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含解析)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053359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6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学习资料 2020届高考化学人教版(选考)第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含氯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ClO是弱酸,所以 NaClO是弱电解质 B.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HClO C.检验 Cl2中是否混有 HCl,可以用湿润的KI- 淀粉试纸 D.NaClO和 Ca(ClO)2的溶液能杀菌消毒的原理是二者水解均呈碱性 答案B 解析A 项,NaClO为盐,为强电解质; D 项,次氯酸盐溶液能杀菌 消毒的原理是与酸性物质作用生成HClO 。 2、不能检验溶液中I 的试剂是 ( ) A.AgNO3、稀硝酸 B.氯

2、水、CCl4 C.氯水、淀粉 D.KBr、稀盐酸 答案D 解析加入 AgNO3,如果生成黄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学习资料 说明原溶液中含有I ,A 项不符合题意; I 2易溶于有机溶剂, Cl2的 氧化性强于 I2,加入氯水、 CCl4后,溶液出现分层,上层为水层,下 层溶液显紫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I ,B项不符合题意;加入氯水 后,再加入淀粉,如果溶液变蓝,说明原溶液中含有I ,反之不含 I ,C 项不符合题意;加入 KBr 和稀盐酸后,溶液无现象,不能检验 溶液中的 I ,D项符合题意。 3、下列关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

3、蒸馏法对海水进行淡化以及电解法处理含氮废水都只发生了 物理变化 B.海水中提取溴涉及不止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C.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中是通过电解氯化镁溶液制取镁 D.海洋中金的储量很大,适合大规模开采 答案B 4、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叙 述正确的是 ( ) A.氯气和活性炭均可作为漂白剂,若同时使用, 漂白效果会明显加强 B.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C.测定溶液 pH的实验中,用干燥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 测 定结果无影响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学习资料 D.洁厕灵不能与“ 84”消毒液混用,原因是两种溶液混合产生的HClO 易分

4、解 答案B 解析A项,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氯气,错误;B 项,氯气 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均可生成次氯酸盐,正确;C项,氯水中的 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错误;D项,不能混用的原因是消毒液中的NaClO 与洁厕灵中的 HCl 反应生成 Cl2,错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氯气的性质活泼, 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实验室制取氯 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 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 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的检验 HCl气体中是否混有 Cl2, 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除去 HCl 气体中的 Cl2,可将气体 通入饱和食盐水中 A.B.C.D. 答案C 解析氯气与氢气混合

5、, 达到爆炸极限, 在光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爆 炸,错,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含量少,实验中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 收多余的氯气,错,排除A、B项;HCl气体与 AgNO3溶液可产生沉 淀,错;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除去的是HCl 气体,而不是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学习资料 Cl2,错,排除 D项。 6. 实验室常用 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取Cl2, 也可用 KClO3、 KMnO4、 K2Cr2O7 代替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其中KClO3Cl2、KMnO4Mn 2 、 K2Cr2O7Cr 3。若制取等量的 Cl2,电子转移数最少的是 ( ) A.MnO2B.KClO3 C.KMn

6、O4D.K2Cr2O7 答案B 解析KMnO4、 K2Cr2O7、 MnO2、 KClO3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 8H2O,K2Cr2O7 14HCl(浓)=2KCl2CrCl33Cl27H2O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KClO36HCl(浓)=KCl3Cl23H2O 。 设制取 1 mol 氯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反应中转移了2 mol 电子;中生成 3 mol 氯气转移了 5 mol 电子,则生成 1 mol 氯气转 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5 3 mol ,所以制取等量的 Cl2,转移电子

7、数最少 的是 KClO3。 7、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学习资料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制取单质溴 C.用装置丙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D.用装置丁分离苯和KBr 溶液 答案C 解析MnCl2属于强酸弱碱盐, 加热时 MnCl2易发生水解, 最终产生氧 化锰,得不到 MnCl24H2O ,C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8. 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 成熟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关于海水制碘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干海带 灼烧 海带灰 沸水 浸泡 悬浊液 过滤 滤液 H H2O2 碘水 CCl4 I2的 CCl4溶液 蒸馏 I2 A.实

8、验室在蒸发皿中灼烧干海带,并且用玻璃棒搅拌 B.含 I 的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后,碘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学习资料 C.在碘水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D.碘水加入 CCl4得到 I2的 CCl4溶液,该操作为“萃取” 答案A 解析灼烧固体时应在坩埚中, A项不正确;H2O2能将 I 氧化为 I 2,B 项正确。 二、不定项选择题 9.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酸性:H2CO3HClOHCO 3,向 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 方程式为 2ClO CO 2H2O=2HClOCO 2 3 向 KI 和 KBr 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FeCl3溶

9、液,用 CCl4萃取后取 上层中的液体少许并加入AgNO3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2 Cl2=2Fe 32Cl 卫生间洁厕灵不能跟“ 84”消毒液混用,其离子方程式为ClO Cl 2H=Cl 2H2O A.B.C.D. 答案A 解析中, ClO CO 2H2O=HCO 3HClO ,故错误;中, Br 不能被 Fe 3 氧化,可以生成AgBr 淡黄色沉淀,故正确;中,I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学习资料 优先被氯水氧化,故错误;中,ClO 和 Cl 在酸性环境下可以生 成 Cl2,故正确。 10. 已知: 2Fe 2 Br2=2Fe

10、 32Br; 2Fe32I=2Fe2I 2, 向FeI2、 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还原性: I Br Fe 2 B.原混合溶液中 FeBr2的物质的量为 3mol C.当通入 1molCl2时,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Fe 2 Cl2=2Fe 3 2Cl D.原溶液中:n(Fe 2) n(I )n(Br)213 答案AC 解析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还原性I Fe2 Br ,且还原性强的优先 与 Cl2反应,结合曲线纵横坐标含义,进行定量分析。 11.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现

11、象结论 A 用双氧水滴定 KI- 淀粉溶液变蓝达到滴定终点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学习资料 溶液 B 向食用加碘盐中加入 食醋和 KI 溶液,再加 入 CCl4振荡,静置 下层呈紫红 色 该食用加碘盐中含有 KIO3 C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 试纸鉴别 NO2、溴蒸气 试纸变蓝该气体为溴蒸气 D 最后试管有 浅黄色沉淀 有机物中含有溴原子 答案B 解析A 项,KI- 淀粉溶液一般作为指示剂,设计用双氧水滴定淀粉 -KI 溶液无法判定终点,实验不合理;B 项,在酸性环境中, KIO3与 KI 反应生成 I2,正确; C 项,NO2溶于水变为硝酸,硝酸也具有强氧 化性,也可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

12、蓝,错误;D 项,加入 AgNO3溶液之 前要用硝酸中和溶液中的碱,错误。 12.(SCN)2称为拟卤素, 将几滴 KSCN 溶液加入酸性的含有Fe 3 的溶液 中,溶液变为红色,将该红色溶液分为两份: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 入适量 KMnO4溶液,红色褪去; 向另一份溶液中通入SO2,红色也褪 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Fe 3与 SCN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Fe 33SCN Fe(SCN)3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学习资料 B.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 SCN 还原 C.中现象说明 SCN 与 Cl 相似,有还原性 D.SCN 在适当条件下可失去电子被氧化剂氧化为(SCN

13、)2 答案AB 解析A项,Fe 3与 SCN反应为络合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Fe 3 3SCN Fe(SCN)3,故 A 错误;B项,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发生2Fe 3 SO22H2O=2Fe 24H SO 2 4,使平衡Fe 33SCN Fe(SCN)3 逆向移动,红色消失,故B错误;C项,SCN 与 Cl 均可失去电子, 具有还原性,故 C正确; D项,高锰酸钾可氧化氯离子生成氯气,则 SCN 在适当条件下可失去电子被氧化剂氧化生成 (SCN)2,故 D正确。 三、非选择题 13、磷酸工业的副产品氟硅酸(H2SiF6) 溶液中含少量碘,其回收方案 如下。 已知:氟硅酸溶液中碘的可能存在形式为I

14、2、I 、I 3;I2I I 3。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学习资料 (1)K2Cr2O7、H2O2、NaClO和 NaNO2都能使 I 氧化为 I 2。NaNO2在氧化 I 时会产生 NO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 从 减 少 对环 境 污 染的 角 度 ,上 述 氧 化 剂中 可 选用 的 有H2O2、 _ 。 (2) 生成的 I2可用热空气吹出的原因是_ 。 (3) 在吸收时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则从吸收装置底部通入的是 _(填“吸收液”或“含碘空气”)。吸收后的溶液需反复多次 循 环 吸 收 含 碘 空 气 , 其 作 用 是 : 提 高SO2的 利 用 率 ; _。 (4)

15、请补充完整证明氟硅酸溶液中存在I 3的实验步骤:取样品, _ _, 取上层液体,重复上述操作23 次, _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学习资料 ( 可选用的试剂: 5% 淀粉溶液、 0.1molL 1NaNO 2溶液,0.1molL 1Na 2SO3溶液、6molL 1H 2SO4溶液、 CCl4) 答案(1)4H 2NO 22I =I22NO 2H2O NaClO (2)I2受热 易升华 ( 或挥发) (3) 含碘空气增加吸收后溶液中I 浓度(4) 加 入 CCl4振荡,静置,分液 (或加 CCl4萃取),有机层呈紫色 (或加入 5% 淀粉溶液变蓝, 再加入 CCl4萃取) 取上层水溶液滴入5% 淀粉溶液不 变蓝,再分别滴加6molL 1 H2SO4溶液、 0.1mol L 1 NaNO2溶液,变 蓝,证明存在 I 3 解析(1)NaNO2将 I 氧化为 I 2,本身被还原成NO 。“氧化”发生在 酸性溶液 (氟硅酸溶液 ) 中,可用 H 、H 2O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4H 2NO 22I =I22NO 2H2O 。酸性溶液中, K2Cr2O7、H2O2、 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