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试题(山香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048973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5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试题(山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试题(山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试题(山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试题(山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试题(山香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文档 . 第一部分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 4.代表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的著作是() 。 A.理想国B.政治学C.大教学伦D.论演说家的教育 5.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定了() 。 A.教育的科学属性B.教育的生产属性C.教育的社会属性D.教育的艺术 属性 52.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表现新式是() 。 A.教育的生产性 B.教育的民族性C.教育的历史性D.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70.“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教育的一大特征。 A.印度 B.中国C.巴比伦D.埃及 71.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 ,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 。

2、A.社会化过程B.学习与发展过程C.个体化过程D.认知与发展过程 72.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和浓厚的宗教性。 具有这 一教育特征的社会是()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2.教育学的价值是在对教育习俗性认识与教育科学性认识的认识的比较中 凸显出来的,主要体现在()上。 A.超越日常教育经验B.科学解释教育问题C.提高教育者的教育学修养 D.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E.促进教育发展 3.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 A.社会性 B.生产性C.实践性 D.意识性E.科学性 5.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 。

3、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自我教育D.社会教育E.社区教育 6.( )提出的教育理论被视为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 。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C.赞科夫 D.瓦根舍因E.苏霍姆林斯基 8.广义的教育包括() 。 A.学校教育B.社会教育C.家庭教育D.全民教育E.素质教育 12.下列属于人文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维多利诺B.凯洛夫C.蒙田 D.伊拉斯谟E.布尔迪尔 14.要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主要是需要() 。 A.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协调发展B.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 C.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D.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共同促进E.学 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携手并进

4、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8.从小学到大学,德国至今仍把宗教课列为选修课,这是教育内容受() 制约的标志。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C.文化传统D.教育者 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 10.下列不属于教育传承文化的功能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 A.传递 B.保存 C.活化 D.改造 13.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 。 A.最佳途径B.根本途径C.主要途径D.基本途径 16.下列不属于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是() 。 A.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式和主体能力的发展B.教育培养个体的 职业意识和角色C.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成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D. 教育开发人的

5、创造性,促进人体价值的实现 19.个体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 。 A.顺序性与可逆性B.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实践性C.连续性与阶段性D. 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24.教育可以使原来为少数人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人所 掌握,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这说明教育具有的功能 是( ) 。 A.再生产劳动力B.再生产科学知识C.科学研究D.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 开发利用29.“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 ,亦不可得矣。”这说明了()对 人的影响。 A.父母 B.环境C.主观能动性D.遗传素质 实用文档 . 31.下列选项中,

6、制约着学校专业设置的是() 。 A.政治经济制度B.科技文化 C.生产力发展水平D.教育目的 35.从影响形式看,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具有() 。 A.间接性 B.直接性C.公开性 D.开放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外教育史上,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流派有() 。 A.教育独立论B. 教育万能论C.人力资本论D.筛选假设理论E.环境 决定论 2.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 。 A.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或关系B.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 系 C.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或关系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 间的矛盾或关系E.教育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4.学校教育(教育)对人身心发

7、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 。 A.个体个性化B.社会教育化C.个体终身化D.个体社会化E.教育社 会化 7.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的作用。 A.普遍性 B.基础性C.发展性 D.先导性 E.全局性 11.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要通过()才能实现。 A.个体的主观能力B.教育C.遗传 D.社会实践活动E.个体发展 12.文化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教育的价值取向B.教育的内容C.学校课程的结构D.教育的方法E. 教育目的13.下列属于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表现的是() 。 A.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B.不同儿童不同方面的发 展存在差异C.不同儿童所具有的个性

8、心理倾向不同D.群体间的差异 E.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 1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 A.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B.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C.教育与其他 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D.教育传递文化E.教育对生产力有推动作用 15.学校教育的专门性主要表现在() 。 A.专门的职能B.专门课程C.专门教师D.专门场所E.专门时间 16.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有() 。 A.洛克 B.华生C.格赛尔 D.康德E.爱尔维修 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8.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教育方针颁布于() 。 A.1949 年 B.1957 年C.1985年

9、 D.1986 年 26. “教育主体确定, 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 教育实 体出现,教育初步定型。”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着学校教育制度进 入( ) 。 A.前制度化教育阶段B.制度化教育阶段C.非制度化教育阶段D.学校教 育萌发阶段 33.下列属于生活本位论的代表人物的是() 。 A.赫尔巴特B.巴格莱 C.斯宾塞 D.卢梭 36.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A.培养学习兴趣B.形成良好习惯C.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D.打好基础 40.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为23.3%。根据马丁特罗的观点, 我国的高等教育处于() 。 A.精英阶段B.大众化阶段C.普及化阶段

10、D.全民化阶段 47.首次把提高全民族素质纳入教育目的的方针政策颁布于() 。 A.1957 年 B.1986 年 C.1985年 D.1993 年 50.教育家( )曾说: “我十分明确地把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当作国家国民 学校的教育目标,并且是国民教育的根本目标。”这是教育史上较为典型 的社会本位目的论思想。 A.涂而干 B.柏拉图C.凯尔斯泰勒D.卡美纽斯 52.体现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位用”思想的学制是() 。 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1951年学制 53.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 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11、这是指() 。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 实用文档 . 1.从教育目的的存在方式上来看,可以分为() 。 A.外在的教育目的B.内在的教育目的C.实然的教育目的D.应然的教育 目的E.终极性的教育目的 2.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概括为哪几方面() 。 A.完整发展B.和谐发展C.多方面发展D.自由发展E.个性发展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有关学制改革 的内容有() 。 A.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教育B.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 的位置 C.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D.普及高中阶段教育E. 学历教育与

12、非学历教育要结合起来 6.下列属于广义教育制度范畴的是() 。 A.学校 B.少年宫C.教育考试制度D.教材E.学生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一、单项选择题 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青一代的品格中起() 。 A.桥梁作用B.关键作用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 7.衡量教育能否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 。 A.教师的年龄B.教师的本质C.教师的素质D.教师的能力 11.教育教学过程四教师直接用自身的知识、智慧、品德影响学生的过程。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个体性 B.间接性C.广延性 D.主体性 12.热爱生活,热爱教育事业,乐于助人,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对每一个 学生都 倾注

13、热情和希望。这体现了一个优秀教师所必备的() 。 A.高尚的师德B.教学能力C.健康的人格D.完美性格 17.“鸡不吃米强按头,到头来它也是不吃的”这句话反映了() 。 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B.学生是独特的人C.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 体 D.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26.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 A.要求 B.途径C.条件 D.结果 30.“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这体现了什么样的学生观 ( ) 。 A.学生是责权主体B.学生是独特的人C.学生是学习的主体D.学生是完 整的人 34.教师的最基本形象是() 。 A.文化形象B.道德形象C.人格

14、形象D.为人师表 35.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是() 。 A.教师的道德素养B.教师的教学理论知识C.教师的能力素养D.教师的 专业知识 39.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 。 A.明末 B.清初C.清末 D.建国初期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增强师生之间心理相容性的措施的是() 。 A.多接触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B.理解学生,发挥非权 力性影响,一视同仁地与所有学生交往,善于倾听不同意见C.遵循教育 规律,多采取讨论、启发等教学方法D.为人师表,以人格力量感化学生E. 虚心向学生学习 7.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包括() 。 A.知识的量的拓展B.知识的

15、质的深化C.知识结构的优化D.知识的不 断更新 E.知识的运用 10.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需要掌握的教育理论基本课程包括() 。 A.教育学 B.心理学C.学科教学法D.教育法E.思想政治 12.教师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的措施有() 。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B.重视学生主体参 与课堂,获得体验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D.教育目标 要反映社会发展E.教育目标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13.新课程所提倡的学生观是() 。 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B.学生是独特的人C.学生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 地位 D.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E.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第五章 课程 一、单项

16、选择题 实用文档 . 3.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是() 。 A.1918 年出版的课程B.1949 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C.1918 年出版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D.1944 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 的基本原理 12.不属于在学科领域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综合的课程形式是() 。 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广域课程D.活动课程 15.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A.洛克 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 16.提出课程研究的“活动分析法”的是() 。 A.布卢姆 B.泰勒C.斯宾塞 D.博比特 19.辛德等人关于课程实施取向问题的研究受到了课程专家的普遍认同,他 们将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三种。 A.协作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创生取向B.忠实取向、协作取向、创生取 向C.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 协作取向D.忠实取向、 相互调适取向、 创生取向 21.( )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A.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用)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 的决定C.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D. 中国教育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