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6044494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SO 14001:2015新标准目 录0引言 0.1 背景0.2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0.3 成功因素0.4 策划-实施-检查-改进 模式0.5 本标准内容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所处的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4.4 环境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环境方针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6 策划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总则6.1.2环境因素6.1.3合规义务6.1.4措施的策划6.2 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2.1环境目标6.2.2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

2、7 支持 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信息交流 7.4.1总则7.4.2内部信息交流7.4.3外部信息交流7.5 文件化信息 7.5.1总则7.5.2创建和更新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8 运行 8.1 运行策划和控制8.2 应急准备和响应9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1.1总则9.1.2合规性评价9.2 内部审核 9.2.1总则9.2.2内部审核方案9.3 管理评审10 持续改进10.1 总则10.2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3 持续改进引 言0.1背景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必须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平衡。通过平衡这

3、“三大支柱”的可持续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随着法律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因污染、资源的低效使用、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大,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责任的期望值已发生了变化。因此,各组织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采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环境管理,以期为“环境支柱”的可持续性做出贡献。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本标准旨在为各组织提供框架,以保护环境,响应变化的环境状况,同时与社会经济需求保持平衡。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够实现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环境管理的系统方法可向最高管理者提供信息,通过下列途径以获得长期成功,并为促进可

4、持续发展创建可选方案:预防或减轻有害环境影响以保护环境;减轻环境状况对组织的潜在有害影响;帮助组织履行合规义务;提升环境绩效;采用生命周期观点,控制或影响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交付、消费和处置等的方式,能够防止环境影响被无意地转移到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实施环境友好的、且可巩固组织市场地位的可选方案,以获得财务和运营收益;与有关的相关方沟通环境信息。本标准不拟增加或改变组织的法律法规要求。0.3成功因素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取决于最高管理者领导下的组织各层次和职能承诺。组织可利用机遇,尤其是那些具有战略和竞争意义的机遇,预防或减轻有害的环境影响,增强有益的环境影响。通过将环境管理融入到组

5、织的业务过程、战略方向和决策制定过程,与其他业务的优先项相协调,并将环境管理纳入组织的整体管理体系中,最高管理者就能够有效地应对其风险和机遇。成功实施本标准可使相关方确信组织已建立了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然而,采用本标准本身并不保证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结果。本标准的应用可因组织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两个组织可能从事类似的活动,但是可能拥有不同的合规义务、环境方针承诺,使用不同的环境技术,并有不同的环境绩效目标,然而它们均可能满足本标准的要求。环境管理体系的详略和复杂程度将取决于组织所处的环境、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其合规义务,以及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包括其环境因素和相关的环境影响。0.4策

6、划-实施-检查-改进 模式构成环境管理体系的方法是基于策划、实施、检查与改进(PDCA)的概念。PDCA模式为组织提供了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用以实现持续改进。该模式可应用于环境管理体系及其每个单独的要素。该模式可简述如下:策划:建立所需的环境目标和过程,以实现与组织的环境方针相一致的结果。实施:实施所策划的过程。检查:根据环境方针,包括其承诺、环境目标和运行准则,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改进: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图1展示了本标准采用的结构如何融入PDCA模式,它能够帮助新的和现有的使用者理解系统方法的重要性。图1:PDCA 与本标准结构之间的关系 内、外部问题组织所处的环境相关方的需

7、求和期望0.5本标准内容本标准符合ISO 对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一个高层结构,相同的核心正文, 以及具有核心定义的通用术语,目的是方便使用者实施多个ISO 管理体系标准。本标准不包含针对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例如:质量、职业健康安全,能源或财务管理。然而,本标准使组织能够运用共同的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想,将其环境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整合。本标准包括了评价符合性所需的要求。任何有愿望的组织均可能通过以下方式证实与本标准的符合: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或寻求组织的相关方(例如:顾客),对其符合性进行确认;或寻求组织的外部机构对其自我声明的确认;或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

8、认证或注册。附录A 提供了解释性信息以防止对本标准要求的错误理解。附录B 显示了本标准现行版本与以往版本之间完整的技术对照。有关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指南包含在GB/T24004 中。本标准使用以下词语:“shall(应)”表示要求;“should(应当)”表示建议;“may(可以)”表示允许; GB “can(可能、能够)”表示可能性或能力。标记“注”的信息旨在帮助理解或使用本文件。第3章使用的“注”提供了关于补充术语信息的附加信息,可能包括使用术语的相关规定。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组织能够用来提升其环境绩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本标准可供寻求以系统的方式管理其环境责任的组

9、织使用,从而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柱”做出贡献。本标准可帮助组织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这些结果将为环境、组织自身和相关方带来价值。与组织的环境方针保持一致的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履行合规义务;实现环境目标。本标准适用于任何规模、类型和性质的组织,并适用于组织基于生命周期观点确定的其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本标准未提出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本标准能够全部或部分地用于系统地改进环境管理。但是,只有本标准的所有要求都被包含在了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中且全部得以满足,组织才能声明符合本标准。2规范性引用文件无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10、于本文件。3.1与组织和领导作用有关的术语3.1.1管理体系managementsystem 组织(3.1.4)用于制订方针、目标(3.2.5)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3.3.5)所需的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注1:一个管理体系可关注一个领域或多个领域(例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能源、财务管理)。注2:体系要素包括组织的结构、岗位和职责、策划和运行、绩效评价和改进。注3:管理体系的范围可能包括整个组织、其特定的职能、其特定的部门、或跨组织的一个或多个职能。3.1.2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management system 管理体系(3.1.1)的一部分,用来管理

11、环境因素(3.2.2)、履行合规义务合规义务(3.2.9),并应对风险和机遇(3.2.11)。3.1.3环境方针environmentalpolicy 由最高管理者(3.1.5)就组织(3.1.4)的环境绩效(3.4.11)正式表述的意图和方向。3.1.4组织 organization为实现其目标(3.2.5)而具有职责、权限和关系等自身职能的个人或群体。注1:组织包括但不限于个体经营者、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合股经营的公司、公益机构、社团、或上述单位中的一部分或其结合体,无论其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3.1.5最高管理者topmanagement 在最高层指挥并控

12、制组织(3.1.4)的一个人或一组人。注1:最高管理者有权在组织内部授权并提供资源。注2:若管理体系(3.1.1)的范围仅涵盖组织的一部分,则最高管理者是指那些指挥并控制组织该部分的人员。3.1.6相关方interestedparty 能够影响决策或活动、受决策或活动影响,或感觉自身受到决策或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3.1.4)。示例:相关方可包括顾客、社区、供方、监管部门、非政府组织、投资方和员工。注1:“感觉自身受到影响”意指组织已知晓这种感觉。3.2与策划有关的术语3.2.1环境 environment组织(3.1.4)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

13、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注1:外部存在可能从组织内廷伸到当地、区域和全球系统。注2:外部存在可能用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气候或其他特征来描述。3.2.2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aspect 一个组织(3.1.4)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与或能与环境(3.2.1)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注1:一项环境因素可能产生一种或多种环境影响(3.2.4)。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一种或多种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注2:重要环境因素是由组织运用一个或多个准则确定的。3.2.3环境状况environmentalcondition 在某个特定时间点确定的环境(3.2.1)的状态或特征。3.2.4环境影响en

14、vironmental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3.1.4)的环境因素(3.2.2)给环境(3.2.1)造成的有害或有益的变化。3.2.5目标 objective要实现的结果。注1:目标可能是战略性的、战术性的或运行层面的。注2:目标可能涉及不同的领域(例如:财务、健康与安全以及环境的目标),并能够应用于不同层面(例如:战略、组织范围、项目、产品、服务和过程(3.3.5)。注3:目标可能以其他方式表达,例如:预期结果、目的、运行准则、环境目标(3.2.6),或使用其它意思相近的词语,例如:指标等表达。3.2.6环境目标environmentalobjective 组织(3.1.4)依据

15、其环境方针(3.1.3)制定的目标(3.2.5)。3.2.7污染预防preventionof pollution 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3.2.4)而采取(或综合采用)过程(3.3.5)、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消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再生或处理。3.2.8 要求 requirement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注1:“通常隐含的”是指对组织(3.1.4)和相关方(3.1.6)而言是惯例或习惯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注2:规定要求指眀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