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情绪和情感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6059459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PTX 页数:62 大小:41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情绪和情感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10情绪和情感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10情绪和情感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10情绪和情感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10情绪和情感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情绪和情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情绪和情感(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情绪和情感,第十章 情 绪 与 情 感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体验过程。 情绪和情感表示的是同一个心理现象,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所以,有的书上两者通用,然而,两者还是有所区别。 分析概念:(性质) 1、情绪为刺激所引起 2、情绪是主观意识经验 3、情绪状态不易自我控制 4、情绪与动机有连带关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里的“情”,是指狭义的爱情而言。其实,各种情绪,例如喜悦、愤怒、悲哀、恐惧、苦恼、烦闷、赞叹等等,人人都有过切身的体验。 情绪不同于认知。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是反映事物或事物的属性及其联系和关系。情绪不是反映活

2、动。情绪是人对反映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态度,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并且总是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 认知是对事物逼真的反映。例如,前面这块黑板,任何正常人都会有相同的逼真的认知,把它看成是黑板而不会把它看是其他东西。情绪则不同,它是一种主观体验。喜、怒、哀、惧等主观感受,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物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同样的事物,可能是很不同的。即使同属一种主观感受,如“喜”,每个人感到的“喜”可能不同,甚至同一个人每次感受到的“喜”也可能很不相同。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称为情绪体验。任何一种情绪都具有情绪体验。,二、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 情绪总是或隐或现地有行为表现的。

3、人的许多情绪体验可能有明显的外部表现,例如,高兴时笑容满面,悲哀时哭丧着脸等等,但有些情绪可能只有内心的感受而无明显的行为表现。特别是由于人通过学习对情绪的表现具有自我控制能力后,许多情绪往往不表现在明显的外部行为上。情绪在行为上的表现称为情绪行为(或表情)。 一定的情绪状态总伴有内脏器官、内分泌腺或神经系统的生理变化,例如表现为血压升高或降低,呼吸加快或变慢,胃肠运动加强或减弱,瞳孔扩大或缩小等由植物性神经系统变化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情绪状态时的这些生理反应称为情绪唤醒。任何一种情绪都伴有情绪唤醒。,(一)面部表情 情绪之表达以面部的肌肉活动为主。有关描写情绪的中文成语中,诸如眉飞色舞、眉目传

4、情、愁眉苦脸、横眉竖眼、喜形于色等等,都是指面部的表情。 人类的面部表情从几岁开始?根据发展心理学家实地观察所见,婴儿出生不久即可由其面部表达各种不同情绪。出生后四个月的婴儿,即可经由面部的肌肉活动表现快乐、厌恶、愤怒、痛苦、惊奇等不同情绪,恐惧的情绪发展较晚,约在六个月左右才会出现。,幼儿在何时能辨识别人的面部表情?对此问题的答案是三岁左右。一般三岁的幼儿,至少能按别人面部表情而了解当事人所表达快乐、愤怒与悲哀三种情绪。 同时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情绪的表达,分别由面孔的不同部位来决定,悲哀情绪显现在眼睛,快乐与厌恶表现在嘴部,惊愕的表情由前额显示,而愤怒的情绪则表现在面孔全部。 。,(二)体态

5、语言 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身体姿势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如高兴时“捧腹大笑”,恐惧时“紧缩双肩”,紧张时“坐立不安”等等。一举手,一投足,两手插腰,双腿齐跨等身体姿势都可表达个人的某种情绪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手势表情是后天习得的,由于社会文化、传统习惯的影响而往往具有民族或团体的差异。 (三)言语表情 我们在判断一个人的说话情绪和意图时,固然要听他究竟说些什么,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更要听他怎样说,亦即从他说话声音的高低、强弱、起伏、节奏、音域、转折、速度、腔调和口误中领会其“言外之意”。,例如,悲哀时音调低,言语缓慢,语音高低差别很小;愤怒时声音高、尖而且伴有颤抖。 此外,人们也常从别人的言语表情中

6、知觉其身份、职业和性格。 三、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类别 根据主体和客体之间需求关系的不同,古代把情绪分为“喜、恕、哀、乐、爱、恶、惧”七种基本形式,谓之“七情”。现在心理学界一般把它分为“快乐、忿怒、悲哀、恐惧”等四种基本形式。,按情绪表现的基本状态分类,可划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为时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机体对紧张刺激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 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时被喜事所引起的愉快心情按其强度来说并不强烈,但这种情绪状态并不在事过之后立即消失,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

7、在这段时间里,这种愉快、喜悦的心情仍影响着人的各方面的行为。在他看来,仿佛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染上了快乐的色彩。相反,心境忧伤的人,在这段时间里所看到周围的一切都带有忧伤的色彩。心境不同于其他情绪状态的显著特点是:它不具有特定的对象性,即不针对任何特定事物的。它是一种带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引起心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事业的成败,工作的顺利与否,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等都可能引起某种心境。健康状况与心境的关系尤为密切。一方面健康状况不同会引起人的不同心境;同时心境也影响健康状况。,激情是一种持续时间短,表现剧烈、失去自我控制力的情绪。激情是短暂的爆发式的。如果说情绪是心理的波浪,那

8、么激情就是暴风骤雨。激情状态下自我卷入的程度很深,失去了心身平衡,伴有明显的生理和身体方面的变化。例如,盛怒时,拍案大叫,暴跳如雷;狂喜时,捧腹大笑,手舞足蹈;绝望时,心灰意冷,头脑昏迷。激情状态不同,自我控制力丧失的程度也不同。在激情发生的初始阶段,人还是有自我控制能力的。 激情通常是由强烈的欲望和明显的刺激引起的。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对立意向的冲突、失恋、受人侮辱、突然的危险情景等都会引起激情。,激情,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凡能激发人积极向上,符合社会要求的激情是积极的。这种激情通常与冷静的理智和坚强的意志相联系。凡对有机体有害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激情是消极的。激情的意义是由它的社会价值决定

9、的。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在不寻常的紧张状况下人体把各种资源(首先是内分泌资源)都动员起来,以应付紧张的局面,这时所产生的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都属于应激状态。,(二)情感的种类 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道德感是人根据道德规范来评价社会现象时所体验到的情感。 例如,人们对忘我为四化建设的精神的钦佩,对同志不幸的同情,对自己过失行为的羞愧,对家庭的爱等等,都属于道德感。 通俗地说,道德就是做人的规矩。道德不仅是调整人们的关系的行为规范,同时又是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人们用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观念来评价社会现象时所产生的道德

10、感是复杂多样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阶级中,道德标准是不同的。所以,道德感总是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受阶级的制约。,理智感是人在获取知识的活动时所产生的情感。它是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的满足与否相联系的。人在认识过程中,当有新的发现时会产生愉快或喜悦的情感:在突然遇到与某种规律相矛盾的事实时会产生疑惑或惊讶的情感;在不能作出判断、犹豫不决时会产生疑虑的情感;在下了判断而又感到论据不充分时会产生不安的情感。上述这些情感都属于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认识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又反过来推动着人的认识的进一步深人,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动力。当一个人的科学

11、活动与深刻的理智感相联系时,往往会在科学上作出应有的成就。因为热爱真理,摒弃偏见和迷信,乃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努力培养年轻一代的理智感具有重要的意义。,美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是人在欣赏自然景物和文学艺术时所体验到的崇高、优美的情感。大自然的景物、文学艺术作品等能使人产生美感。当我们赞美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的时候,例如我们赞美社会上的先进人物那种识大体、顾大局、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先人后己的行为时这实际上是美感和道德感的有机结合。 美感与道德感一样,是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阶

12、级中,人们的审美标准是不同的,因而对各种事物的美的感受也不同。,四、情绪的生理基础 情绪与下丘脑 下丘脑与情绪、动机有密切关系。 “快乐中枢”:老鼠下丘脑背部,自我刺激来追求快乐,直到筋疲力尽、昏昏欲睡为止。 杏仁核,恐惧反应的中枢。 情绪与大脑皮层 积极情绪时,左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消极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五、情绪的理论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 观点: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詹姆斯: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兰格: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詹姆斯兰格理论图解,引起知觉的刺激情境 (如路遇暴徒),由刺激引起身体反应 (

13、如心跳、逃跑等),对身体反应的觉知 (因心跳而生恐惧),情绪经验 (恐惧反应),坎农巴德学说 观点: 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到丘脑的控制。,坎农巴德理论图解,引起知觉的 刺激情境 (如路遇暴徒),神经系统将 信息同时传到 大脑与身体,生理上表现 出反应 (逃跑心跳等),大脑觉知 情境的性质 (暴徒危险),情 绪 表 达 (恐惧反应),(二)情绪的认知理论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观点: 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 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

14、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观点:对于特定情绪而言,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沙赫特实验,被试:大学生三组 程序: 注射药物,告诉被试为维生素,实际是肾上腺素。 向被试说明注射后的不同反应,一组是注射激素的正确反应;二组是会发抖、手脚有点麻等;三组不做说明。 分别进入两种环境,一种惹人发笑;一种惹人发怒。 结果: 二、三组被试愉快环境中愉快;愤怒环境中愤怒;第一组没有愉快或愤怒的表现和体验。,沙赫特辛格理论图解,刺激情境 (如路遇暴徒),情境的认知

15、评价 (暴徒危险),情绪表达 (恐惧反应),生理上表现反应 (逃跑、心跳等),对生理变化的 认知解释 (因恐惧而心跳),不能解释的 身体反应,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观点: 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体对环境事件和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 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包括: 一初评价,是指人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及其程度 二次评价,是指人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三再评价,是指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三)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人物:伊扎德 观点 情绪与人格系统:人格由体内平衡系统、内驱力系统、情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和动作

16、系统组成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情绪系统是其中的一部分,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 情绪特征主要来源于个体的生理结构。 情绪激活与调节包括生物基因神经内分泌激活过程、感觉反馈激活过程、情感激活过程和认知激活过程。,六、挫折及反应方式 挫折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致使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由挫折而引起的情绪体验叫挫折感。 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外部原因给人带来的困难和障碍,也有个人认识偏差、努力程度不够 或身心缺陷等内部主观因素给自己带来受挫的感觉。 一个人遭遇挫折后,情绪将会发生变化,会导致生理、心理上的许多反应(如攻击、冷漠、固执及退行等),而这种反应的持续时间、强烈程度,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身心健康的程度等,则取决于个人对挫折的忍受能力即抗挫折能力的强弱。而承受力的强弱一般与个体的生理心理状态、生活阅历、思想基础、个性特征、挫折准备以及期望水平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七、应对挫折的策略 (一)坚定信念,对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你应当明白,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每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