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全册-教案(2018新教材)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092527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X 页数:249 大小:4.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全册-教案(2018新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49页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全册-教案(2018新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49页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全册-教案(2018新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49页
亲,该文档总共2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全册-教案(2018新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全册-教案(2018新教材)(2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备课教学内容1、我上学了 2、识字1天地人 3、识字2金木水火土4、识字3口耳目 5、识字4日月水火 6、识字5对韵歌7、口语交际:我说你做 8、语文园地一 9、快乐读书吧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是由我上学了和识字1、2、3、4、5组成。我上学了用四幅图,帮助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学习常规。“识字”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天地人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金木水火土展示了儿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口耳目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口、耳、目、手”等人体器官以及“站、坐、行、卧”的具体要求;日月水火展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些象形字的特点;对韵歌用对子的形

2、式展示了一些自然事物,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组内容在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了解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2.会认本单元4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并学会在口头表达中运用;认识10种基本笔画。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金木水火土对韵歌教学重点1.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能熟练地朗读课文2.能够根据汉字的直观性、象形性等特点或借助图画识字。3.能正确

3、书写汉字。教学难点1.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能熟练地朗读课文2.能够根据汉字的直观性、象形性等特点或借助图画识字。3.能正确书写汉字。课时分配我上学了 2课时 天地人 1课时 金木水火土 1课时 口耳目 1课时 日月水火 1课时 对韵歌 1课时 口语交际:你说我做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2课时 快乐读书吧 1课时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月 日课 题我上学了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团结友爱等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学重点

4、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团结友爱等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点拨引导、情景感悟等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有关天安门的课件课型入学教育课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活动导入,师生间增进了解二、整体感知“语文”,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三、观察插图,进行爱祖国教育四、课堂总结升华1、导语:孩子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学校,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名小学生了。(板书:我上学了) 2、你们喜欢上学吗?今天你们来到学校有哪些新的发现、新的感受呢?3、互动活动:你们愿意认识新的老

5、师和同学吗?1、带领孩子们认识语文书的封面,并认读“语文”两个汉字,这里的要求只要整体认识就行。2.指导孩子们充分翻看语文书,引导学生说说语文书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欢语文书吗?为什么? 3.小组合作认识目录、页码、讨论一下怎样爱护语文书,在学生认识页码和目录的基础上,实践一下用目录去试着找找课文, 4.再指导学生整体认识“年级、班级”这几个字,并在语文书上正确地写上自己的姓名,1、认识我国的标志性建筑,激发民族自豪感。播放天安门的宣传片视频小结: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2、了解各个民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相机介绍民族的服饰,饮食、节日等体验活动: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6、小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连心的兄弟姐妹,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板书:我们都是中国人)出示句子: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长城和天安门举世闻名,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2、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我们有好看的衣服,又美味的食物,还有漂亮的校园,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齐读课题:我上学了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讨论谈感受走到同学面前,相互握手,介绍自己提示:我是 小学 一年级 班的小学生。我叫 ,今年 岁,我家住在 ,我喜欢 ,希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认读“语文”二个汉字认真翻看语文书,交流感受学会语文书的使用,重点交流

7、怎样保护好语文书。欣赏后交流感受: 根据课件提示交流:我来到天安门,看到了 ,想到了 。 自主观察课文插图,说说画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交流自己是什么民族的人?请少数民族的同学上台自我介绍。起立跟唱,同学间可以拥抱欢跳。认真听老师总结,树立民族团结意识齐读:我们都是中国人有感情的跟老师郎读,树立民族自豪感,为我们都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帮助小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校生活产生兴趣与向往,实现从幼儿到学生的角色转变减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束缚,让学生活跃起来,为交流奠定自由、轻松的情感基调对一年级小学生的情感启迪和教育不能只靠口号,因此,本环节设计重在借助图片,借助生活体验,借助老师语言,诱发学生的内

8、心情感引读句子,抒发爱国情怀。板书设计 我上学了 我是中国人 我爱我的祖国上学歌 我来到天安门,看到了 ,想到了 。教学反思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和同伴进行活动与交流,喜欢游戏,喜欢展示自己。我抓住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参与、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注重合作交流,给所有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机会。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月 日课 题我上学了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2、观察与演练结合,

9、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教学重点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点拨引导、情景感悟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入学教育课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图文结合,进行爱上学教育二、讲解示范,进行读写养成教育三、课堂总结1、导言:小朋友,你们现在已经是小学生了,你高兴吗?带着你此时的心情,读一读我是小学生(板书)课件出示插图:小学生们都背着书包快快乐乐的去上学,他们还高兴地唱着儿歌,我们来读一读吧!2、先范读儿歌上学歌,再领读3.相机正音4、指导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小朋友的心情怎样?你怎么知道的?(

10、1)“太阳”和“花”露出笑脸,要带着开心的心情去读。(2)小朋友们背着书包可神气了,小鸟看见了忍不住要问,能问什么呢?(3)同学们这么早就背上小书包要去哪啊?快来回答小鸟吧!相机讲解学校的作息时间小结:不迟到是小学生必须做到的一条规则(4)我们长大了要做什么呀?介绍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的故事5、指导齐读整首儿歌,播放上学歌,1、播放:听小花猫讲故事:小朋友,我以前和你们一样,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是,我读书、写字时不注意姿势,有时躺着看书,有时走路看书。写字时,身子趴在桌子上,时间一长,就成了近视眼,整天戴着眼镜,真不方便!别的小花猫能跑能跳,天天能捉到老鼠;我一跳眼镜就要掉,老鼠在我

11、眼前跑,我也看不清,天天饿肚子。我真后悔啊!小朋友,你们可不要像我一样,要从小注意读书、写字的姿势啊!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看看小朋友是怎样读书、写字的。第四幅图上,一位男同学正在写字。画面上,作业本平放,小女孩头正、肩平、背直,胸离课桌一拳,眼离本子一尺,两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执笔。她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下端,距离笔尖约一寸,同时用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支住中指,笔杆握得松紧适度,笔杆上端稍稍向右偏,紧贴虎口上,与纸面约成45度角。教师示范,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总结:同学们按这两幅图上学生的样子去做,可以使我们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姿势和书写的执笔方法,为今后养

12、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打好基础。带着开心的心情读“我是小学生”认真地跟老师读儿歌观察插图,讨论感受带着开心的心情去读“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同桌交流:小鸟能问什么呢交流回答了解学校的作息时间听老师讲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树立自己的理想学唱上学歌听故事,讨论小花猫哪个地方做得不对?认真观察插图,看看小朋友怎样读书写字的,学生跟着做。按要求做,看谁做得好?同桌互相纠正。做的好的同学上前做示范坚持正确的学习习惯一首上学歌将学生带入小学学习生活的情境,通过反复朗读、图文结合,在浓浓的语言氛围中,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纪律,树立远大理想,同时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初步感受语文课堂的“语文”性,从而乐于表达、乐于诵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