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第4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时作业(必修3)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6082540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第4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时作业(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第4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时作业(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第4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时作业(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第4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时作业(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第4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时作业(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第4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时作业(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第4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时作业(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一、选择题1(2015年江苏百校联考)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方面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表现为固定太阳能、调节气候、吸收分解污染物等方面C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物种灭绝速度远超过自然物种形成D保护生物多样性也要根据“S”型曲线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答案】D【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方面,A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生态功能,表现为固定太阳能、调节气候、吸收分解污染物等方面,B正确;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物种灭绝速度远超过自然物种

2、形成,C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确实要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不能和其他生物种群一样根据“S”型曲线加以控制,D错误。2(2015年湖南长沙联考)外来物种引进后若能在野外大量繁殖,以致影响当地原物种的生存,则称为入侵种。入侵种不可能()A严重破坏本地生态系统的稳态B与本地物种杂交而改变本地物种的基因组成C受新的自然选择作用而迅速进化成新的物种D含有某些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物种入侵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若当地条件特别适宜入侵种的生长,会对当地生物造成威胁,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入侵种和本地物种进行杂交可能改变本地物种的基因组成,影响原有物种品

3、系纯度;若入侵种含有某些有毒物质,则可以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传递到人体内,A、B、D均有可能;入侵种若能适应当地条件则能够进行繁殖,不能适应当地条件,则会被淘汰掉,但是短时间内不会形成新的物种,C不可能。3(2015年河北滦南第一中学高三期初)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答案】B【解析】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导致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是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降低趋势的重要原因;栖息地破碎化造

4、成小种群,会减小个体间交配繁殖的机会,导致物种有灭亡的可能,生物多样性减少。4(2015年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四市第一次模拟)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A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防止滩涂被破坏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C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D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然恢复【答案】A【解析】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对丹顶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就地保护,A错误;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可降低种群的出生率,使得种群密度降低,B正确;建立濒危动物的精子库,可以保护濒危

5、动物及其基因,C正确;湿地生态的恢复要建立缓冲带以减少人类的干扰,D正确。5(2015年广东湛江一中模拟)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可概括为三个方面: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下列哪个选项体现了间接价值()A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B科学家利用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杂交水稻C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被用作实验材料D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材料【答案】A【解析】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即生态功能。科学家利用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被用作实验材料、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材料均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6(2015年山西太原二模)根据生态环境知识分

6、析雾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形成雾霾的一个重要因素,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缓解雾霾程度 B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给自足的,雾霾天气没有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流程 C冬季取暖排放的污染物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植树造林可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 D雾霾天气出现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污染物浓度过高而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B【解析】化石燃料的燃烧形成一些碳粒、烟尘,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A正确;雾霾天气使得一些碳粒、烟尘、PM2.5漂浮于大气中,严重影响人和动物的健康,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流程,B错误;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冬季取暖排放的污

7、染物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植树造林可净化空气,减少沙尘天气的发生,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C正确;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PM2.5含量过高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D正确。7(2015年江西抚州期末)海洋酸化是继“温室效应”之后又一由CO2过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海洋酸化会影响到大多数海洋生物的生理、生长、繁殖、代谢与生存,可能最终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中的鱼、藻类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B海洋酸化主要是因为化石燃料过度燃烧导致CO2过量排放造成的C长期海洋酸化会导致海洋生物种群密度减小,进而使生产者利用分解者

8、的能量减少D控制当地的海洋酸化可以任意引进大量外来物种,提高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答案】B【解析】海洋中生物群落除了鱼、藻类和微生物,还有其他生物,A错误;海洋酸化主要是因为化石燃料过度燃烧导致CO2过量排放造成的,B正确;生产者不能利用分解者的能量,只能利用太阳能或者化学能,C错误;引进外来物种要慎重,以防引起外来物种入侵,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8(2015年广东汕头十校联考)下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A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B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C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

9、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D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答案】C【解析】通过对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的分析,很容易发现曲线是最理想的,可以说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曲线表示当人类的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环境就会对人类产生反作用,人口的数量会大幅度下降,曲线表示人口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对环境的过度利用,破坏了环境的稳定,使环境容纳量下降。9(2015年河南周口模拟)上世纪80年代初,生活污水被排放到大多数河流后,河水仍能保持清澈,但随着污水排放增多,河流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学生科技实践小组在某河流上设置了3个监测点,相关水质指标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

10、述不正确的是()A河流受到轻微污染保持清澈属于抵抗力稳定性B发生水华现象最严重的是2号监测点C测定水体中藻类的种类是在种群水平上进行的研究D可以利用捕食关系治理河流水华现象【答案】C【解析】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因此河流受到轻微污染保持清澈属于抵抗力稳定性,A正确;由于3个监测点中2号监测点的氨氮量最大,溶氧量最低,而藻类叶绿素a含量最高,所以2号监测点的水华现象最严重,B正确;由于水样藻类的种类不止一种,所以测定水体中藻类的种类是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的研究,C错误;向水体引入植食性鱼类和大型挺水植物,与污染的河水中藻类形成捕食、竞争等关系,使营养

11、结构复杂化,从而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治理河流水华现象,D正确。二、非选择题10(2015年山东淄博模拟)下图是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曲线的比较,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请回答以下问题:(1)家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是_(填“ r对策”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一种_型增长曲线。使家鼠种群数量持续维持较低水平、对环境无污染的防治措施有_(填选项前的字母)。A室内采取硬化地面 B食物

12、储存在安全处C养殖家鼠的天敌 D药物捕杀(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_。(3)东北虎等珍稀濒危动物,其数量一旦低于X点,就会走向灭绝,此时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有_。(写出一种即可)【答案】(1)r对策“S”A、B、C(2)S环境容纳量(K值)(3)建立动物园、建立精子库等(其他答案合理也可,但不能答就地保护)【解析】(1)家鼠个体小、寿命短、繁殖力强,属于r对策生物;由于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家鼠种群密度迅速回升后,会形成“S”型增长曲线。(2)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在S点左右时,会趋向于

13、平衡点;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3)保护濒危动物的措施有建立动物园、建立精子库等。11(2015年江苏徐州模拟)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不但引起气候变暖,溶于水中还导致海洋酸化。这两种变化共同影响着海洋生物。(1)珊瑚所受的破坏尤其严重,珊瑚由珊瑚虫不断增殖堆积而成,因其体内生活着虫黄藻而呈现美丽颜色。据甲图可知,珊瑚虫与虫黄藻的关系是_。即使背光面有充裕的空间,珊瑚也只向见光面扩展,这是因为_,为珊瑚虫的生长提供有机物等。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环境,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这构成了一个_,珊瑚礁如果消失必将导致_锐减等环境问题。(2)生物能在一定程度上耐受

14、海水酸化。乙图表示在酸化的海水中,动物细胞除了通过_方式直接将多余的H泵出去,还可以通过_的作用,维持酸碱平衡。(3)假设海水pH在漫长的岁月中缓慢变化,某种生物有望不断进化从而适应酸性环境,这实质上是该生物种群不断保留和积累_的过程。(4)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这是因为碳循环具有_特点。【答案】(1)互利共生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2)主动运输缓冲物质(3)耐酸基因(4)全球性【解析】(1)虫黄藻为珊瑚虫提供O2和有机物,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供CO2和无机盐,因此两者之间为互利共生的关系,虫黄藻利用光进行光合作用;由“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环境”可推知这是一个生态系统。(2)乙图中显示氢离子通过主动运输出细胞,特点是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3)海水pH在漫长的岁月中缓慢变化,使得该生物种群不断保留和积累耐酸基因,不断进化从而适应酸性环境。(4)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12(2015年广东江门市模拟)镉(Cd)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元素,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伤害,为探究外源钙( Ca)能否缓解Cd的毒害,现以洋葱为材料进行有关实验。(1)实验步骤:在室温下(25 )用自来水培养洋葱鳞茎, 待刚长出叶片后选取80棵生长状况一致的洋葱幼苗平均分成_组,依次编号。每组镉处理和钙处理的浓度组合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