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信息化课堂教学典型案例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047215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信息化课堂教学典型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编】信息化课堂教学典型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编】信息化课堂教学典型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编】信息化课堂教学典型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编】信息化课堂教学典型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信息化课堂教学典型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信息化课堂教学典型案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化课堂教学典型案例信息化课堂教学典型案例 信息化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组织和推动的作用。要求教师创设一个能够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感知学习内容、获得更强成就感的学习环境。现以中职德育课职业道德与法律为例,选取“劳动合同的审核与签订”这一主题,探讨信息化课堂实践。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设计一年级的学生,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掌握了依法维护权益的方式,了解了合同的基本知识,具备了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教材进行了处理,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劳动合同的霸王条款,了解常见的劳动

2、合同风险。 (2)能力目标:基本具备识别霸王条款能力,规避劳动合同中的风险。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增强劳动者的维权意识。 教学重点为:劳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无效条款。 教学难点为:劳动合同中的竞业协议条款和押金条款中的常见风险。 二、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我采用情境和案例教学法,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在课前学习知识,课上内化知识,课后拓展知识。 本课是求职大作战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分为四个求职小分队,每组内有两名求职者以及两名企业方代表。本课模拟的是学生完成求职、面试之后劳动合同的签订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创设情境,以

3、闯关游戏、动画视频、贯穿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借助信息化手段,自主探究、提高效率。 课前依据平台形成的历史数据及同学个人能力偏好进行智能分组,小组同学自主学习微课,尝试初拟劳动合同,并将初拟合同上传平台,等待专家点评。课中使用助学平台、互动投票、拖拽游戏、随机选人、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手段让学生全方位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后依据学生形成的识别无效条款小贴士,布置求职公益广告的作业,促使学生将专业课知识运用到普法学法过程中,实现学习效果的升华。 三、教学流程 1. 课前学生登录教学平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1)自学微课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2)拟

4、订合同在微课学习的基础上,分四组拟定劳动合同(淘宝美工组、商场宣传组、广告公司组、公众号运营组),并将之上传到平台等待律师点评。 2. 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合同的初拟情况,通过这个的环节不仅检验了学生课前微课的自学情况,也使学生对前导知识合同的订立进行了回顾。 教师展示专业律师对四组同学课前所拟劳动合同的打分,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在劳动者的权利义务、试用期、竞业协议、押金缴纳、工作内容方面存在无效条款,明确本课教学任务找出初拟合同中的无效条款并进行修订。四十五分钟的课堂被分为三个模块,具体安排如下。 模块一:识霸王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无效条款 教师播放视频装修工人受伤后,提出模棱两可的问题:双方都同

5、意的合同条款一定有效吗?学生通过平台中的投票功能展示自己观点,接着教师邀请双方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辩论。教师在平台上事先为学生选取了适合同学知识接受能力水平的的相关法条解释与链接,为学生在这个环节中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支持。同时平台中的随机选人功能又能调动同学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随着讨论的深入,逐渐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劳资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条款属于霸王条款。接着学生通过参加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拖拽小游戏,既理清了学生的思路,又检验了课堂学习的效果。 “是否存在用人单位权利被劳动者侵犯的案例呢?”随着学习的深入,同学已经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教师展示平台中用人单位权利被侵犯的动画案例,引导同学注意到劳资双

6、方的权利都可能被侵犯,不管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都要具备劳动维权意识。并在电子白板上推送第一条求职小贴士权利义务需牢记。 模块二:避风险违反法律法规强制规定的无效条款。 这个部分的难度提升。教师为每个小组首先提供了一份劳动合同,每个小组拿到的劳动合同在教师在学生初拟合同中出现错误的翻版,合同中已对疑似问题条款进行提示,学生需要自己运用平台上的资源,找出劳动合同中存在的陷阱,并提出修改意见,并总结出一条七字求职小贴士推送到电子白板上,并由下一组同学进行挑战和质疑。 在本环节中平台既提供了自学的学习资源,又智能地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的效果; 学生通过点击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和案例

7、资源可以获取积分; 同时在进行挑战和质疑时还可以运用案例资源作为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 遇到模棱两可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启动平台中的头脑风暴活动,真实记录学生所想所感,为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数据支持。通过这一环节信息化教学策略的运用,各组学生找出了在竞业协议、押金缴纳、休息休假、功能内容存在的无效条款,并总结出了竞业协议莫含糊、押金缴纳不随意、休息休假看清楚、工作内容需明确的求职小贴士。 在前面知识积累以及平台上学习进度有迹可循的基础上,学生们就可以进入初拟合同修订的过程。修订之后将劳动合同上传到平台,由教师进行评价打分。完成之后,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软件回顾课堂内容,整理课堂思路,并在

8、平台上对各组同学以及组内同学的打分。 模块三:签合同签约之前验程序 在这个环节中,在修改初拟合同环节中打分最高的小组进行合同的签订仪式。其他组的同学通过观看合同签订仪式,总结出合同签订的过程的几个关键步骤。学生通过参加签约仪式,也复习了前面所学的职场礼仪。 最后教师以“了解企业时加一份慎重、签订合同前减一份冲动、审阅合同时乘一份细心、去除劳动合同中的安全隐患”加减乘除小贴士结束本课。 至此,本课的知识点(识霸王、避风险、签合同)均已传授完毕。课后针对广告专业的学生,我布置了以“规避劳动合同风险”为主题,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创作公益宣传广告的作业,将法律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完成

9、课堂的升华与延伸。 四、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及意图 本课运用信息化手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平台交互功能加信息化资源,改变学习模式。平台的功能模块集合了测试、讨论、统计、选人、抢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手段。平台又整合了教学视频、手绘动画、游戏等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化资源,打破传统学习模式,实现了课内外学习的贯通。每个学生参与游戏、调查、讨论、投票等,与老师、同学平均互动6次,这与传统课堂中人均互动一次相比,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增强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将学生喜爱的手机、平板变成学习工具,用有意思的方式学习有意义的内容。(2)运用了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对学生的多元评价。教师任务过程性评

10、价给予学生针对性指导,校外专业律师点评实现课前课后效果的对比、学生小组互评、拖拽游戏自动生成得分,完成了多角度考核评价。 . 案例说明 该案例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的研究性学习项目“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展示课,由刘后起等人设计,青岛市太平路小学王隽老师实施教学。这项研究性学习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1课时的课堂教学,第二阶段为学生课后按小组进行的主动探究活动,最后召开“我是小统计家”的汇报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统计资料,对这一阶段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 2. 案例分析 该案例首先对学习者进行分析,指出学习者的思维特征和已有学习经验,并提出了应用信息技术来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

11、学活动的思想。接着描述了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提出了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师作为信息的广播者、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尝试点拨的引导者、知识反馈的调整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等方式,利用计算机尝试探索发现新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该课堂教学分为五个阶段进行。在教学的导入阶段,教师把学生引入了一个生动的卡通世界“小神龙俱乐部”里,并介绍了一楼生日屋,二楼鲜花房、水果房,三楼游乐城,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第二个阶段,通过生日屋里的卡通形象设置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并进行全班交流,初步了解统计的思想。在教学的第三个阶段,让学

12、生随机进入水果屋或鲜花屋,按照小神龙的要求动手解决问题,进一步学习统计。教学的第四个阶段,为了维持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设置了教学小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强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附:教学活动设计 (一) 教学准备阶段 课前教师的准备: 1. 教师创设情境,设计引导性的问题。 2. 查询关于统计的网站,下载必要的资料。 3. 确定对学生评价的方面和标准,制定评价量规框架。 4. 预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准备对应策略。 课前学生掌握的操作技能:会利用鼠标拖拉,单击与双击;回击数字键和回车键。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第一阶段:

13、课堂教学,1课时。 教学活动内容和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手段 备注 一创设情境(3分钟) 1.介绍新朋友小神龙。带同学们到小神龙俱乐部去做客。 2.它的家住在这里:让我们上网找找它。 3.进入小神龙俱乐部你看到什么?画面展示三层楼的布局(一楼生日屋,二楼鲜花房、水果房,三楼游乐城)。你想先参观那里? 1.学生听教师讲述 2.动手操作,上网找到小神龙俱乐部 3.描述画面景象,进入第一层参观 1.输入网址,进入小神龙俱乐部,真正实现网络环境的教学 2.展示小神龙俱乐部,在喜欢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创设具体的情境,声画并茂,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

14、的积极性 二、简单的统计。(25分钟) .参观生日屋,分类理一理客人,了解统计。 1.参观生日屋,课件演示小神龙过生日的画面,你看都有谁来了? 2.我们把来得客人分一分,知道小猴子、小猪、小狗来到了生日屋。 3.小神龙可高兴了,可是它又皱起了眉头,该准备多少各自喜欢吃的食物呢?怎么数就能又快又清楚?请你把来的客人理一理,看谁的办法最巧妙。 4.介绍你的方法,通过广播教室广播。 5.像同学这样,竖着从下往上一个一个的排就是理一理。 6.从画面上你还知道了什么?数一数客人,小神龙还要考考大家,小猴子比小狗多几只?谁能象小神龙这样提出问题,学生互相提问 7.回忆刚才帮只小神龙的过程,分一分,理一理,

15、数一数就是统计 8.帮助小神龙解决问题,它会想什么? 1.学生观看课件的演示 2.学生观察画面说说看到的客人 3.让学生在思考中,能主动地利用拖拉鼠标,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分类理一理 4.学生汇报展示各种方法,同位讨论评选出最好的方法 5.说一说怎样理一理。用这样的方法再理一理小客人 6.学生互动,互相提问,描述了更多更全面的信息 7.先想一想,同位互相说一说怎样进行统计 8.学生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喜悦 1.演示俱乐部的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演示热闹的生日场面,根据学生的回答闪动相关内容 3.学生分类整理过程动态化,在操作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让每一个孩子都专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4.通过广播教室进行广播,学生能及时的看到不同的方法,发挥网络优势,达到资源共享 5.用计算机再理一理,巩固接受的新知识。 6.提供学生描述的大量信息 7.帮助学生回忆统计的过程 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情况,以达到自我反馈的目的。计算机的操作,让学生更快的感受到数据的整理过程,形成统计意识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乐于交流和合作 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合作交流,开拓学生思维 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参观鲜花房或水果房,进一步分类理一理数量的多少,会填写统计表 1.小神龙请大家继续参观二楼的鲜花房和水果房 2.鲜花房和水果房,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