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复兴之路观后感3000字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112455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复兴之路观后感30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编】复兴之路观后感30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编】复兴之路观后感30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编】复兴之路观后感30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编】复兴之路观后感30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复兴之路观后感30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复兴之路观后感3000字(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复兴之路观后感3000字篇一:复兴之路观后感3000字 复兴之路观后感 从“千年局变”到“继往开来”,复兴之路一片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中国如何在国家危亡之际开始了民族觉醒,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如何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先从“千年局变”说起吧,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复兴之路把寻路的起点放在1840年,放在鸦片战争那定格了全民族耻

2、辱的海面上,而中国的几近屈辱的近代史开始了。毫无疑问,一个落后的农业化国家遇上一个已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工业化国家,鸦片战争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当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灾难从此降临了?在列强的威逼利诱之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使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的现状雪上加霜,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的悲鸣,正是当时中国人民在黑暗与迷茫中不知何往、呼号无助的真实写照。”国破家何在 “,当中华大地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时,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的为了解放中华的事业而奋斗:谭嗣同,

3、梁启超,秋瑾,孙中山?。 随着袁世凯的登台,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的签订,而辛亥革命也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依旧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中国的“峥嵘岁月”由此开始。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5月4日学生游行之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中国的各种力量都行动起来,汇聚成自1840年以来涉及范围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爱国运动。20世纪早期的中国,军阀之间为争权夺利混战不断,百姓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恐惧之中,一个迫切而又迷茫的问题是中国该往何处去,在这个众多的主义和思想中,哪一个能给中国带来光明。 而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给年轻的中国带来了希望。1

4、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分别担负正面站场和敌后站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国取得了自1840年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而后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内战的胜利初步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的基础。正如片中所说:“10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 新中国成立了,中国新生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以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积百年之力推

5、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初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之后,正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在这过程中,不无曲折的经历,大跃进的错误发展使国民经济陷入了困境,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几乎使中国的发展进入了停滞时期,而然,即使这样,中国也没有停止建设新中国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在外交上,中国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改革开放的进行,给中国带来了伟大转折。xxx的伟大思想不仅仅给中国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改

6、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为尽快提升经济发展速度,xxx与党内的开明派开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并试图改变人民心目中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根深蒂固的形象,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这场改革的经济方面在农村取得了率先突破,并随之迅速在全国各经济领域内推行改革。 改革中,xxx密切关注它的发展进程,及时总结改革经验。 随后,xxx在一系列讲话中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从80年代初到下个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从而规划了

7、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在多次谈话中,xxx突破传统观念,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引导我党最终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如今中国已经迈进了改革开放的第四个十年年头了。我们不仅要以史为鉴,避免犯下当年的错误,而且还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继续改革开放的步伐。因为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成功,新科技的进步让中国进入高

8、速发展时期,“中国制造”开始走向世界,中国发展逐步与世界接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起来。这期间,有挑战,有危机,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在各国都开始贬值本币保全经济的时候,中国领导人承诺人民币不贬值,成为负责的大国。在3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面前,再次显示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显示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中国军民共同谱写的抗洪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始终是坚持着中国人民的强大后盾。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整整一个世纪,中国终于跨越了重重困难,以不折不挠的精神向世界人民展现了新的面貌。 新世纪,新起点,“继往开来”。当21世纪进入倒计时的时

9、候,信息革命已全面来临,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提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中国带来的全方位的变化,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构想,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正式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中国走上了一段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把焦点锁定现当代中国,即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全片讲述屈辱、奋争以及复兴的历史。涵盖孙中山推倒帝制、毛泽东建立新中国、xxx实施改革开放、江泽民深化改革以及胡锦涛继往开来等历

10、史阶段,全面展示了近年来中央提出的“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新思维。 复兴之路展示了中国近30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政治社会稳定繁荣所取得的非凡成就的同时,通过采访国内外权威专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对中国复兴遇到的各种挑战提供了解决问题和未来发展的相关重要策略。复兴之路让我们看到,中国选择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西方认为难以理解的成功奇迹,已具备了复兴的初步条件,中国有可能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走向富强和繁荣提供一个可参照的样本。 复兴之路选取各个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历史重现,全景式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引发了

11、我们关于民族复兴的议论和思考。 勿忘国耻,以史为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努力奋斗!篇二:复兴之路观后感3000字 复兴之路观后感 参观复兴之路,唤起了我的对于历史的记忆,加深了我对中华民族奋斗史的了解和认知。这就像是一幅巨大的画卷,一幕幕的从我的眼前展现,诉说着那百年沧桑的变化。中国从黑暗的社会走向如今的光明,是十几代人浴血奋战,不断努力抗争的结果。 首先映入我眼中的一幅比较鲜艳的画,并不是一般想象中的黑白照片,的的确确是一幅油画。这幅油画画的是清王朝大臣上朝议事的景象,一派的金碧辉煌又宁静祥和。而与之对比的照片,却是反映工业革命轰轰烈烈进

12、行中的图片,有着纺织机,火车等等。而显示工业革命的照片却是黑白的。这明显的对比,虽然一个金碧辉煌的感觉,一个是黑白照片,但是反映的内容却让人心凉。当中国还是一个封闭的小农经济国家,守着清朝统治,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的时候。西方已经进入现在工业,并且一刻不停的向前奔驰着,并且,他们的制度也随着技术的变革而更加先进,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已经是当时英国的制度。 这些制度又反过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壮大,而更加促进了工业的前进。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是经济制度与上层建筑的完美结合,是使一个不大的英国拥有了日不落的称号的原因。 反过来看看中国,在复兴之路解说词上看到一些资料“140年前的1

13、866年,马尾造船厂的建立,却是一件备受关注的大事。船厂的创办者大清国闽浙总督左宗棠在奏折中说修建造船厂的目的是“欲防海之害”。肩负着如此重大的使命,中国第一个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现代船舶修造厂,在小镇马尾动工了。”这是在经历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后,清王朝开始兴建船厂,为了“妨害之海”。但是,简单的想一想就知道,一个小小的造船厂,怎么可能担负“妨害之海”的任务。而鸦片战争,也是中国近现代史并且是血泪史的开始。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英的贸易一直是中国是入超的,由于中国一直是自给自足,对于国外的东西也不买,所以对于急于扩张市场的英国来说,中国的大门很难打开。所以,他们利用了鸦片。而这不仅仅是英国商人的做法

14、,后面是英国政府的支持。在这些年间,他们利用鸦片掠走了中国3040亿两的白银。而我们的民族英雄林则徐,那幅虎门销烟的历史图画,会永远留在中国人的心里。而这是有深远的意义的。那时,勇敢的直面反抗英国的商人和政府,将鸦片销毁,表达了中国人的不屈服,而且是永不屈服。所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一幅就是虎门销烟,不忘国耻,永远将不屈服的精神传递下去。 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第一批救国的人出现了,并在此后出现了一批又一批不同阶级,不同方法来拯救中国的人们。 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都是介绍世界的书籍,林则徐是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而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理性救国。但是,这些人却随着鸦片战争结束

15、被淡忘。这些人代表着封建地主阶级,他们无法唤醒沉醉在天朝的人们。 1851年,反抗清政府统治和西方列强入侵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起义不仅严重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而且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然而这场历时14年的农民起义却被清政府镇压了。 看着太平天国与与清军打仗的图画,实在是让人感到了绝望。首先,农民起义是反对清政府的,但是太平天国又反抗着侵略者,但是清王朝和侵略者一起打压太平天国。这是让人绝望的第一点。 第二点,则是太平天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农民的封建色彩太重,洪秀全即使建立了太平天国,那这个国也是封建的国家,迂腐的,与清王朝差别不大的国而已。内部腐败和根本上

16、封建的思想,是他无法救国救民根本原因。 “而就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1851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伦敦海德公园为第一届万国博览会剪彩。此时,大英帝国的工业制成品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铁路里程和船舶数量占到世界的一半,依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英国成为全球最强大富裕的国家。与此同时,美国、法国、普鲁士等国也奋起直追。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14年后,危机再次从海上来。这一次,侵略者直接逼进了大清国的首都。1960年的10月18日,侵入北京的英法联军焚毁了清朝皇帝的离宫圆明园。” 清王朝面临了直接的打击,才有了洋务运动。在国家博物馆,看到了一些老照片,比如轮船招商局,陆军等等。但是,这些真的可以抵御外国侵略着船坚炮利吗? 而验证洋务运动的,就是与日本的战争,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彻底的败了,向日本支付巨额的赔款。但是,我们并没与这样倒下,在战争中,我们依然可以体会到,身为一个中国人,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