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三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6095527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三)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酒精可用作燃料,说明酒精燃烧是放热反应C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这个变化是吸热反应D同温同压下,H2和Cl2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2.1g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H2(g)+ O 2(g) = 2H2O (l), H = 1429kJmol-1 B2H2(g)+ O 2(g) = 2H2O (1), H = 5716kJmol-1 C2H2+O2 = 2H2O, H = 5716kJmol-1 DH2(g)+ O 2(g) = H2

2、O (1), H = +2858kJmol-13.100 g碳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 体积,CO2占 体积,且C(s)+ O2(g)=CO(g) H=110.35 kJmol-1,CO(g)+ O2(g)=CO2(g) H=282.57 kJmol-1。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较,损失的热量是( )A.392.92 kJ B.2 489.44 kJ C.784.92 kJ D.3 274.3 kJ4.已知:2C(s)+O2(g)=2CO(g) H=221.0 kJmol-1;2H2(g)+O2(g) =2H2O(g) H=483.6 kJmol-1。则反应C(s)+H2O(g) =CO(g)+H2

3、(g)的H为( ) A.+262.6 kJmol-1 B.131.3 kJmol-1C.352.3 kJmol-1 D.+131.3 kJmol-15.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HQ1 kJmol12H2S(g)O2(g)=2S(s)2H2O(l) HQ2 kJmol1H2S(g)O2(g)=2S(s)2H2O(g) HQ3 kJmol1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Q1Q2Q3 BQ1Q3Q2CQ3Q2Q1 DQ2Q1Q36.“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 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放电池。

4、右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112 L H2 B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4H2O +4e=2H2 +4OH Cd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 +4H+ +4e=2H2O Dc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中的H+通过隔膜进入A7.甲、乙两个电解池均以Pt为电极且互相串联。甲池盛有AgNO3溶液,乙池盛有一定量的某盐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测得甲池阴极质量增加2.16g,乙池电极析出0.24g金属,则乙池中溶质可能是 A. CuSO4B. MgSO4 C. Al(NO3)3D. Na2SO48.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

5、法正确的是(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 + 2H2O + 4e- = 4OH-B若a极是铁,b极是铜时,b极逐渐溶解,a极上有铜析出C若a、b极都是石墨,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D若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9.某汽车尾气分析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测定CO的浓度,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作时电极b作正极,O2由电极b流向电极a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O2-2eCO2C当传感器中通过2103mol电子时,说明通过的尾气中含有22.4

6、mL COD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CO的含量越高10.下一代iPhone将在电池方面有所改进,该电池的一极为一种有机高分子游离基(用R表示)和石墨粉及粘结剂的复合物,另一极是锂,分隔材料为某种聚烯烃,电解质为LiPF6溶解于某种有机碳酸酯溶剂中。该游离基(R)在空气中十分稳定,在充电时被氧化成阳离子(Rx+),电池充放电的方程式为:xLiRx+xLiR。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该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充电时,Rx+由阴极向阳极移动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xLixexLi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RxeRx+11.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电解液足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7、圈l中,若开始实验时开关K与a连接,则B极的电 极反应式为B图l中,若开始实验时开关K与b连接,则一段时间 后向电解液中通入适量HCl气体可恢复到电解前的浓C图2中,若开始实验时开关K与a连接,则电解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变小D图2中,若开始实验时开关K与b连接,则A极减少的质量等于B极增加的质量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电解池的阴极和原电池的负极上都发生氧化反应B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C用惰性电极电解KOH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lmol电子转移,则生成l molNaOH13.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研制新型的乙醇燃料电池,用质子(

8、H+)溶剂,在200oC左右供电。电池总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下图是该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极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a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b极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H+ + O2 + 4e=2H2OD电池工作时,1mol乙醇被氧化时就有6mol电子转移14.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见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B通电使CuCl2发生电离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Cu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15.右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Ni电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9、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B电池的电解液可为KOH溶液C充电时负极反应为:MHOHH2OMeDMH是一类储氢材料,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16.某同学组装了图4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为Al,其它均为Cu,则A、 电流方向:电极A电极B、 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 电极逐渐溶解D、 电极的电极反应:Cu2+ + 2e-=Cu17.已知: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LixC+Li1-xCoO2C+LiCoO2锂硫电池的总反应为:2Li+SLi2S有关上述两种电池说法正确的是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i+向负极迁移B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理论上两种电池的比能量相

10、同D右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锂硫电池充电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B右图中电子由Zn极流向Cu,盐桥中的Cl移向CuSO4溶液C氢氧燃料电池(酸性电解质)中O2通入正极,电极反应为O24H+ 4e2H2OD电镀时,通常把待镀的金属制品作阳极19.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工作(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闭合K,灯泡发光。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当电路中有1.2041022个电子转移时,乙烧杯中溶液的pH约为1B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K+移向甲烧杯,外电路的电子方向是从b到aC电池工作时,甲烧杯中由水电离出的c(H+)逐渐减小D乙池中的氧化产物为S

11、O42-20.下列图示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中负极反应式为H2+2e一=2H+B采用装置精炼铜,则d为粗铜,c为纯铜C装置工作时,外电路电子由a电极流向b电极若D若装置用惰性电极电解稀H2SO4溶液,则溶液pH升高二、非选择题21.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是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的主要措施。 (1)含乙酸钠和对氯酚()的废水可以通过构成微生物电池除去,其原理如下图所示。B是电池的 极(填“正”或“负”);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电渗析法处理厨房垃圾发酵液,同时得到乳酸的原理如下图所示(图中“HA ”表示乳酸分子,A表示乳酸根离子)。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简述浓缩室中得到浓乳酸的

12、原理 ; 电解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可控制阳极室的pH约为68 ,此时进人浓缩室的OH可忽略不计。400 mL10g/L 乳酸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浓度上升为 145g/L(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阴极上产生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L(乳酸的摩尔质量为90g/ mol )。22.金属铬和氢气在工业上都有重要的用途。已知: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铬(CrSO4)。(1)铜铬构成原电池如右图1,其中盛稀硫酸烧杯中的现象为: 。盐桥中装的是饱和KCl琼脂溶液,下列关于此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盐桥的作用是使整个装置构成通路、保持溶液呈电中性,凡是有盐桥的原电池,盐桥中均可以用饱和KC

13、l琼脂溶液B理论上1molCr溶解,盐桥中将有2molCl-进入左池,2molK+进入右池C此过程中H+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D电子从铬极通过导线到铜极,又通过盐桥到转移到左烧杯中 (2)如构成图2电池发现,铜电极上不再有图1的现象,铬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遇空气呈红棕色。写出正极电极反应式: 。(3)某同学把已去掉氧化膜的铬片直接投入氯化铜溶液时,观察到了预料之外的现象:铬片表面上的铜没有紧密吸附在铬片的表面而是呈蓬松的海绵状;反应一段时间后有大量气泡逸出,且在一段时间内气泡越来越快,经点燃能发出爆鸣声,证明是氢气。请解释这两种现象的原因_ 参考答案1.B 2.B 3.C 4.D 5.A 6.D 7.A 8.D 9.C 10.CD 11.A 12.D 13.C 14.A 15.C 16.A 17.B 18.A C 19.C 20.C21.(1)原电池中氢离子的移动方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所以B是电池的负极,故答案为:负;A是正极,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Cl-OH+2e-+H+-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