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课时达标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6094486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课时达标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课时达标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课时达标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课时达标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课时达标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课时达标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课时达标 新人教版必修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奇的货币1.(2016福建罗源月考)用烹饪技术交换摄影技术,用陪驾交换电脑维修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技能互换”中,成为“技客一族”。下列关于“技能互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互换中的技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技能互换”属于商品流通 从消费的目的看,“技能互换”属于生存资料消费 “技能互换”要符合等价交换原则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与价值。“技能互换”属于物物交换,而非商品流通;从消费目的看,“技能互换”可能属于生存资料消费,也可能属于发展或者享受资料消费,错误。互换中的“技能”是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技能互换”要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符

2、合题意,故选B。答案:B2.(2015广东卷,27)王某正在美国留学,拟购买一台手提电脑,用美元现金或国内银行发行的信用卡结算。如使用信用卡,国内银行按消费时的汇率自动将美元折算为人民币结算。现预期人民币持续升值,假设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王某的理性决策是 ( )A延期购买,用信用卡结算B即期购买,用美元现金结算C即期购买,用信用卡结算D延期购买,用美元现金结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汇率知识的理解。由于预期人民币会持续升值,意味着相同数量的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将会减少,因此,王某如果延期购买,选择使用信用卡结算,付款金额将会减少,更加划算,因此,A正确。答案:A3.(2016陕西黄陵中学期中)2016

3、年春节前,李先生看中了一辆标价为20万元的轿车,经过讨价还价,李先生最终以现场支付8万元,余款按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下该车。材料中,货币先后执行了_、_、_职能( )A.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B.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C.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D.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商品流通解析:轿车标价为20万元,货币执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现场支付8万元,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余款按分期付款的方式,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故选C。答案:C 4.(2016河北衡水中学四调)2015年6月中国银联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银联卡全球交易总额达到11.8万亿元(约合1.9万亿美元),中国银联首

4、次在交易总额上超过VISA,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卡清算组织。材料中的银联卡 ( )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能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 是经济结算的一种工具 能够作为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信用卡、支票知识的理解。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不符合题意。能够作为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必须是货币,人民币还不是国际货币,故中国银联卡不具此功能。不符合题意。银联卡作为信用卡的一种,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借款、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够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故符合题意。答案:B5.(2016江苏扬州调研)如果一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1

5、2%,其他条件不变,美元贬值后该商品以美元标价应 ( )A.上涨12%B.下降12%C.上涨12%以上D.下降12%以下解析: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该商品以美元标价也应上涨12%,又因美元贬值,所以,应大于12%。C项是正确的。答案:C6.(2016山东东营期中)如图所示为2005年和2015年部分国家货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率。根据表中数据,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与2005年相比,2015年 ( )A.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贬值B.英国企业进口美国商品成本增加C.英镑相对于美元升值D.中国商品出口美国更具价格优势解析:图表中2015与2005年相比,1美元兑换的人民币更少了,说明人民币升值,美

6、元贬值,A人民币贬值不对。人民币升值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D不对。图表中2015与2005年相比,1美元兑换的英镑更多了,说明英镑贬值,美元升值,C英镑升值不对。英镑贬值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B正确。答案:B 7.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下列选项中,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因素有 ( )人民币流通速度下降 信用卡的广泛使用 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人民币发行规律。人民币流通速度下降或流出国境,都会使流通中的货币量满足不了商品交换的需要,符合题意。信用卡的使用,会减少现金的使用、增加电子货币的使用,不符合题意。同

7、一时期、同一劳动下,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排除。答案:B8.(2016吉林延边期中)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该指数过高增长往往不被市场欢迎,其原因是 ( )发生物价不断上涨,造成经济不稳定 央行增加货币发行,造成货币供应紧张 币值下降,生活成本提高 币值上升,生活成本降低A. B. C. D.解析:CPI增幅过高说明通货膨胀率高,物价上涨,影响经济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是通货紧缩情况下

8、出现的现象。答案:B 9.(2016湖北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期中)2015年某县的橙子大获丰收,但成熟时间较往年推迟,错过了在春节前上市的最佳时机,造成滞销。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橙子滞销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了“惊险一跃”。经济学之所以把上述过程称为“惊险一跃”,是因为 ( )A.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 B.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不易发挥C.商品使用价值很容易被损耗 D.商品价值难以用货币表现解析:本题考查商品交换。材料中的“惊险一跃”指的是产品销售的困难,A项符合题意。只要有商品流通,货币的流通手段就能够得以发挥,B项错误。商品使用价值的损耗与“惊险一跃”(即销售)没有直接关系,排除。商品

9、流通条件下,商品价值都是用价值的损耗与“惊险一跃”(即销售)没有直接关系,排除。商品流通条件下,商品价值都是用货币表现的,D项错误。答案:A 10.(2016浙江嘉兴第一中学期中)劳动价值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货币产生以后,下列关于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价格的知识。是价格的含义,正确。1件商品的价格可以表示为一定数量的货币,

10、而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这个角度看,商品的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说法正确。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说法错误。价格是商品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价值越大价格越高,使用价值不能决定价值,说法错误。答案:D11.2014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贬值2.64%,改变了人民币近九年来单边升值的状况,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较强。在此背景下,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中,能反映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国内企业对进口大豆需求变动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题干未涉及大豆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故首先排除C、D两项。由于人民币贬值,人民币国际购买

11、力降低,同样多的人民币购买到的大豆将减少,所以会导致进口大豆需求减少,故答案为B项。A项表示进口大豆需求增多,故排除。答案:B12.在2016年寒假期间,某校高三(6)班的小西同学以“生活中的经济”为主题进行了社会调查:记录一 在一家工厂的大门正上方写着“以质量求生存,向市场要效益”几个大字。我认为,这句话给我们的经济学启示是:_记录二 在公园里,一位老人谈论物价问题时说:“现在一定是出现通货膨胀了,因为物价在上涨。”我认为这位老人对通货膨胀的理解存在偏差,于是我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给他进行了解释:_记录三 在街头,我看到银行工作人员在给群众普及识别假币的有关知识。那么,国家为什么这样做呢?我

12、想其原因应该是:_请你替小西同学补全被省略的内容。解析:本题要求将记录一、记录二、记录三中的内容补全,这涉及了三个问题:记录一涉及的是质量与市场意识对企业的重要性;记录二涉及的是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应注意说明通货膨胀一定表现为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未必是通货膨胀;记录三涉及的是打击假币的必要性。答案:记录一:企业应该树立质量意识。只有重视产品质量,向市场提供质量好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而市场又需要的产品,才能让消费者乐意购买其产品,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企业应该树立市场意识。只有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才能顺利销售自己的产品,否则只能造成产品积压,降低自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记录二: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一定表现为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未必是通货膨胀,只有全面、持续的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