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理论学习(2020年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6057343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PPTX 页数:3 大小:2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理论学习(2020年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理论学习(2020年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理论学习(2020年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理论学习(2020年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理论学习(2020年整理).ppt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论学习,第九周 陈丽佳 走向新课标,让小学语文课“有滋有味”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走向新课标,让小学语文课“有 滋有味”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 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象语文课, 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 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 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 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一、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

2、意境、 哲学、情趣等藴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 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 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因此,要领悟语文的美,首先必须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 言达到超越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 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那 么,如何让教师上出语文味? 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 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 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

3、的思想 和美好的情操。所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宋陆九渊)。教师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 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 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 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 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如听了秋天的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教师开始范读的情景导入到引 导学生自主选择文段品读语言后,再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说出有关四个季节的不 同特点。最后结束

4、时让学生模仿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进行改创秋天在哪里 之歌。这样的课学生学的能没有滋味吗? 二、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 成人的预备。儿童是一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又是语文学习 的主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 的自主权。,1,2,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 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 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 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

5、学生作为一名 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为此,我们必 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的文化。 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 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 如教学王冕学画,在学习大雨过后,湖里的荷花开得更鲜艳,荷叶是碧 绿的,花瓣是粉红的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荷叶清水滴滴,水珠在花瓣上 滚来滚去,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果不少学生做闭眼沉 思状,努力去想那幅美丽的荷花图。一位学生冲出一句:“老师,我什么也没看 到!”这是真实的。此时,我并没有训斥那位学生,而是调整了

6、一下教学,跟学 生说:“那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再去听听吧。”然后播放有配乐的语文朗读,让学 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再次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还是那位学生,他说:“老师, 现在我看到了,雨后的荷花真的很美,在阳光照耀下,碧绿的荷叶上水珠不但滚 来滚去,还闪闪发亮!”。是啊,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 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 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 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三、个人味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 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

7、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 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 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 吸引着学生。无个人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 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说,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是“有滋有 味”的。 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 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 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 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我

8、们可以从两方面去努 力。 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 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不研究学生怎么能教好 他们呢?教学是为育人服务的,身为语文教师,要想上出不乏个人味的语文课, 就要努力体现“书要滚瓜烂熟,上课不看教材,都在肚子里”。 第二、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如有的教师 个性豪放,慷慨激昂,那么在教学中,就上出情来,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浓情 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善于引经据典、妙语连珠,那么, 在教学中就应用开放的教学方法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总之,为了 语文课的个人味,每位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教学上的优势。善画的要运 用插画的优势;善读的要运用范读的优势;善唱的要运用吟唱的优势如此等等,,3,让教语文课是很有趣、很有味道的,让学生两节课下来说“呀,怎么这么快就结 束了?”这样的语文课哪能没有个人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