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057474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学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隆盛小学杨华林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学习用列举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初步 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问题的联系,培养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

2、同笼”问题。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PPT 课件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中记载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例如孙 子算经中记载着这样一道题: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 何?”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数学问题吗?( “鸡兔同笼”问题) 师:谁知道这道题是什么意思? 生: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 35 个头,从下面数,有94 只脚。鸡和兔各有 几只?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鸡兔同笼问题。 (板书:鸡兔同笼) 二、合作讨论、探究新知 (一)出示问题,获取信息 原题中数据较大,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解决问题

3、的方法,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师:请看屏幕: (出示例题 1)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 个头;从下面数, 有 26 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学习资料 请大家一起读题(生齐读题目) 师:想一想:这道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学信息?(鸡和兔共8 只。鸡和兔共 有 26 只脚。鸡有 2 只脚。兔有 4 只脚。 ) (一只鸡比一只兔少2 只脚,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 只脚。 ) 师:问题是什么?(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二)列表法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猜一猜:可能会是几只鸡几只兔啦? ( 多几个人猜 ) 我们要把同学们的猜想记录下

4、来, 怎样才不会出现重复和遗漏呢? (按顺序列表试一试吧) 谁来说一说,表格中需要列出哪些必要项目?(鸡的只数,兔的只数,鸡和兔总的脚数) 现在我们就把可能的情况按顺序记录下来。 鸡的只数8 7 6 5 4 3 2 1 0 兔的只数0 1 2 3 4 5 6 7 8 师:同学们,还有别的情况吗?(没有了!) 怎样才知道我们猜的对不对?(既要满足鸡和兔共8 只,又要满足脚的总数26 只) 那就请大家把每种情况脚的总数算出来。小组分工合作。 学生:动手操作,并找出正确答案。 (鸡有 3 只,兔有 5 只) 师:这里我们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列出来了,这种方法叫做一一列举法或枚举法。 (板书:列举法 )

5、谁来评价一下这种一一列举的方法?感觉怎么样? 刚才有人猜对吗?一般来说一次很难猜对, 需要对结果分析后再进行调整。 (三)小组讨论: 仔细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在鸡兔总只数不变时, 每增加一只鸡,总脚数就减少2;每增加一只兔,总脚数就增加2。 发现规律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其实猜就是一种假设,要是第一次猜总脚数多了,再猜 应增加谁的只数?要是总脚数少了,应增加谁的只数?(兔)增加多少只,为什么?这就是 对猜测或假设结果进行调整最核心的地方!下面针对这个问题小组合作探究。 鸡的只数8 7 6 5 4 3 2 1 0 兔的只数0 1 2 3 4 5 6 7 8 脚的总数16 18 20

6、 22 24 26 28 30 32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学习资料 (三)尝试假设法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尝试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 要求: 1、利用导学案,选一种你喜欢的假设方式进行研究,理清思路,写出计算过程过程。 2、全体参与,积极发言,学会倾听和思考。推荐一个人记录,一个人汇报。 假设一: 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那么就有( )只脚, 而实际的脚数就比其多出了( )只脚。 又因一只兔比一只鸡多()只脚, 所以要()只兔才能多出 10 只脚。 所以笼子里有()只鸡,有()只兔。 假设二: 假设笼子里全是兔,那么就有( )只脚, 而实际的脚数就比其少了( )

7、只脚。 又因一只鸡比一只兔少()只脚, 所以要()只鸡才会少出 6 只脚。 所以笼子里有()只兔,有()只鸡。 展示、汇报: 请位同学代表小组汇报小组成果。请学生说出每步求的是什么?解释一下为什么102 5 求的是兔的只数。 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的小组请举手,做对的请举手。(不对的小组可以课后继续研究, 或听第二种假设方式的讲解,它们的思路是相通的。) 再请一名同学汇报假设全是兔的情况。请解释一下为什么623 求的是鸡的只数。 这两种假设方式有什么不同?假设全是鸡的时候,先求出的是兔。假设全是兔的时候,先 求出的是鸡。 师小结:不论怎么假设,都利用了脚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整,从而得出答案。刚才

8、我们 所用的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 (板书:假设法) 这是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 ( 四) 借助画图法帮助理解。 ( 根据时间选择 ) 三、巩固练习 师:研究完简单问题后, 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你能解决了吗?同学们可以 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生活中,鸡和兔在同一笼子的情况并不实际,为什么古人还要研究鸡兔同笼问题,并流传 1 2 3 4 5 请在这里写出对应的计算过程 1 2 3 4 5 请在这里写出计算过程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学习资料 至今呢?请大家看看下面的三道题就知道了。 出示练习题: - 师谈话:原来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所以同学们不要满足解决 问题的结果,重要的是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这样就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了。 四、课后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学到些什么? 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还很多,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继续研究。 五、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列举法 列表法 假设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