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优化练习 鲁教版必修3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6046202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优化练习 鲁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优化练习 鲁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优化练习 鲁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优化练习 鲁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优化练习 鲁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优化练习 鲁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优化练习 鲁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现在已被玉米所取代)”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据此完成12题。1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数量上的优势是()耕地总面积、人均面积、每一农业劳动力担负耕地面积都较多宜农荒地全国最多,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较大主要为黑土、黑钙土,土壤肥沃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ABC D2东北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上的显著特征是()耕地面积广大宜农荒地最多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A BC D解析:第1题,东北土地资源丰富,其数量上的优势:一是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面积广;二是宜

2、农荒地多,潜力大。第2题,东北土地资源在质量上的优势:一是土壤肥沃;二是平原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答案:1.A2.B读某年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料,a为人均耕地面积(公顷),b为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千克/公顷)。结合有关知识,完成34题。黑吉辽沪苏浙全国a0.310.210.100.020.070.070.10b4.925.875.097.046.216. 184.893.东北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长江三角洲低的原因主要有()水热条件组合较差农业科技水平较低、传统经验丰富农业投入不足人均耕地面积大、粗放经营土壤差异生产习惯差异A BC D4长江三角洲粮食商品率较东北地区低是因为()

3、水网稠密,耕地破碎,生产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较低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投入不足土壤条件较差A BC D解析:第3题,与长江三角洲相比,东北地区水热条件组合较差,农业投入不足,粗放经营,因此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偏低。长江三角洲则因为人均耕地少,精耕细作,农业投入较多。第4题,长三角粮食商品率较低,主要是因为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面积少,余粮少。答案:3.C4.C(2017福建龙岩四校高二期中联考)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56题。5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地广人稀热量

4、丰富,生长期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A BC D6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力充足市场广大复种指数高交通运输便利A BC D解析:第5题,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共同自然条件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合玉米生长。第6题,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共同社会经济因素是农业地域类型均为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较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高、市场广大、交通便利。答案:5.A6.A下图示意厦门市种植业用地面积变化,读图,完成78题。7根据图示资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粮食种植面积增加B种植业用地总面积增加C蔬菜种植面积比例下降D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下降8下列措施不适合该市农

5、业未来发展的是()A重视品牌发展,建立质量追溯制度B加强示范引领,提升休闲农业层次C切实保护耕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D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创新能力解析:第7题,读图根据图示资料,厦门市的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种植业用地总面积减少。蔬菜种植面积比例呈上升趋势。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下降。第8题,切实保护耕地,不适合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农业,应提高科技投入。答案:7.D8.C(2017河北张家口高二期中)下图所示地区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A地区有利于葡萄酿酒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C冰川融水多,灌溉便利D地势平坦,黑土肥沃10图中A地区在农业发

6、展中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 BC 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第9题,A区域位于半干旱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提高葡萄品质。第10题,A区域并没有冻土,位于河谷遭受流水侵蚀。农业中土壤盐碱化主要是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强烈,农业中大水漫灌等不合理人类活动造成的。答案:9.B10.C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回答1112题。11下列因素中,与美国乳畜带的形成无关的是()

7、A气候冷湿 B城市集中C土壤贫瘠 D天然牧场广阔12影响美国各农业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自然条件 B市场C交通 D科技解析:第11题,美国东北部地区气候冷湿,土壤贫瘠,不适合发展种植业,适合牧草生长,但多是人工草场,人口和城市密集,市场广阔。第12题,美国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带,影响因素主要是自然条件。答案:11.D12.A二、非选择题13(2017百校联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年楚河是雅鲁藏布江中游最大的支流,位于日喀则地区境内。年楚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以湿地为主的林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30平方千米,其中湿地面积约14平方千米,林地面积约16平方千米。属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地势

8、起伏较大。保护区内有部分积水区,积水深度近2米,水质良好,水草茂盛,水草面积约占积水面积的80%。下图为年楚河流域图。(1)年楚河河谷地区是西藏发达的农业区之一,有“西藏的粮仓”之称。简述其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2)为维护年楚河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性措施?(3)为发挥年楚河河谷的“粮仓”优势,有人建议在年楚河河谷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对此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条件、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业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第(1)题,年楚河谷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光照、气温、土壤、水源等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第(2)题,措施从适时监控、合理规划、恢复植被、制定法

9、律等方面分析。第(3)题,发展粮食加工业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也可能造成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答案:(1)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农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两点即可)(2)建立湿地观测站,适时监控;架设围栏,合理规划放牧区域与时段;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制定相关法律,禁止盲目开垦等。(两点即可)(3)赞成。理由: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两点即可)或不赞成。理由:大规模种植农作物使植被覆盖率下降,可能造成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工业废水的排放可能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使得生态环

10、境恶化。(两点即可)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东北地区略图。材料二海南火山香米是海南利用本地特有的富锌富硒土壤资源,联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开发的第一个有机水稻产品,是海南发展精致农业的又一典范。(1)东北地区与海南相距近30个纬度,可两地都能发展水稻种植业,共同的自然原因是什么?(2)东北大米洁白清亮,米香适口,口感细腻,试分析成因?(3)简要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4)材料二表明,海南现在也能生产优质大米,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解析:第(1)题,水稻种植业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二者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适合种植水稻。第(2

11、)题,东北盛产优质大米主要与这里的自然条件有关。如纬度高,昼夜温差大;冬季低温,病虫害少;黑土土壤肥沃;积温低,生长缓慢,一年一熟,生长期较长等。第(3)题,要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自然因素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角度分析。人文因素主要从地广人稀、机械化、政策、劳动力等因素分析。第(4)题,结合材料二“富锌富硒土壤”和“联手中国热带农科院”,说明其影响因素是特有的土壤和技术。答案:(1)同属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2)积温低导致东北的水稻生长缓慢,生长期长,一年仅一熟;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土壤肥沃,为稻米提供充足的营养条件;冬季低温,病虫被冻死,少病虫害。(3)自然因素:平原广阔;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夏季高温。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工业基础好,机械化水平高;国家政策的扶持。(4)特有的土壤和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