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题】三年级语文:“句型句式转换”专项练习卷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053112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1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题】三年级语文:“句型句式转换”专项练习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重点题】三年级语文:“句型句式转换”专项练习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重点题】三年级语文:“句型句式转换”专项练习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点题】三年级语文:“句型句式转换”专项练习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题】三年级语文:“句型句式转换”专项练习卷(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总复习练习题 句子练习 ( 缩句、病句、反问句、修辞) 一、缩句练习 1、缩句方法及相关说明: 去“枝”留“干”法凡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除, 包括: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的词、表示时间的词、表示地 点的词等。 借助“的,地,得”去除“的、地”前面的词语,去除“得” 后面的词语。 “自我提问”法“谁”、“做什么”、“对谁做”。 2、缩句练习时要注意什么? a) 保持句子完整,注意主语。 b) 留住句子中的“着,了”。 c) 不改变句子原意。 3、练习: 1、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许多货物。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

2、特的新建大楼。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5、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 6、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7、残暴的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的优秀领导人李大钊。 8、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 9、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10、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11、我班李明同学认真地完成了当天的作业。 12. 我们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13、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14、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15、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 16、宋庆

3、龄奶奶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少年儿童。 17、蔡希陶伯伯是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研究所的老所长。 18、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 19、相传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 20、新开发的“绿色食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二、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就像给病人治病一样,需要先诊断出病因,再对症下药, 只要方法得当,做起来就会轻而易举。 在小学阶段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 (1) 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如:“放 声歌唱。”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 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 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

4、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 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 意思重复了。如: “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这里“不 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多余。 (3) 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 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如:“同学们热心欢迎 新老师。”“热心”一词的意思是: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 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 (4) 词序颠倒: 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 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 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如:

5、“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 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5) 指代不明: 在句子中同时出现了几个称呼,在说明的时候分不 清哪个是哪个,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如: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 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这句话中的“她”到底 是谁表达上就不明了。 修改病句要记住:遵原意,少改动。它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是: 读。读懂原句,揣摩说话人本来想说的是什么意思。然后找准 病因,辨清病句的类别,是用词不当、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 复累赘、词序颠倒、自相矛盾,还是分类不当。 划。用铅笔在病句上划出需要修改有部位,以便针对病因,进 行分析、修改。 改。运用修改符

6、号,进行删、补、换、移。即删去多余及错误 的词语、使句子简明。补上句子残缺成份,使句子完整。替换有 关语,使用词怡当。移前挪后,调整词语位置,使语序正确。 对。把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性质的校对阅读。看看是否通顺, 有无新的语病产生,是否把说话人原先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了。 如果发现有问题,还得重改。 句子练习: 1、 昨天,刮了一夜的大风。 2、 我好久没有听到小明清脆的歌声和高兴的笑脸。 3、 全校所有的师生基本上都参加了“六一”晚会。 4、我即使这么用功,但成绩还是不如你。 5、夏天的兴安岭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6、张明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 7、妈妈从菜场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等

7、蔬菜。 8、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9、我们上街买了许多东西,其中有铅笔、笔记本、橡皮、文具及 水彩笔等等。 10、近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11、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12、我们从小要不吃零食的好习惯。 13、这是一艘最大的我国制造的远洋轮船。 14、这种不爱惜粮食,任意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15、经过老师的教育,终于认识了错误。 16、李明学习很刻苦,因为成绩优良。 17、她千方百计想尽办法帮助学习成绩有困难的同学。 18、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大又红的桃子。 19、我认真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 20、她的家乡是北京人。 三、陈述句改反问句练习 陈述句

8、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 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 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 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 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 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 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 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

9、“呢”, 句号改为问号。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5、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6、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7、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8、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9、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0、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11、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12、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13、这些树叶就是从这棵树上飘

10、落下来的。 14、这本书真好看,叫人喜欢。 15、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16、对于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 17、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18、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 有的态度。 19、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20、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不能参加祖国建设。 四、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 一、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 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如: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在

11、改为陈述句时,将“能”改为 “不能”,去掉“怎”,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改成 的陈述句是: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又如: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 在改为陈述句时,将“不令”改为“令”,去掉“怎么”,将“呢” 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 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3. 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4. 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5. 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 6.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7、那浪花所

12、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8、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9、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 10、你怎么能这样做? 11、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 12、淮南柑桔一种到淮北,就又小又苦,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13、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14 、 不耕耘 怎么有收 获?不 学习 怎会有知 识? 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6、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 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五、常见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 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

13、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 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例句: a. 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b. 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c.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 大地的怀抱里。 、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 言行、思想、感情等。 例句: a. 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b. 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 似乎在对你微笑。 c. 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 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 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句:他

14、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 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 的美丽和宽广。 、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 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例句: a. 他的心眼比针鼻儿还小。 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 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 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例句: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 问中有答。 例句: a. 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15、吗? b. 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c. 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 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 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 方。() 5、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6、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7、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16、() 8、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9、 我端起搪瓷碗, 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 10、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11、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12、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13、 父 母 的 钱 , 难 道 我 们 就 可 以 随 便 乱 花 , 随 意 浪 费 吗 ? () 1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5、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16、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 和宝石。() 17、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 18、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 1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0、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 上的浪花吗?() 21、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22、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爽朗的笑 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 鞠躬尽瘁的一生。() 23、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