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终稿)》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46091354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416 大小:4.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终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16页
《施工组织设计(终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16页
《施工组织设计(终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16页
《施工组织设计(终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16页
《施工组织设计(终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终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终稿)》(4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渝怀铁路涪陵至梅江段(成都局管内)增建第二线工程站前1标段 技术文件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I渝怀铁路涪陵至梅江段(成都局管内)增建第二线工程站前1标段 技术文件第一章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编制依据、原则、范围1.1 编制依据渝怀铁路涪陵至梅江段(成都局管内)增建第二线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招标文件;渝怀铁路涪陵至梅江段(成都局管内)增建二线站前工程招标答疑(一);渝怀铁路涪陵至梅江段(成都局管内)增建二线工程招标答疑补遗(二);招标人提供的设计文件和资料;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铁路行业有关规章、规范和验收标准等;我单位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我单位综合管理体系相关要求

2、。1.2 编制原则(1)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少占土地,保护农田;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支持矿产保护、文物保护、景点保护;维持既有交通秩序;节约资源、节能减排。(2)符合性原则。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要求。(3)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树立系统工程的理念,统筹分配各专业工程的工期,做好专业衔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以关键线路为中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工期、资源优化;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3、。(4)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积极采用、鼓励研发,旨在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1.3 编制范围站前1标段:K120+194ZDK154+360(含南涪线下行疏解线)。工程内容如下:第一章拆迁及征地费用中的全部迁改工程(不含35KV及以上电力和部队军缆迁改、油气管线、大于400mm管径的水管)、道路改移、跨线公路桥、人行天桥、隔声窗;第二章路基工程,不含路基护轮轨;第三章桥梁工程,含现浇梁及其桥面系、现浇梁桥上声屏障及涉航桥梁桥涵标、航标、防撞设施等;第四章隧道工程,不含隧道照明、通风、防灾救援的站后工程;

4、第五章轨道工程,含路基段落的底砟、无砟道床(双块式轨枕、弹性支承块及轨道衡)及过渡段、安全保护区标桩、水准基点标、用地界标、CP测设;第九章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站场中有关轨道衡、地道(不含装修)、天桥、排水、综合管沟、站台及场外道路等工程;第十章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中的大临工程;第十一章安全生产费及总承包风险包干费等。既有线施工内容包括既有车站路基工程改建(白涛站)、既有线路基土石方及附属工程、既有涵洞的拆除及改建、既有线四电迁改等。2、工程概况2.1 线路概况重庆至怀化线涪陵至梅江段增建二线始于渝怀线重庆北至涪陵段增建二线终点涪陵站怀化端(K120+194)止于渝黔省界(K459+76

5、2),左线贯通长度339.806km,右线贯通长度339.840km,正线建筑长度343.027km。成局、广铁集团局界里程K426+768,成都局管内正线长度306.6Km。成局管内全线共设置车站20个(含涪陵),其中涪陵、白涛、土坎、武隆、彭水、黔江、麻旺、酉阳、秀山等9个车站为中间站;其余均为越行站。本次工程范围为:K120+194K426+768(ZDK154+360YDK194+191段除外),含南涪下行疏解线引入涪陵陵站和黔张常线引入黔江站相关工程。站前1标段:K120+194ZDK154+360(含南涪线下行疏解线)。正线长度34.381km,正线桥梁15座,长度4227m,白涛

6、站线桥2座,长473.78m;正线隧道8座,长25436m,南涪线下行疏解线隧道2座,长658m,正线路基长度4718m。2.2 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国铁级正线数目:双线设计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1200米,困难地段800米限制坡度:6、加力坡13牵引种类:电力牵引质量:4000吨到发线有效长:850米,双机880米闭塞类型:自动闭塞2.3 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详见表1-2-1。表1-2-1 主要工程数量表工程项目及名称单位工程数量拆迁及征地改移道路km1.65拆迁房屋m2810低频电缆迁改km1250对及以下地区电缆迁改km312芯光缆线路迁改(直埋)km13

7、24芯光缆线路迁改(直埋)km210kV线路迁改(平移)km1.2低压线路迁改(平移改架空)km0.3510kV线路迁改(平移)km0.22给排水管线迁改公里10.05路基区间土石方土方立方米99837石方立方米329060A组填料立方米24338级配碎石(砂砾石)立方米1657站场土石方土方立方米61885石方立方米340444A组填料立方米10960AB组填料立方米8531路基附属工程土石方立方米24015.1干砌石立方米793浆砌石圬工方16060混凝土圬工方5380.7钢筋混凝土圬工方525锚杆框架圬工方3375播草籽m26759.3喷播植草m27984.5喷混植生m224074栽植灌

8、木株13744袋装植生土m22735爬山虎株602金属防护网m25662线路防护栅栏单侧公里9土工合成材料复合土工膜m225486土工格栅m234372地基处理填砂m32781填碎石m32462.3多向多轴水泥搅拌桩m20372支挡结构挡土墙混凝土圬工方25331.3桩板挡土墙圬工方3989.61土钉墙m21922抗滑桩(锚固桩)圬工方17611.9预应力锚索m2024桥涵特大桥复杂特大桥座/延长米1/778.64单线特大桥座/延长米1/723.85大桥复杂大桥座/延长米1/460.1一般梁式大桥座/延长米8/1929.18中桥一般单线梁式中桥座/延长米4/343.11小桥框架式桥座/延长米2

9、/24.32新建涵洞盖板箱涵座/横延米5/113.08框架涵座/横延米3/64.01改建涵洞盖板箱涵座/横延米13/136.33隧道其中L4Km座/延长米3/201232KmL3Km座/延长米1/28721KmL2Km座/延长米1/1963L1Km座/延长米5/1146轨道粒料道床立方米7707无砟道床铺轨公里24.95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混凝土路面平方米2965土石方立方米13644浆砌石圬工方44挡土墙圬工方692道路防撞护栏米660排水槽米15972.4 自然条件2.4.1 地形地貌线路自涪陵车站出站后接入新涪陵隧道,出涪陵隧道后跨乌江沿右岸逆乌江而上,穿越大娄山山脉北端,沿线地形起

10、伏大,穿越了乌江峡谷区。地形极为困难,或山高坡陡、峡谷深切、悬崖峭壁;或山岭连绵、峰峦叠嶂、沟深壑险、道路崎岖、小路泥泞。2.4.2 工程地质(1)地层岩性沿线地层除石炭系外,从第四系至寒武系均有出露,主要以碎屑岩和可溶岩为主,局部地段可见浅变质岩分布。(2)地质构造测区大地构造上属于扬子地块和江南地块。涪陵秀山属于川东南陷褶带,为一系列北北东向紧密的褶皱和断裂构造。构造线多为北东向,部分为北西向。2.4.3 水文地质(1)主要河流水系特征地表水系分属乌江水系。地表水系呈树枝状、叶脉状分布。(2)地下水类型沿线地下水有第四系堆积层孔隙水、碎屑岩裂隙水、岩溶裂隙和岩溶管道水三种类型。(3)地下水

11、化学类型沿线地下水水质主要为HCO3-Ca2+、HCO3-SO42-Ca2+Mg2+、HCO3-Ca2+Mg2+、HCO3-SO42-Ca2+、HCO3-Ca2+K+Na+型,对混凝土无侵蚀性。本段具侵蚀性地下水的地层主要有:志留系页岩地层地下水水质为HCO3-Ca2KNa、HCO3-SO42-Ca2KNa型,对砼化学侵蚀类型为硫酸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1H2;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中统巴东组、下统嘉陵江组、二叠系吴家坪组、梁山组等含煤、含石膏地层、盐溶角砾岩地层地下水质属SO42-Mg2Ca2、Cl-Na型,其对砼化学侵蚀类型为硫酸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1H3;部分寒武系炭质页岩含硫酸铁矿

12、透镜体,地下水水质属SO42-Mg2+Ca2+、Cl-Na+型,其对砼化学侵蚀类型为硫酸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1H4皆有。2.4.4 气象条件沿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重庆境内各地冬暖夏热,湿度大,无霜期达11个月。涪陵地区年平均气温18.17,最低气温-1.5,最高气温42.2,年平均风速度1.0m/s,最大风速31.5m/s。年平均降雨量为1140.2mm,日最大降雨量为127mm,58月降雨量为全年降雨量的40%。2.4.5 地震动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标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2.5.6

13、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沿线区域内分布的风景名胜区主要有长江三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涪陵白鹤梁景区、涪陵小溪省级风景名胜区。分布的自然保护区主要有涪陵区大木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涪陵区江东桫椤自然保护区。分布的森林公园主要有涪陵区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本工程涉及的环境敏感区主要为涪陵大木山自然保护区。2.5 施工条件2.5.1 交通运输条件(1)既有铁路区域内已形成重庆、怀化枢纽为龙头,成都枢纽为辅助,以成渝、襄渝、湘黔、达成、襄渝、渝怀等干线为骨架的路网格局。渝怀铁路涪陵至怀化段是沿线地区交通运输的骨干,与襄渝、遂渝、成渝铁路和在建的兰渝铁路相通,东端引入怀化枢纽,与湘黔、焦柳相接,构成了沿

14、线地区通往全国各地的铁路通道。二线施工期间,钢轨、道岔、厂制轨枕等,可利用既有铁路的运输能力,将材料、设备从生产厂运至工程附近办理货运的车站或铺架基地。砂、石、砖、石灰等材料,以汽车运输为主,原则上不考虑火车运输。(2)公路区域内基本形成以国道主干线和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沿线319国道(厦门成都)基本平行于渝怀铁路重庆至秀山段,渝武、渝湘高速公路已建成,省道、县乡道路也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G319国道基本平行于渝怀铁路且距铁路较近,为本线主要运输道路。与019、015乡道等县乡道路共同构成材料运输通道。本工程为既有线增建第二线,二线基本沿既有线通道与既有线并行。施工过程中,除可利用线路附近的G319和县乡道路外,本工程还可充分利用既有线修建时遗留下的便道进行材料运输。(3)水运区域内水运有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