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远与近高中作文800字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081056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远与近高中作文8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精编】远与近高中作文8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精编】远与近高中作文8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精编】远与近高中作文8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精编】远与近高中作文8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远与近高中作文8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远与近高中作文800字(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远与近高中作文800字篇一:作文:远与近(讲) 老师组织同学讨论“远与近”的话题。 有同学说,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遥远的距离不再遥远,从纽约回广州不用一日可还,上海到广州就两个小时;就是在一座城市,也可以上班在城区,居住在郊区,二三十公里的距离开车不用半小时就可到达,远与近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有同学则说,人与人交往的空间距离是短了,但不一定心的距离同样能够缩短。 还有同学感叹,有些东西远了,而有些东西却近了。老师说,远和近是个相对概念,过去以为远的,现在近了;过去近的,现在变远了。?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不少于80

2、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 远与近 有诗言:星星像地上的人们一样拥挤,地上的人们却像星星一样疏远。可见,如今拥挤着的人们的空间距离是近了,但人心与人心间的距离却疏远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速的交通工具层出不穷,如火车,飞机,高铁等。这些便捷的交通工具无疑拉近了人与人物理上的距离。但奈何物理距离近了,心灵距离却越发越疏远了。 遥想当年,交通不便。人们生活在落后的乡村净土上,田间小道上陌生人谈笑风生依稀可见。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鸡犬相闻,其乐融融的生活让人们心灵的距离始终如此地贴近。每当夜幕降临,人们也是夜不闭户,人们的相处是无隔阂的。 而反观当下,交通便利了,交际也多了,人与人接触

3、机会多了,距离近了。但令人悲痛的是,人与人的猜疑更多了,人性变得更加冷漠了,个个都犹如戴上面具的野兽,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人们心灵的距离也在冷漠下渐行渐远了。 君不见在小悦悦身旁经过的十八个路人,与奄奄一息,命垂一线的小悦悦距离是如此的近,救人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但他们却漠视而过,致使一条生命的消失。可见,这心与心的距离是多么地遥远。我不禁想问:“人还活着吗?”雪莱在论爱中说道:“当爱逐渐死去,人心也不过是活着的坟墓。”篇二:2020黄埔一模作文(远与近) 2020黄埔一模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有一位哲人说,:“我们的生

4、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处看不出所以然,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 远处风景独好 不知有多少人真正尝试过近距离观赏油画当然最好不要这么做,因为看到的很可能只是层层叠叠,斑驳错杂的油彩。但试着走远一些,然后我们就会炫目于星空之下,会感受到向日葵的顽强生命力,会醉心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之中。也许就像一位哲人所说,我们的生活亦是如此。“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处看不出所以然,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 远处风景独好,因为它给予了我们一个整体视角。这种视角让我们不再拘泥于细节,而是超越事物的本身探求本质以及规律,因而让静止的变为运动的、联系的,呈现出一个立体的世界。近处的风

5、景是平面的,是美的,但是加入了时空因素,无疑更夺人眼球,而这就是生活。 “身如一叶舟,万事潮头起。”人生总是有无数次起伏。但是,从近处看,我们看到的只能是一次潮起,一次潮落,而远处,我们却看到了生命奋斗的每一个画面。李安,如今家喻户晓的名字。他的断背山,他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让人赞不绝口,但有几个人思考过他在成功前那段甚至只能靠妻子工资维持生计却仍在坚持电影梦的艰难岁月?海伦.凯勒,患有严重先天残疾的女孩,曾经那么的无助,最后却自学成才并为残疾人事业奋斗?不看过人生的每一次潮起潮落,又怎会懂得一切困苦挫折都是磨砺、都是馈赠?纵览全局,然后才会恍然“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生命之美。 若谈到历史与文化

6、,我们更应着眼于远处,底蕴、甚至整个民族的精魂,就藏在远处的风景之中。每每诵到“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总被那种壮烈所震撼。站在远处,站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我看到了一个个古老帝国的兴盛与衰亡,看到了来自世界每个角落的矛盾与冲突,看到了那于亘古中苦苦挣扎重新崛起的华夏民族!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摒弃帝王将相的学说,今天的我们何尝不该如此?历史重复着却也在前进着,而唯有站在远处,才能不被现实的繁华所迷惑,寻找到发展的方向。 可是,人们常常在近处的风景中不可自拔。近处的风景未必不美丽。但是沉溺其中,我们便也被困在了时光里。而这种精神上的停滞,少则影响个人,多则阻碍了文明的前进。因此,退

7、一步,远处风景独好。 史记被评价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其实,也正是纵观全局的精神。从远处瞻仰一下生命这幅油画吧,远处风景独好,这美,是对生命的感恩,是文明的进步。 生活,凑近点看 有一位哲人说:“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处看不出所以然,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 生活是美丽的,我觉得无须把它比作别的什么来让人们感受它的美好。生活就是生活,它的美好浸在每一分每一秒里,浸在每一个人的信件。不论是近看还是远看,生活里透出的神秘、惊喜和挑战都演绎着它独特的美。 远看,那你欣赏的是它完成后的结果。或悲壮、或恬静、或淡然、或浓墨重彩都是一段故事,一段传说,诚然动人而又美丽。 然而

8、,近看呢?你会看到油彩的堆叠,笔画的顿挫,暗色调与亮色调的追逐;看到生活者笔触的抑扬,色彩的矛盾;还可以闻到刺鼻的油墨味。但这迂回与混乱才是生活深刻的本质;这矛盾与抑扬的顿挫是生活的起伏;这呛人的气味是彷徨时无助的呐喊,是抗争的挥舞。正是这生活过程中的奋斗与狂热才蕴含着生活本质的触目惊心的美丽。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即使在你看清了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由衷地爱着它。 探寻本身就是终点;问题本身就是回答;而抗争本身就是生活。这抗争里有苦难,有奔涌的流血,更有人性的力量和强烈的尊严。登山者说:“我爱这一路上,磕我绊我阻我扰我的岩石。”因为倘若没有它们,山顶的美景将不再有如此美丽的色彩;微笑的眼眸里将不

9、再有泪珠的晶莹。我们说:“我爱这一生诽我谤我嘲我笑我骂我的人,我爱这一生折我磨我的苦难。”因为倘若没有它们,生活的美不再会那么丰富和厚重;我们的胸膛不再会那么坚实和有力。 生活的美,在远处,也在近处。 你我要细细磨,慢慢品。是嶙峋的岩石堆积成了山;是堆叠的墨块汇成了一幅画;是泪水凝成了生活;是苦难炼成了美丽! 下次赏画,请凑近点,嗅嗅那生活的芳香!(一类中) 远近高低各不同 近处欣赏油画对外行人而言,怕绝非是享受。层层叠叠的色彩与笔触让人昏眩;但走远了看,画面便完整而丰富起来,一幅画的美才显现了出来。 这就好像生活。常有人为生活中的不如意而郁郁寡欢,但只要懂得去反省生活,想着父母把自己抚养长大

10、,渐渐成为一个为社会有用的人,这不是叫人欣喜的吗?在这过程中,哪怕遇到挫折艰难不也是值得的吗? 至于历史的浩瀚长河同样如此。史家常常争论不休,在那些动荡不安的念头更是激烈。那些抱有悲观史观的人,总在乱世人性遗失、战争不止的时候,感叹世事悲凉,生生区分了“白银”“黑铁”等的时代,觉得历史向不好的地方发展。但那些懂得从整个历史发展之全局来俯视历史的人,却往往抱有积极乐观的史观。也的确如此,千万年人类社会的进化史,纵然从局部来看充满了杀戮流血,但如今不是一步步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吗? 走远了看油画,走远了看生活,这样才会明白这其中的美,才更懂得欣赏这种美。 但一幅油画,内行人又是如何欣赏的呢?还是层层

11、叠叠的色彩和笔触,在洁白的画布上一笔一笔勾勒出整个画面,他们会看出作家作画的心理,每一笔都不可缺少。如此看来,近处看油画也是别有洞天。 细想生活,也是深得这种趣味。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父母子女的争吵总让人烦心,可是这些争执都是为了更好的家庭生活,更好的未来发展而起。失败挫折不也是因为一个人渴望变得更好而起的吗?安于现状的人不会经历磨难,唯有心怀理想的人才必须经历那些。这么说来,细细琢磨生活,也是美好的。 历史更是如此,每一次社会转型发展之际,最先冲突碰撞的,定然是为了更好的未来而心怀理想的有识之士,甘愿为了信仰流血牺牲以换得人性解放。就像文艺复兴,像中国近代之革命。黑暗之中的光芒,更让人

12、动容,让人咀嚼得出那种壮丽的美。 走近了看油画,走进了看生活,去品味那种过程,那么美其实也是可见的,这种美是胜于远看千百倍的。 看待生活,历史,远近高低是个不同的。要懂得远看发展,喜于未来之光明;更要懂得近看过程,欣于成长之滋味、如此生活也好,历史也好,远近高低的视角,才让其丰富多彩更意味无穷了。(一类中)篇三:2020高考作文真题猜想:“远与近” 2020高考作文真题猜想:“远与近” 关闭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老师组织同学讨论“远与近”的话题。 有同学说,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遥远的距离不再遥远,从纽约回广州不用一日可还,上海到广州就两个小时;就是在一座城市

13、,也可以上班在城区,居住在郊区,二三十公里的距离开车不用半小时就可到达,远与近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有同学则说,人与人交往的空间距离是短了,但不一定心的距离同样能够缩短。还有同学感叹,有些东西远了,而有些东西却近了。 老师说,远和近是个相对概念,过去以为远的,现在近了;过去近的,现在变远了。?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学生例文】 我就在你身旁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高三20班:何佩莹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似乎在几十年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高铁飞速前进,

14、通信卫星遍布全球。过去,我们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收到邻镇亲友的书信,如今,一条短信的方便快捷把我们的距离拉近。可是,当看到手机上的短信还有当初看到跃然在纸上的文字的激动吗?我们是亲近了,还是疏远了? 饭桌上难得一见的亲近早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久久的平静。果不其然,用手机短信来代替与同桌亲友的交流,嘴巴就真正的实现了最原始的功能吃饭。这真的就是我们想要的吗?不!不是的,若连亲友都如此,更何况是陌生人呢?想必遇见街上的陌生人时也只能是抬起高傲的头,目不斜视地往前走吧!不禁想起姜德强,那位接到陌生人短信后义无反顾地帮助他人的“最美陌生人”。倘若他接到短信后随手删除,或许一条鲜活的生命会就此

15、枯萎。扪心自问,我们能做到吗? 18个路人的漠视仍历历在目,人与人的距离如此的近,可人心与人心,却又在刹那间变得那么遥远。此时此刻,我们还能带着居心叵测的怀疑看着跌倒在地的老人而不伸出双手吗?我们还能漠视那些在路旁哇哇大哭不懂回家的孩子吗?距离遥远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就在你身旁,却不帮助你。还记得日本撤离后,宋庆龄带领着将军夫人们,亲自帮助流落在中国的日本军人的孩子吗?她们即便对日本恨之入骨,仍然胸怀大爱接纳和帮助孩子们找回家人。虽然国籍、身份、地位相差甚远,但她们的开阔胸襟消除了人心之间的隔阂,为后人做出典范,赢得世人的尊敬。或许,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的是温暖的微笑,而不是冰冷的千

16、篇一律的手机短信;亲友之间,要的是热烈的拥抱而非手机里的语音留言;陌生人之间,要的是亲切的问候而非漠视。科技改变的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却不应改变我们对生活和他人的热情。如一首歌中唱到:“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天黑时我们仰望同一片星空。”是的,伸出你的双手,给别人一个拥抱,带着热烈的微笑,总能得到他人的回应,我们的距离并不遥远。 我不在远处,就在你身旁。 远与近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高三20班:郭日烁 有诗言:星星像地上的人们一样拥挤,地上的人们却像星星一样疏远。可见,如今拥挤着的人们的空间距离是近了,但人心与人心间的距离却疏远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速的交通工具层出不穷,如火车,飞机,高铁等。这些便捷的交通工具无疑拉近了人与人物理上的距离。但奈何物理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