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052026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4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学习资料 第六组 单元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 “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 3 篇精读课文、 1 篇略读课文 和 1 个语文园地组成。 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 湖上初晴后雨、有反应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 季节不同景色的 美丽的小兴安岭 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 。 单元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听说读写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21、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2 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 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

2、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所描绘的美景及特点,并动手画一画。 教学课时: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望天门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2、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 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1、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

3、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2、检查交流。 A 、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B 、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3、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A 、学生个人读悟。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学习资料 B 、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C 、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D 、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2、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3、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

4、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4、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自由练背。 同桌互相背。 配乐有感情的背。 四、默写课文 默写望天门山。 五、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学习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 有一番滋味呢! 2、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

5、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重点指导:潋li ny n 空蒙 k ngm ng 淡妆浓抹 d nzhu ngn ngm 相宜 xi ngy 3、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4、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1、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2、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3、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 4、学生自由背诵。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

6、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学习资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会写“断、楚、孤、帆”4 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背诵:赛诗会。 方法: (1)集体赛:每个小组背一、两首古诗,一首课内的,一首课外的,看哪一组背 得既响亮又流利。 (2)个人赛: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看谁背得最有感情。 二、识字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 、出示要求写的生字,组词朗读。 4、观察生字, 交流写字经验: 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重点指导“楚、孤” 的写法。 三、走出课文,

7、拓展延伸 1、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2、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山灵秀 水矫健 帆潇洒 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山水晴 方好 (比西子)总相宜 (美)雨 亦奇 教学反思: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学习资料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目标: 1、认识“饶、屿”等10 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 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 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8、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欣赏文中优美的语句,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时间: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 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2、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生字新词。小黑板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深蓝懒洋洋披甲划来划去威武 拣贝壳形状渔业工人肥料祖祖辈辈富饶岛屿山崖栖息鸟粪 (1)

9、指名读,注意正音。 (2) 开火车练读,齐读。 (3) 重点指导难认难写的字:懒威武拣辈 (4) 学生练写生字。 3、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1) 从地图上指出西沙群岛的具体位置。 (2) 根据学生的回答,读画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 地方。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学习资料 三、重点探究 1、凸现重点。 A 、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 丰 B 、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两方面的? 2、自主感悟。 A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 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 仔细想

10、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B 、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指点。 3、合作探究。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知道了(学生齐读);走进 了海底,欣赏了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怎样呢?海岛上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游 览。 五、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读第一至四自然段。 2、抄写生字,每个字写两遍。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学习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上了课我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和海底,请几位同学当一次小导

11、游,给大家 介绍介绍。 2、学生自由介绍。 3、大家也可以考考小导游,有什么问题尽管提。例如: A 、西沙群岛的海面为什么五光十色? B 、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二、继续研究 1、过渡:西沙群岛的海滩、海岛又是怎样的呢?有哪些同学比较感兴趣? 2、探究体验。 三、总结全文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老师相信祖国的西沙群岛必将在你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四、听写词语 1、自书复习,准备听写。 2、听写。听写后自己对照、订正。 五、布置作业 课后搜集描绘祖国风光的谚语、诗句。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

12、,请联系网站删除 学习资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教师出示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有关图片,学生看图背诵相应的段落。 二、举行“可爱的祖国”古诗名言展示会 1、学生交流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如: 望庐山瀑布 望洞庭、 峨眉山月歌 望岳钱塘湖春行 。 2、学生交注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嵋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阴朔山水甲桂林。 三、积累语言 1、听写刚才抄写的词语,听写

13、后自己对照批改、订正。 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板书设计: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总述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海面: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分述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鱼(非常多) 海滩:贝壳海龟 岛上:鸟(多) 总述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教学反思: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学习资料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1、认识“融、汇”等10 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 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 绿、汇成”等15 个词语。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

14、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美与丰富的物产。 教学难点: 欣赏文中优美词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教学时间: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中国地图,教师谈话: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小兴安岭,为了加强旅 游业,林区管理局决定招收一批导游,大家想报名参加竞聘吗 二、明确要求 那么大家怎样在竞聘中获得成功呢?学生讨论,师生共同确定“闯关”要求。 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第二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关:选择自己最喜欢的

15、一个季节,当众介绍小兴安岭的景色,要求举止大方,口 齿清楚,普通话标准。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汇报自学生字词的情况(投影出示生字词) ch u n n l y ng f ng 抽 出嫩 绿小 鹿倒 映封 住 y n n ng sh xi n su n 严严实实浓 雾宿 舍献 出酸甜可口 gu xh zh ng l n 名 贵膝 盖呼 呼脚 掌来 临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学习资料 2、师范读。 3、指名说出本课有6 个自然段,再按自然段为序接读课文。 4、指数名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教师小结 四、课后作业 抄写生字组词。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

16、,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学习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检查巩固 1、听写生字新词,听写有关句子。 2、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引导读议,深究读懂一、二自然段 1、提示:现在大家一起来读议课文,我们已知道课文一共有6 个自然段,文章是怎样 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呢? 2、读议第一自然段 (1)、启示: 自由读第1 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们都知道什么? 默读这一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地方看出树很多? (2)、让学生说说 (3)、教师点拔:出示红松、白桦、栎树的图片,认识这些树木,了解各自的特点, 并指导第1 自然段,体会“绿色的海洋”这句话(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小兴安岭的 树最多,那么,春天的小兴安岭怎样?我们继续学习第2 自然段) 3、放映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小兴安岭给你留 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