知数据点划分为若干段,然后再按数据点的顺序逐点推移,逐点求其平均值,以期得到一组具有较明显趋势的新数据。由于它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一般不用于直接预测,而是根据一次和二次移动的平均数,先建立移动平均预测模型后再进行预测。,4、 移动平均法,Mt(1) 第t期的一次移动平均值; Xt

6、第t期的实际值; n 每次移动平均所包含的实际值的个数,也 称移动平均期数。,n值越小,对近期变化的趋势反映越明显; n值越大,对产品需求历史数据的修匀程度也越大。,一次移动平均:,Mt(2) 第t期的二次移动平均值; Mt(1) 第t期的一次移动平均值; n 移动平均期数。,意义:移动平均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历史数据的线性化过程。历史数据经过一次移动平均和二次移动平均后,得到的数据会呈现明显的线性化趋势,可以用线性方程表示。,二次移动平均,预测模型: 其中:,选取合适的移动平均数据个数 N; 作一次移动平均序列; 作二次移动平均序列; 建立预测模型; 进行预测。,利用二次移动平均法预测步骤:,例

7、:已知某产品前15个月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取n=3,试预测下个月的产品销售量。,1) 作一次移动平均序列,2) 作二次移动平均序列,3) 建立预测模型 求出: 得出:,得线性预测模型为: 4)预测:求下个月的销售量预测值。下 个月的周期序号为t=16,T=1,于是,,移动平均法简单易行,计算方便,但只用到 N 个数据。最近 N 个数据权重为1/N,其余为0。,指数平滑法:是另一种加权平均法,是在加权基础上形成的,是以时间定权数的加权平均法。,5、指数平滑法,设有时间序列 一次指数平滑值: St(1)第t期的一次指数平滑值; St-1(1)第(t-1)期的一次指数平滑值; Xt第t期的实际值;

8、平滑指数(01),(1)一次指数平滑法,进一步展开: 在实际应用中,常以第一期的实际值作为初始值。 S0(1)=X1,二次指数平滑值 St(1)第t期的一次指数平滑值; St(2)第t期的二次指数平滑值; 平滑指数(01),(2)二次指数平滑法,二次指数平滑法的预测模型: 初始值:S0(1)=S0(2)=X1,(1)求一次指数平滑值: (2)求二次指数平滑值: (3)建立预测模型: (4)求系数 (5)写出预测模型: (6)根据给定的T进行预测Xt+T。,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步骤:,回归分析是从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出发,根据预测变量(因变量)与相关因素(自变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借助数理统计中回

9、归分析原理,确定因果关系,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预测的一种定量预测方法。 (1)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如下:,(3)回归分析,(2)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由已知样本数据求出回归系数a、b,确定回归方程Y=a+bX。 计算公式: (3)根据已经确定的回归方程Y=a+bX,把a、b作为已知数,进行预测。,生产能力是指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年、季、月,通常是一年),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和一定质量水平的产品的最大数量,它是反映生产可能性的指标。,二、生产能力,(1)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能力可以产品、服务的总量表示,如钢铁厂、水泥厂都以产品吨位表示。,(

10、2)如果生产不同的产品,可选择代表性产品(标准产品)表示,其他产品可确定一个折算系数折算成标准产品,折算系数通过比较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占用生产能力的差异(如时间定额)求得。,1企业的生产计划又受制于生产能力,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1)设计能力: 是指工业企业基本建设时,设计任务书与设计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 (2)查定能力: 是指企业生产了一段时间以后,重新调查核定的生产能力。 (3)计划能力: 是指企业依据现有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实际能够达到的生产能力。,2.生产能力的种类,(1)对于大量生产企业,流水线的生产能力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P流水线的生产能力; Te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 r流水

11、线节拍(流水线上出产两个相同 制品的时间间隔)。,3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2)对于成批生产企业,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P的计算式为: 式中, Te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 q设备产量定额(产量/h); t设备台时定额(h/单位产量)。,上述两式中,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为制度工作时间扣除计划修理停工时间后实际可以工作的时间: 式中,T0计划期设备制度工作时间; d设备计划修理停工时间; 设备计划修理停工率; 设备制度工作时间计划利用率。,(3)按生产面积计算的生产能力,则: 式中,A生产面积; g单位生产面积的平均产量。,例4-4 设某机床配套加工A、B、C、D 4种零件,三班制工作,计划年度制度工作时间

12、为250天,计划修理停工率10,加工零件的台时定额与产量比重见表4-12,计算该机床的生产能力。,4种零件配套生产,每套零件的综合台时消耗为: 0.2512+0.218+0.47+0.154=10.0(小时) 配套生产能力为: 在有多台同类设备时,同类设备的生产能力应为单台设备生产能力之和。,学习效应一个人或一个组织重复地做某一产品时,做单位产品所需的时间会随着产品生产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然后才趋于稳定。,5学习曲线对生产能力的影响:,美国莱特教授用一个对数线性方程描述了学习曲线: 式中,Y学习效果,以第X件产品的制造工时表示; K第一件产品的制造工时; X产品的累计产量; 学习系数。,对式

13、(4-28)两端取对数,有: 画在对数纸上,成截距为K、斜率为的直线。 学习曲线的特点是累计产量每增加一倍,累计平均工时便降低一个固定的百分数。可以推算,从生产第nl件产品到生产第n2件产品,平均生产时间为:,先求 ,因为 当X=2,Y=9.5,则: 前100件产品的平均生产时间为:,例4-5 若生产第一件产品的工时为10小时,学习曲线的学习效果为95,问生产前100件产品的平均工时为多少?,生产计划是建立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的,企业计划总是力求计划期内市场需求与生产能力,以及企业内部生产要素达到大致的平衡。如果存在差距与瓶颈,则生产计划将受制于瓶颈的约束,影响企业的效益。,第三节 综合平衡,可

14、以从调节需求与调节能力两方面入手。 1调节需求的方法主要有: (1)定价,当需求不足时,降低价格常常能促进需求; (2)促销,通过广告等促销手段促进用户的购买行为,从而调节需求总量; (3)延迟交货,将一部分需求转移到淡季交货,其前提条件是用户同意这样做。,一、市场需求与生产能力的平衡,(1)增减人员或设备; (2)调整生产时间; (3)利用存货平滑产出量; (4)外协转包。 由于调节需求的方法属于营销领域的措施,从编制生产计划的角度,则更关心调节生产能力的策略。,2调节生产能力的方法,企业内部生产要素资源平衡,才能使每种资源都充分发挥其在生产运作过程中的作用,不受瓶颈的制约,也没有闲置的浪费

15、。 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平衡包括: (1)各生产环节间设备与人员的平衡; (2)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产出全过程的物流平衡; (3)支撑生产运作循环的资金平衡。,二、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平衡,综合计划是衔接长期生产战略规划与短期生产作业计划的中间环节,它与主生产进度计划一起,同属中期生产计划的范畴,通常以年为计划期,又称生产大纲。 综合计划与主生产进度计划在生产运作计划体系中的位置见下图。,第四节 综合计划,生产计划的层次结构,企业的目标、长远的发展规划,经营计划,综合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作业计划,采购计划,经营预测,战略能力规划,生产进度计划,产品需求预测(订货),中期能力计划,生产作业,短期能力计划,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对企业在计划期(通常是一年)资源和需求平衡的基础上作出总体生产安排。 综合计划通常按产品大类编制,不区分产品品种、规格等细节。 编制综合计划,总的原则是:在灵活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谋求企业的生产成本低,利润多。,综合计划的重要任务,(1)按平均需求均匀安排生产,保持计划期内每月产量不变,以库存作为调节手段,用需求不足月份积累的库存满足需求高的月份用户的需要。这会造成库存增加,发生较高的库存保管和损耗费用,以及资金占用成本,有时可能发生缺货损失。,(2)跟踪需求波动安排生产,需求高时多生产,需求低时少生产。这可以压缩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