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讲义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6061505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4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绩效考核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绩效考核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绩效考核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绩效考核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绩效考核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绩效考核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绩效考核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讲义(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绩效考核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讲义 绩效考核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讲义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讲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讲义 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 (一)财政支出的概念 财政支出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象,因此,了解和掌握财政支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是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 财政支出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完成其职能, 取得所 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支付活动, 是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为弥补市场失灵而采 取的一种经济行为。财政支出的范围一般是市场机制作用失效的领域,如一般公共服务、教 科文事务与服务等。 因此, 财政支出的数额与范围往往反

2、映着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介入社会经 济生活的规模与深度,也反映着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绩效评价的概念 所谓绩效是效益、效率和效果的统称,包括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两个方面。从经济学和 行为学角度看, 只有效益、 效率和效果有机结合的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才是推动人类社会进 步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绩效应当是衡量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客观标准。所谓评 价,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运用特定的指标、设定的标准和规定的方法,对事物发展结果 所处的状态或水平进行分析判断的计量或表达的过程。评价必须具有以下特征 : 一是评价的 依据具有合理性;二是评价的标准具有客观公正性;三是评价的方法具有科学

3、性;四是评价 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概念 在财政支出领域中,效益、效果和效率以及其他术语经常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但其本质 内涵并无实质性差别,它们都从资源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角度描述资源配置所处的特定状态。 但对于衡量财政支出结果,效益、效率和效果都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任何一个名词都不能准 确、全面反映公共资源的配置状况。“绩效”的内涵更加广泛,绩效包含了效率、产品与服 务质量及数量、机构所做的贡献与质量,包含了节约、效益和效率。运用“绩效”概念衡量 财政支出行为,所指的不单纯是一个政绩层面的概念,主要包括财政支出成本、支出效率、 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和发展前景等内涵。对于财政支出

4、绩效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从衡量尺度上,可从实物和价值两个方面去分析。从实物形态分析看,支出的实物结果 与所使用的资源投入的对比关系,反映了技术的有效性。在既定投入水平下,产出规模的大 小,代表技术效率的高低 ; 在产出规模既定的条件下,投入规模的大小,也代表技术效率的 高低。从价值形态分析看,“绩效”意味着通过各种资源投入的合理组合,实现既定产出的 成本最小化或既定成本的产出最大化。 从结果体现上,可从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政治绩效去分析。讲求社会绩效和政治绩效 是财政活动与企业活动的根本区别。 政府理财不仅仅停留在经济绩效的表层上, 还注重社会 绩效和政治绩效的提高。经济绩效表现在经济持

5、续发展上,不仅仅在经济总量上扩张,而且 经济结构和生产效率有质的提升 ; 社会绩效是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进步,包括居民生活水 平和生活质量的普遍改善,社会公共产品供应质量与水平的提高,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就业 水平稳定增长,公民素质不断提高,社会环境不断得到优化等 ; 政治绩效主要体现在制度安 排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改进,通过制度创新改进决策机制和决策成本,实现公平与效率原则。 在政府绩效体系中,经济绩效是政府绩效的根本内涵和外在表现。 根据以上有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分别定义,不难给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定义 : 财 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

6、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财政理论 公共财政是国家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而进行的政府分配行为, 其分配具有公共性和 非市场盈利性两个基本特征, 其收支活动主要通过公共财政预算来体现。 公共财政支出是公 共财政的一个重要内容,财政支出管理所寻求的目标就是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效率和公平 等等。为了履行好财政职能,在经济实际运行过程中,必须以高效的方式对采集的公共资源 进行分配和运用。从社会资源的角度看,资源永远是稀缺的,资源的稀缺性正是公共财政研 究的理论基点。既然社会存在着资源稀

7、缺问题,就有一个如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 财政支出的效率性体现在政府对公共商品的资源配置是否达到最优化, 公共商品的提供 成本是否最低,提供的水平和结构是否合理,从而能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这是公共 财政研究所追求的永恒主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公共财政分配的重要原则,财政支 出的配置模式及最终支出必然要体现这一原则。 资源稀缺反映到政府收支上来, 就是财政不 能满足支出需要, 必然存在一个节约资源和讲求效益的问题。 这就要求对财政支出的资金去 向合理性及资金使用效果两个问题做出解释, 进行科学的描述。 这也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 在的前提。 (二)受托责任理论 受托责任理论认为,随

8、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所拥有的财产规模不断膨胀,致使财产 所有者无法直接经营和管理所掌握的财富和资源, 由此必然导致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经营管理 权的分离。 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经营管理权的分离, 又客观上导致财产委托者对财产受托者进 行经济监督的需要。 因此, 受托责任就是财产受托者在经济上受托或受命履行自己的经济责 任, 并向委托者负有定期报告履行职责状况和结果的责任, 受托责任关系也就成为委托人与 受托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在此关系中, 委托人将其财产托付给受托人并赋予其相应的 行为要求、报酬和权力;受托人接受委托并对其承担特定经济责任。 在受托责任关系中,委托人希望受托人能诚实、公允地履行

9、受托经济责任,不仅要求实 现其财产的保全,还要实现财产的高效、安全运行。而受托人也具有向委托人交代或说明其 在诚实、 公允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义务。 基于委托人的愿望和确保受托人履行受托责任的 真实公允性或可信性, 产生了对绩效评价的要求, 即委托人借助于绩效评价来控制受托人对 于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过程和状况。 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委托人和受托人在财产经营管理上 存在着法律、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诸方面的分离性,使得委托人往往不能直接控制受托人的 责任履行过程和会计报告质量,因此,必须借助于一个独立的第三者来实现这种控制,这就 直接导致了绩效评价的产生。 因此说, 受托经济责任的存在是绩效评价产生

10、和发展的首要前 提,而绩效评价的本质目标就是要确保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绩效评价对于受托 经济责任的履行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反映和控制受托经济责任的具体履行过程; 二是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最终结果。在实践中,后者对于委托人来说更为重要,它是委 托人了解责任履行状况的最基本依据。 政府作为纳税人的代言人, 代表纳税人筹集财政资金, 并分配使用财政资金, 有责任对其支出管理情况进行绩效评价, 以评判其支出管理过程是否 符合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原则,是否达到最大的财政支出效益。这种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构成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理论。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意义三、财政支出绩效

11、评价的重要意义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公共财政框架下, 预算编制、 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三分离是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要求。 以“零基预算”为具体编制方法的部门预算,其特点是 : “人员经费按编制、公用经费按定 额、专项经费按财力可能”的预算编制方法,打破了长期以来沿用的“基数加增长”办法; 以财政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主要形式的预算执行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改原来由各单 位承担的出纳职能, 变由财政部门设立的国库集中支付机构统一办理, 并采取财政直接支付 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形式,将所需支付的资金直接支付到商品供应者和劳务提供者 ; 以绩效 评价为重要手段的预算监督机制

12、正在逐步形成, 它将成为公共财政管理的 “三驾马车” 之一, 共同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与绩效。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采用科学规范的评价制度体系, 通过 “跟 踪问效”的方式,对财政资金运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评判。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需要 财政资金是政府性资金,实际上是老百姓的钱,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政府职能主 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个方面。财政的职能、结构由政府职能来 决定, 必须依据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资金的安排必须符合政府公 共管理的要求。今后财政支出重点要放在公共事业领域,如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

13、保障等,对市场能配置资源的领域要坚决退出。因此,通过绩效评价,优化财政资源配置, 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用有限的财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共管理需要, 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 利益的根本问题,在客观上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内在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财政支出规模也不断扩大,财政在确保解决“吃饭”问题的 前提下,有雄厚的资金用于“建设”。“建设”与“吃饭”不同,必须更讲求效益。花钱就 要花个明白,要搞清楚资金的投向及效益,要符合老百姓的意愿。政府将大量资金用于专项 建设,这些资金使用情况到底如何,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客观上需要一套科学、规范的 评价体

14、系来衡量。 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依据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依据 (一)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制度; (二)各级政府制订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 (三)财政部门制定的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以及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四)部门(单位)职能、职责及绩效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与中长期发展规划; (五)部门(单位)预算申报的相关材料和财政部门的预算批复、地方申请专项转移支 付资金的相关资料; (六)部门(单位)项目预算申报论证材料和项目验收报告; (七)部门(单位)年度决算报告和年度审计报告; (八)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第二节财政支出绩效

15、评价的指标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两大类, 即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定量指标是指直接可以通 过数据计算分析评价内容、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包括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共性指标是适 用所有部门的概括性指标。 个性指标是根据评价对象不同特点设定的特定指标。 定性指标是 指无法直接通过数据计算分析评价内容, 需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 的指标。 一、定量指标一、定量指标 (一)共性指标 1.目标设定情况。是指评价对象对预定目标的设定、规划情况是否科学、合理,能否体 现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等。可细化为以下指标: (1)依据的充分性:项目资金设立依据是否充分,有无经科学论证

16、。 (2)目标的合理性:项目资金使用预定目标是否明确,目标设置是否客观、科学。 2.目标完成程度。是指评价对象总体目标或阶段目标的完成情况。可细化为以下指标: 实际达到效果是指评价对象实际达到的效益,当效益可以量化时,则采用相应的数额; 当效益不可量化时,可以采用专家评议、调查问卷等方法,得出结论。 (3)完成的及时性 : 项目资金使用的预定目标是否如期完成,未完成的理由是否充分。 (4)验收的有效性:项目验收方式的合理性、验收机构的权威性和验收结果的公正性 等。 3.资金落实情况。主要反映计划投入情况、资金到位情况等。可细化为以下指标: (3)资金到位及时性:各项资金是否按项目进度及时到位。 4.实际支出情况。 主要反映实际支出结构的合理性、 超支或结余情况、 资金利用效率等。 可细化为以下指标: (2)支出的相符性:项目的实际支出与预算批复(或合同规定)的用途是否相符,项 目经费收支的平衡情况以及支出调整的合理性(只计算财政拨款部分)。 (3)支出的合规性:项目的实际支出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情况。 5.会计信息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