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讲 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直击高考(必修2)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6082541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讲 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直击高考(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讲 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直击高考(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讲 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直击高考(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讲 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直击高考(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讲 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直击高考(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讲 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直击高考(必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一、选择题1(2015年广东)用秋水仙素处理某二倍体植物的愈伤组织,从获得的再生植株中筛选四倍体植株。预实验结果如下表,正式实验时秋水仙素浓度设计最合理的是()秋水仙素浓度(g/L)再生植株(棵)四倍体植株(棵)0480244443786281181851092A.0、2、3、4、5、6 B0、4、5、6、7、8C0、6、7、8、9、10D0、3、6、9、12、15【答案】B【解析】预实验主要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本题中正式实验的目的是“从获得的再生植株中筛选四倍体植株”,则预实验后所确定的秋水仙素浓度应符合“再生植株数量多,四倍体植株的数量也多”两个条件。从表中

2、数据可以看出,最适秋水仙素浓度在6 g/L左右,故选择的秋水仙素浓度范围为48 g/L,在这一浓度范围内设置更小梯度进行正式实验,同时加上浓度为0的空白对照组。2(2015年江苏)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乙A甲、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都正常B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C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甲、乙是两种果蝇,杂交产生的F1虽然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是因为来自甲、乙中的1号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所以F1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甲中1号染色体发生倒位

3、形成了乙中的1号染色体;染色体中某一片段倒位会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可遗传变异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3(2015年上海)下图显示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及其智障儿子细胞中的两对染色体(不考虑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任何情况),造成儿子异常的根本原因是()A父亲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B母亲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C母亲染色体发生缺失D母亲染色体发生易位【答案】D【解析】由图示可知,父亲的染色体正常(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一致),母亲的染色体异常。若把图示亲本细胞中的染色体按从左到右编号为1、2、3、4,其中1与2为一对同源染色体,3与4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与父亲正常的染色体

4、比较,可看出母亲细胞中的2号染色体的一段移接到了3号染色体上,这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由此可推断造成儿子异常的根本原因是母亲染色体发生易位。4(2015年浙江)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其中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1与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C3与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D若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答案】D【解析】3和4均不患甲病,7患有甲病,则可判断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则甲病为

5、伴X隐性遗传病;因为1和2都不患乙病,而1患乙病,且1为女孩,则可判断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项错误;设甲病致病基因为b,正常基因为B,乙病致病基因为a,正常基因为A,则1的基因型为AaXBXb,3的基因型为AaXBXb,4的基因型为aaXBY,5的基因型是AaXBXB的概率为1/2,是AaXBXb的概率为1/2,所以4与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B项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得,3和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248(种)基因型,女孩表现型有212(种),男孩表现型有224(种),共有6种表现型,C项错误;若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根据其表现型可确定其基因型为XbXbY,根据其双亲的基因型可确定

6、其母亲(AaXBXb)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了异常的配子XbXb,D正确。5(2015年福建)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X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C妻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D该夫妇选择

7、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答案】A【解析】X探针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说明X染色体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染色体异常病;妻子的父母性染色体异常而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或性染色体正常而进行异常的减数分裂,均可能造成妻子性染色体异常;妻子产生的异常卵细胞与其丈夫产生的两种精子结合的机会均等,故选择后代的性别不能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二、非选择题6(2015年江苏)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氨酸代谢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称为苯丙酮尿症(PKU),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显、隐性基因分别

8、用A、a表示)。图1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1、2、3及胎儿1(羊水细胞)的DNA经限制酶Msp处理,产生不同的片段(kb表示千碱基对),经电泳后用苯丙氨酸羟化酶cDNA探针杂交,结果见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1、1的基因型分别为_。(2)依据cDNA探针杂交结果,胎儿1的基因型是_。1长大后,若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3)若2和3生的第2个孩子表型正常,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下PKU患者的概率是正常人群中男女婚配生下PKU患者的_倍。(4)已知人类红绿色盲症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b表示),2和3色觉正常,1是红绿色盲患者,则1两对基因的基因型是

9、_。若2和3再生一正常女孩,长大后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红绿色盲且为PKU患者的概率为_。【答案】【答案】(1)Aa、aa(2)Aa279/280(3)46.67(4)AaXbY1/3 36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遗传病类型的判断及患病概率的计算。(1)根据1和2表现型正常,而其女儿1患病,可确定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又根据电泳结果,所以1、1的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2)1基因型为aa,依据图2可知2、3、1的基因型均为Aa,1与正常异性(1/70 Aa)婚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701/41/280,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1/280279/280。(3)2和3所生的表现型正常的孩子为

10、1/3 AA、2/3 Aa,其与正常异性(1/70 Aa)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1/701/4,正常人群中男女婚配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701/701/4,所以前者是后者的(2/31/701/4)/(1/701/701/4)46.67(倍)。(4)1的基因型为AaXbY,2和3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他们的正常女儿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 AA、2/3 Aa、1/2 XBXB、1/2 XB Xb,人群中正常男性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70 AaXBY,所以2、3的正常女儿与人群中正常男性婚配后子代患色盲的概率为1/21/41/8,子代患PKU的概率为2/31/701/41/420,两病皆患概率为1/81/4201/3 3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