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交流感悟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057318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读书交流感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师读书交流感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师读书交流感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师读书交流感悟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师读书交流感悟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读书交流感悟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读书交流感悟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读书交流:,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 读后感,数学思维,讲到数学思维,人们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似乎十分专业,更有点高不可攀。 这个开场白是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一书中提到的,简直是点出了我的心声,但事实上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感受最多的是一般思维与数学思维之间存在很多的共同点。,思考:到底什么是数学教师成长的一个必然途经?,除了重视具体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外应当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养成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熏陶,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关注数学思维的总体特征,并努力做到在小学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中很好地予以体现,从而就能较好地实现“帮助学生初步地学会数学地思维”。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数学思

2、维对于提高思维品质有着积极意义:,一、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 。,感 想,。 。,感 想,例如:客车每小时行7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两车同时从相距500千米的地方出发,经过2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这道题由于条件不明确,从而存在三种情况,感 想,第一种是两车相对而行,两车相距为500-(70+80)2=200(千米)。 第二种是两车背向而行,两车相距为500+(70+80)2=800(千米) 第三种是两车同向而行,如果货车在前,则两车相距为 500-702+802=520(千米); 如果客车在前,则两车相距为500-802+702=480(千米)。,感 想,

3、通过设计条件开放的练习,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给题目补充合适的条件或舍去多余的条件,并创设一个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共同提高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善于透过问题的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规律,能从多方面、多种联系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二、开拓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感 想,感 想,郑教授在书中提到,思维的灵活性与综合性同样被看成数学思维的又一重要特点,在数学中应当根据情况与需要在不同的方面与环节之间作出灵活的转换,乃至作出新的必要整合。,感 想,数学思维灵活性的突出表现是善于发现新的因素,在思维受阻时能及时改变原定策略,及时修正思考路线,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思维的灵

4、活性是指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思考。,三、强化技能训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感 想,感 想,例1:(3.9+5.3)+(6.1+4.7),教师可根据加法的交换律,让学生用凑十法比较简便,计算过程是: (3.9+5.3)+(6.1+4.7) =(3.9+6.1)+(5.3+4.7)=10+10=20,感 想,例2:(50+9.3)-(20+7.3),可让学生用整十数和整十数相减,小数和小数相减比较简便。计算过程是: (50+9.3)-(20+7.3) =(50-20)+(9.3-7.3)=30+2 =32,感 想,随着学生运算技能的形成,计算过程的中间环节,随着练习而逐步压缩,培养和训练学生从详尽的思维,逐步过渡到压缩省略的思维。这样可以使学生一看到题目,通过感知就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学习中积累,思考中收获,实践中尝试,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与学生一起快乐的成长,体会教与学的魅力。,谢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