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发挥妇联组织作用 倡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099203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发挥妇联组织作用 倡扬社会主义荣辱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编】发挥妇联组织作用 倡扬社会主义荣辱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编】发挥妇联组织作用 倡扬社会主义荣辱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发挥妇联组织作用 倡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发挥妇联组织作用 倡扬社会主义荣辱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挥妇联组织作用 倡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今年“”期间,胡锦涛同志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他号召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要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他的这一高屋建瓴、深刻精辟的论述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强烈反响与广泛共鸣。荣辱观念是善恶、是非、美丑等价值理念在一个时代的具体体现,是人们赖以行动和自律的标尺。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中国经济发展

2、和社会变革的核心问题,从法律、操守和信念的高度,以社会主义的精神内涵,科学定义了我们时代应该具备的是非观念、善恶分野和美丑界限,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承性、现实针对性和历史指引性,他所概括的“八荣八耻”对于引导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对于厘清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些紧迫问题,对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妇联组织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各级妇女组织应充分认识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从实

3、际出发,从妇女的实际需求出发,把教育引导广大妇女树立和倡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新时期妇联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各级妇女组织和妇联干部的内在要求各级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要深入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深刻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切实增强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和紧迫性,按照“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创造性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代表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分析各个层次妇女的思想现状和实际问题,探索建立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的有效机制和规律,积

4、极向各级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广大妇联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宣传、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思想行为,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进一步强化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意识,切实把党的妇女群众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等之中,使自己在快速的社会变革和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能够始终不渝地坚持真、善、美,旗帜鲜明地反对假、恶、丑,坚决抵制社会生活中的那些不良风气和行为。二、把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占人口半数的广大妇女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和学习实践活动,对于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念至关重要。各级妇联组

5、织要紧密结合“巾帼建功”、“双学双比”活动加强宣传教育,依托新闻媒体和淮安妇联网站,运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引导城乡妇女认真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做到掌握精神实质,把握基本要求,倡扬荣辱分明、正气昂扬、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充分发挥各级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妇女培训基地、家长学校等阵地作用,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和武装广大妇女。发挥典型示范带头作用,以各级“三八”红旗手(集体)、十行百佳、优秀创业女性等评选表彰活动为载体,在广大妇女中大力选树坚持“八荣八耻”的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广大妇女把个人的追求与时代的需要相结合,把人生的目标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相结合,真正做到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修身敬业。紧密结合在淮安新一轮跨越发展中城乡妇女思想的实际,立足于妇女发展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的新特点,积极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妇女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妇女正确认识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明辨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真正成为具备正确价值观念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公民。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