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9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6097890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9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9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9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9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9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9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9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提升作业 人民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提升作业 十九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2016昆明调研)1840年后,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材料反映了中国()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C.政府放弃抑商政策D.对外贸易居出超地位【解析】选A。题干中提到“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说明当时出现了自然经济解体的现象,故A正确;晚清时期的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故B错误;1840年清政府并未放弃抑商的政策,故C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故D错误。【加固训练】光绪年间

2、,江南商埠繁盛,运河轮舶通航,农民在秋收完毕时“相率南下,麇集各埠,力食致饱,麦熟乃返,勤朴者归有余资”。这反映的实质是()A.交通方式的改变B.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C.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D.中国社会产生崇洋风气【解析】选B。题干中没有体现光绪以前这一地区的交通方式,从“运河轮舶通航”的信息不足以说明交通方式的改变,故A错误;材料大致的意思是江南开埠的通商口岸城市日渐繁盛,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农活完毕后,到城市里面劳动,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实质上说明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故B正确;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是现象,不是实质,故C错误;D与题干信息无关,故D错误。2.(2016成都模拟)中英南京条

3、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C.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D.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解析】选C。南京条约的签订是有利于英国商品的输出,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所以A、B说法有误,答案选C;但是这个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还没产生,D说法有误,排除。3.(2016沈阳模拟)读图,导致1849到1885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B.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C.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D.戊戌变法

4、的深刻影响【解析】选B。清朝中晚期的商品经济谈不上高度发达,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是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之后,戊戌变法是在1898年,所以导致1849到1885年数据变化的原因只能是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对外贸易不断扩大,故选B。【知识拓展】19世纪4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原因(1)变化表现: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变化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外国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冲击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中国丝、茶等农副

5、土特产品大量出口,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出现的第一批近代企业,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封建经济瓦解的过程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出现。4.(2016眉山模拟)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可能的合理原因是()A.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B.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C.中国棉纺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D.中国卷入西方市场【解析】选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错误;自然经济抵抗,不会出现一

6、个数据上升一个数据下降的情况,故B错误;受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陆续兴起,购买外国棉纱生产棉布,故C正确;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就被卷入了西方市场,时间不符,故D错误。5.(2015眉山模拟)下表是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两白银),从该表可直接得出()年份进口出口1885年88 200 01865 005 7111895年171 696 715143 293 2111905年447 100 082227 888 1971911年471 593 943377 338 166A.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机会B.进出口增长源于宽松的社会环境C.清政府面临贸易结构失衡的困境D.对外贸易增长的

7、根本原因是清末新政【解析】选C。据材料信息可知1885-1911年间进口和出口贸易均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清政府面临贸易结构失衡的困境,故C正确。6.美国学者罗兹曼在其著作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他们的指导观念大体上是从儒家政治观念的武库中拣来的,在内容上是复古的。他们的模式来自中国的历史,他们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人民的物质有缺陷之处。”据此,材料中“他们”的实践是()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C.进行政治制度变革D.创建继昌隆缫丝厂【解析】选B。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的指导观念大体上是从儒家政治观念的武库中拣来的,在内容上是复古的。他们的模式来自中国的历史”指的是洋务派的“中

8、学为体”;“他们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人民的物质有缺陷之处”,故“西学为用”,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解决“缺陷之处”。本题中,属于洋务派的活动只有创办江南制造总局。7.晚清户部给某近代企业的评价是:“谋深虑远,实为经国宏谟,固为收江海之利,以与洋商争衡,转贫为富,转弱为强之机,尽在此举。”这一企业属于()A.洋务派的军事工业B.洋务派的民用工业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D.官僚资本主义工业【解析】选B。从材料中,“固为收江海之利,以与洋商争衡,转贫为富,转弱为强之机”可分析出该企业是以收回长江外海航运权利,富国为目的的官办企业,直接针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势力,改变洋商在中国江海任意横行的局面。故选B。【

9、加固训练】近代有人在谈到某一企业时说:“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注: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该企业是()A.福州船政局B.轮船招商局C.江南制造总局D.开平煤矿【解析】选B。解读题意可知体现的是某企业在水路运输方面抵制外国的特权,该企业应属于水路交通运输业,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企业中的军事工业,故A、C错误;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代表李鸿章创办的近代轮船航运公司,与题意相符,故B正确;开平煤矿是洋务运动中兴办的近代大型煤矿,故D错误。8.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中写道:“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10、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则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转移于无形者。”材料表明兴设炼铁厂的初衷之一是()A.辅助官办军事工业B.满足人们生活需求C.加快民族工业发展D.维护民族经济权益【解析】选D。“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则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转移于无形者”说明张之洞兴设炼铁厂主要是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与A、B、C无关;对外国经济入侵的抵制,体现了维护民族经济权益,故D正确。【知识拓展】不同史观解读洋务运动史观类型结论革命史观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现代化史观迈出了中国经济、军事、教育近代化的第一步全球史观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人才文明史观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11、文明,奠定了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系统的初步基础,并促使中华文明逐步融入世界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史观是传统社会与近代社会的重要分水岭、促使思想观念、生活习俗、文化教育等逐步向近代社会迈进唯物史观没有变革陈旧的封建关系,以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不可能走上富强之路9.(2016大连模拟)张謇“状元下海”投身实业后,一些官员如上海的李平书、江苏的许鼎霖、浙江的沈云沛等也纷纷由官至商。此现象反映了()A.官员对清朝的腐败统治不满B.官僚资本正在形成C.政府放松了对工商业的限制D.商人地位高过官员【解析】选C。材料讲的是官员弃官从商,从而反映出政府放松了对工商业的限制,所以答案选C。10.1895年前

12、上海已建立了少数近代企业,但总体规模不大。1895年之后出现制造企业纷纷开张的局面,工业发展生机勃勃。这主要是由于()A.洋务运动的发展B.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C.政府调整经济政策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解析】选C。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为支付大量赔款,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减弱了民族企业发展的封建阻力,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正确。11.中国通商银行创办于1897年,是中国第一家新式银行。总行第一任大班是曾在汇丰银行任职数十年的英国人美德伦。该行创办时的主要投资者多是封建地主官僚、买办和商人。该银行的创办和经营()A.有利于洋务企业的转型和发展B.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3、C.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便利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解析】选C。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符合“1897年,是中国第一家新式银行”,故C正确。12.(2016重庆模拟)19041907年中国兴起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A.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D.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解析】选D。辛丑条约在190

14、1年签订后,民族危机更趋严重,材料中“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表明了当时创办实业与挽救民族危机的内在关联,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52分)13.(2016兰州联考)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棉花自宋代传入中国后,因其满足人们衣被之需的重要作用而为历代统治者所督导推广,到明代棉作已遍及全国各省区。到了清代中叶,人口急剧增长的巨大压力一方面推动棉花种植继续向更广大区域分散,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推动各种农作物首先是粮食和棉花向着各自适宜的地区集中。手工棉纺织业也从发达的江南而几乎“广布到全国的每个州县去了”,呈现出时人所称的“棉花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的景象。摘引自城乡产业互动与

15、近代内地民族棉纺织企业的发展材料二直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经济中能够直接应用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工场微不足道,棉纺织业的工业化,还缺乏可以利用的现存的手工业基础。民族机器棉纺织业的纱锭数,截至1895年底止,“共为197 396枚,工作纱锭162 396枚,布机累积数4 008台,工作布机3 550台”。1895年后,机器棉纺织业成为华商投资设厂热潮的重点。据统计,“至民国二年(1913年),中国全国华洋各厂共有纱锭982 812枚,其中华商651 676枚,日商233 448枚。全国布机9 389台,其中华商4 633台,日商3 546台,英商1 210台”。摘引自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近代棉纺织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并说明近代棉纺织业发展的影响。(15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特点,据材料一“棉花自宋代传入中国后到明代棉作已遍及全国各省区”等可知棉花种植区域不断拓展,促进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