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基础性测试2021届高三9月测试历史试卷

上传人:cbx****17 文档编号:146055599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7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基础性测试2021届高三9月测试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基础性测试2021届高三9月测试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基础性测试2021届高三9月测试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基础性测试2021届高三9月测试历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基础性测试2021届高三9月测试历史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8 页 第 2 页 共 8 页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 2020 年年 9 月测试月测试 历史试卷历史试卷 本试卷共本试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分钟。 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国家事无大小,都要通过占卜。祝、宗、卜等神职人员对军国大事起着重要作用;西周时期, 司巫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较低,明保、明公等宗教官职在政权机构中已不复

2、见。神职人员地位的 降低 A适应了周代统治者的需要 B说明周代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C有效防止殷商贵族的叛乱 D反映了商与周矛盾不可调和 2刘邦一入关中便废除秦朝苛法;高后元年,“驰商贾之律”;文帝十三年“除肉刑法”“除田之 租税”。以上史料可以用来说明汉初 A儒家仁爱思想的普及 B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C适应时代的治国之道 D重农抑商政策的废弃 3唐代史书多称武则天为“皇”;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则仅称其为“后”,导致这一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 A史料搜集程度不同 B正统观念标准不同 C女性社会地位不同 D社会主流思想不同 4南宋皇帝赵昀运用皇权,打击理学其他学派,正式确立了程颢、程颐、朱熹是孔孟以来儒学

3、道统 的真正继承人。这反映出南宋 A皇权直接决定理学兴亡 B其他理学学派销声匿迹 C理学的政治地位空前强化 D理学背离了先秦儒学思想 5唐宋以来,江浙地区一直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东南之田,所种惟稻”;但明中后期,江浙“乡 民以种稻收薄,故以他种以图利”。据此可知明代江浙地区 A农业生产无利可图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区域经济较大差异 D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 6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将知识体系分为经史子集四类;清末书目表将知识体系分为中学、西 学、杂学;民国时期生活全国总书目将知识体系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近代知识体系分 类的转变本质上体现了 A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 B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 C近代

4、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 D西方殖民侵略不断加深 7十月革命的消息传到中国,孙中山在民国日报发表文章“吾人对此近邻的大改变,不胜其希 望也”,并提出“以俄为师”的口号。1923 年 8 月,孙中山派出由蒋介石率领的“孙逸仙博士代 表团”访问苏联,考察军事、政治和党务。这表明国民党 A民主革命内涵不断丰富 B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为己任 C民主革命群众基础深厚 D革命指导思想发生根本转变 81913 年,中国产业工人有 50 万人,而到 1919 年,全国产业工人已有 260 万人,其中仅铁路工人 和矿业工人就有 90 万人。这一现象 A得益于实业救国思想的出现 B说明中国铁路与采矿业较为发达 C标志工人

5、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为民主革命的发展提供社会基础 9 1935 年国民党将法币确立为唯一法定货币, 1939 年底法币发行总量为 16 亿元。 1945 年底为 10319 亿元,八年间增加了 738 倍。法币的大量增发 A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B扰乱了敌占区的金融秩序 C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D封锁了抗日根据地的经济 1020 世纪 20 年代郭沫若出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贯彻到史学研究中, 把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历史分为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创造了一个唯物史观的中国古 代文化体系。这一文化体系构建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方法得到传播 B历史研究成为民国

6、时期的显学 C各行各业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弊端 D学术研究与国际前沿紧密结合 第 3 页 共 8 页 第 4 页 共 8 页 11 右图是张文新创作的宣传画 入社去, 我们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前进 , 这一宣传画宣传的主题是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 D大跃进 12对于当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西方有评论家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改革开放 新时期最闪亮的部分”。这里的“它”最可能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13据统计 1986-1988 年,平均每年新设县级市 21.3 个。1992-1997 年,有 173 个县撤县设

7、市。其主 要原因是 A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B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改革开放重心的转移 D沿海开放城市示范效应 14下表为 2001-2005 年中国提供的部分紧急人道援助一览表(单位:万元) 年份 受援国 援助原因 中方援助物资价值 中方援助现汇价值 人民币 美元 人民币 美元 2001 印度 地震 500 2002 阿富汗 战后重建 3000 100 2003 伊拉克 伊拉克战争 250 2500 2003 伊朗 地震 1500 2004 阿尔及利亚 地震 500 2004 马达加斯加 热带风暴 300 2004 俄罗斯 别斯兰人质事件 1000 120 2005 美国 飓风 500 据此

8、可知中国 A以援助发展中国家为主 B始终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C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 D积极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15古罗马相当一个时期对公民身份严格控制,但到帝国时期最终赋予所有被征服民族的自由民以 罗马公民的身份。导致这种差异的最重要原因是 A罗马帝国统治需要 B罗马法律体系完善 C罗马道德人心败坏 D罗马自然环境恶劣 16雅典法律规定公民不得因为私事耽误自己应承担的公共事务;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凡煽 动敌人反对自己的国家,处死刑。”这些规定 A维护了本国的民主政治 B限制了个人的合法权益 C维护了贵族阶级的专权 D体现了国家至上的理念 1715 世纪的欧洲城市,逐渐重视公共空间的建设。畅通的

9、道路、宏伟的广场、藏品丰富的博物馆 成为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趋势出现的因素包括 A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原始积累 B文艺复兴对人的关注 C资本主义已经登上了政治舞台 D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8它是向英国的旧制度的公开挑战,它要改变几百年的选举员的做法,这就意味着贵族、大地主 不得不做出让步,最终 26 个有两个议员席位的城市全是新兴的工业城市。材料中“公开挑战” 指的是 A光荣革命成功,限制国王权力 B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君主立宪 C建立责任内阁,君主立宪完善 D1832 年议会改革,打击新贵族势力 19马克思没有描绘社会主义的蓝图,这不是他的目标。他想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断变

10、 革的生产力。换句话说,他想要确定的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生产力产生了它的反命题。材料意 在说明马克思 A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B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概念 C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 D社会主义理论要不断完善 20苏联曾出台住房建设法案,该法案明确提出除了国家为民众分配住房外,“有必要鼓励私 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该法案最有可能颁布的时间是 第 5 页 共 8 页 第 6 页 共 8 页 A1918 年 B1928 年 C1938 年 D1948 年 21 1890-1911 年, 洛克菲勒组建的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美国 95%以上的炼油能力、 90%的输油能力、 25%的原油产量。1911 年

11、,美国最高法院依据谢尔曼反垄断法作出判决,标准石油公司被拆 分为 34 家地区性石油公司。这表明美国 A否认垄断企业的合法地位 B深受自由主义政策影响 C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D垄断企业阻碍经济发展 221959 年 9 月,赫鲁晓夫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进行了为期 3 天的非正式会谈,双方就 德国问题、柏林问题、裁军问题、禁止核试验问题、进行科学文化交流、发展经济合作和双边关 系等广泛地交换了意见。戴维营会议的召开 A标志两极格局的形成 B标志美苏“热战”转向“冷战” C有利于缓和国际形势 D使美苏关系进入苏攻美守阶段 23美国一向标榜自由贸易,二战后一直扮演贸易自由主义鼓吹者,但近

12、期却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 典型代表,尤其是对中国发起了贸易战。美国贸易政策的改弦更张 A根本目的是维护既得利益 B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C自由贸易不符合时代要求 D扭转了美国对外贸易劣势 241879 年易卜生的小说玩偶之家出版。小说为读者塑造了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娜拉,她 从一个美丽、活泼、无忧无虑的家庭主妇形象,最后变为一个头脑清醒、向往独立、追求自由和 平等,愿为真理而奋斗的性情高尚的女性形象。该作品 A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B表现了西方社会精神危机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D反映工业革命的社会状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小题,共题,共 52 分。分。 2

1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民国以前,并无乡村卫生组织及相关制度,20 世纪 20、30 年代,在借鉴美英经验的基 础上,乡村卫生建设才有所起色,但政府在乡村卫生方面的工作多流于形式,西方传教士和中国知 识分子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在部分地区组织了有限工作.共产党对乡村医疗建设进行了有益探 索。面对国民党的“围剿”与西药管制,中国共产党开始有意识地利用中医,推行以中医为主,融 合中西医的乡村公共卫生模式。红军在部分条件具备的根据地对部分民众实行“医费免除,药费自 理”的政策。 摘编自刘洁民国时期乡村卫生建设研究(1927-1937)等 材料二:据 1964 年统计,用于 830

14、 万享受公费医疗人员的经费,比用于 5 亿多农民的还多,了 解到城乡卫生资源的差距如此之大, 毛泽东十分震怒并发表“六二六指示”: “医疗体制要改革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医学教育用不着高中、初中毕业,高小毕业就够了,主要在实践 中学习提高”。在“六二六指示”精神指导下,短时间在中国大地上造就了百万计以上的农村基层 卫生人员赤脚医生 1559214 人、生产队卫生员 3282481 人。到 1975 年,全国 85%的生产大队实 行了合作医疗。他们为农村医疗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李德成毛泽东与计划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乡村卫生医疗

15、体制的特点。(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 20 世纪 60 年代的农村医疗改革。(13 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中国医改应注意的问题。(4 分) 26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流行语,他们记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阅读下 表回答问题。(12 分) 数据摘自人民日报相关报道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阶段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语,提炼一个观点并简要论述。(要求: 写出阶段和选择的词语,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材料:19 世纪 20 年代以后,英国主要工业部门产量大增,传统的运河航运运力有限,交通运输 业供给与需求矛盾愈发突出,曼彻斯特与利物浦的商人大力提倡修建铁路,并预言“运河时代来日 时期 流行词汇 20 世纪 50 年代 苏联老大哥、列宁装、解放汽车、公私合营 20 世纪 70 年代 阶级斗争、红卫兵、小球推动大球转、一条线一大片 20 世纪 80 年代 个体户、万元户、国优省优部优、迪斯科、牛仔裤 20 世纪 90 年代 中关村、因特网、伊妹儿、下海、下岗 第 7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