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考知识点(2020年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6060208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X 页数:13 大小:7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考知识点(2020年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政治学考知识点(2020年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政治学考知识点(2020年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政治学考知识点(2020年整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政治学考知识点(2020年整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学考知识点(2020年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考知识点(2020年整理).pptx(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和流通手段。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并强制使用。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 币量为限度。 通货膨胀指的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 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 在经济收支往来中,人们通常使用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两种结算方式。信用卡、支票等 是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工具

2、。支票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 100 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 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宗教信仰、习 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引起价格的波动。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 关系来实现的。简单地说,供求影响价格。 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当商 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价格的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价值决定价格

3、。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与个别劳动生产 率无关。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 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人们会增 加对它的购买。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 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可以互相替 代):一种商品价格上涨,该商品的需求量

4、减少,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互补商品(互 相配合才能使用):一种商品价格上涨,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也减少。 18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表现为:调节产量和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 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根本因素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或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要因素 是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消费的类型:(1)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2)按照消费目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 存资料的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

5、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 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消费心理主要有: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1,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做理智的消费者,要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对 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 矛盾,

6、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 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 成分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

7、发展方向,控制经济 运行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在我国现阶段,还存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它们是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 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组织机构包括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及董事会)、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和 监督机构(监事会)。 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一个企业能否经营成功,主要影响因素有:(1)制定正 确的经营战略;(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 优势;(3)

8、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 37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包括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 、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履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前提,劳动者必须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劳动者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人们的投资方式主要有储蓄存款、股票、债券、保险。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 主体地位。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的现实经济条件决定的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

9、、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 配的制度。 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2,3,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财政的主要作用包括: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具有促进资源合理 配置的作用;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 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和 分配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 大于收入,略

10、有赤字。 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的特征,它们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标志 。 目前,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 率和比率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52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 要切实加强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 惩戒制度。 市

11、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2)以共同 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 调控(内在要求)。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我国宏观调控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主要手段) 和行政手段(辅助手段)。财政政策 和货币政策是在宏观调控中最常见的经济手段。 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 节约型、环境

12、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必须 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 方法。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 抉择。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65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包括:

13、非歧视原则(最重要,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 66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 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4,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的特点: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 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14、 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和的民主主体广泛性)和真实性。 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专政的职能。 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我国公民的政治性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 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 标志。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5、;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1我国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基本内容); 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重要内容); 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我国当前民主选举的方式:从选民角度可划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从候选人角度 可划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 合的选举方式。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 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

16、制度。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 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民主监督的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 、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我国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 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 政府履行基本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 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2)树立求真务实 的工作作风,(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5,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