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百名博士重庆行实践区县概况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6042134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百名博士重庆行实践区县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年百名博士重庆行实践区县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年百名博士重庆行实践区县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年百名博士重庆行实践区县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年百名博士重庆行实践区县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百名博士重庆行实践区县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百名博士重庆行实践区县概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百名博士重庆行实践区县概况合川概况 合川地处重庆西北部,因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而得名。距重庆主城核心区50公里,是重庆市和成渝经济区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幅员面积2343平方公里,辖23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56万。近年来,该区围绕中国知名旅游城市、重庆区域性中心大城市、重庆最美丽城市“三大奋斗目标”,实施富强合川、美丽合川、平安合川、德润合川“四大战略”,抓好发展与民心“双十工程”,推进“百个重点工作项目”。成功创建重庆市级文明城区、市级森林城市,正努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区、全国文明城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完成1500亿级产业布局,工业基础、成长、创新

2、“三大版块”,能源、建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制药、电子元器件、电子信息“九大产业”发展格局全面奠定,北汽银翔、农机院西南产业基地、达方电子等重大招商项目建成投产,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茂田建博中心等一批大型专业市场建成投入使用,合川已逐步成为重庆市的一个重要增长极。201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7.54亿元,同比增长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1.73亿元,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83.96亿元,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59亿元,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77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9801元,增长15%。 合川农业概况稳步

3、推进五大特色产业。抓好标准化和规模化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建成50亩以上规模化水产养殖基地120个,西部名优鱼种苗繁殖中心、健康养殖基地和生态养殖基地各1个,连片千亩养殖基地4个;建好5个万亩粮油高产示范片,全力打造60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发展100亩以上种粮大户73户;重点建设3个10万亩沿江蔬菜产业带,建成2个千亩蔬菜基地标准园;完成枇杷高接换种3万株,建设千亩枇杷园,培育出双槐清见、官渡油桃、双凤皇池李等规模特色水果园50处;加快中药材种植,实现种植面积5.15万亩,产量2.9万吨,加快推进鱼腥草种植,稳定葛种植面积。着力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组建合川区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完成以云门、钱塘

4、、龙市、官渡、涞滩、肖家为核心的1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体发展规划,计划每年实施2万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建设,2013年新建特色产业基地8000亩以上,每个镇街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园2000亩。倾力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在三庙凤山米、古楼枇杷、双凤黄池李、双槐青枧、香龙香猪等特色农产品中,加快培育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等。目前,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3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4个,重庆名牌农产品11个、绿色产品18个,仿野生养殖中华鳖获农业部有机食品认证,“合川桃片”获驰名商标认证,凤山大米成为粮食知名品牌,青草坝萝卜正在申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扎实提高组织化程度。

5、围绕优质渔业、蔬菜、粮油、畜禽、中药材等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目前全区区级以上龙头企业达78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8家,3家跻身全市30强,区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27.5亿元。 荣昌概况 荣昌县位于重庆市西部,地处四川、重庆两地接壤处,距重庆市区88.5公里。荣昌历史悠久,素有“海棠香国”的美称。早在春秋时期,荣昌便是巴国的属地。西汉以后,县地属江阳和汉安两县。唐乾元二年正月,即公元758年,始设昌州,下辖昌元、静南、大足三县,昌元县的设置便是荣昌地域建县的开始,时为唐昌州府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更名为荣昌县,县治今昌元镇,属重庆府。民国时

6、期隶属重庆蜀军政府及四川省政府。1949年12月,成立荣昌人民政府。先后隶属西南川东行署壁山专区、江津专区、永川地区。1983年4月,永川地区撤销后,荣昌并入重庆市至今。荣昌农业概况 一是培育重点产业。畜牧业以种猪、仔猪和生态猪为主攻方向,麻竹产业按照串线连片新建高产示范片的方式进行培育。全县畜牧产业集群规模达到81亿元,麻竹面积扩大到14万亩,年产竹笋6.6万吨,笋竹产业总产值近2亿元。二是做优荣昌猪产业。坚持畜禽养殖生态化,狠抓养殖种植循环发展,实施RFID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监控系统建设,启动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相关建设。荣昌猪、渝荣1号、外种猪基础母本达到13万头,在全国

7、率先实现猪人工授精全覆盖、全过程、全免费。21个基层畜牧兽医站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并成为全国典范,重庆首支动物疫情应急队在荣建成。三是打造种植基地。推进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和地理标志的认定和认证,坚持高规格、高标准实施盘龙万亩生姜科技示范园、高升湖高效农业产业园、仁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特色种植基地建设,全县共有市县级农业园区(基地)21个。四是发展特色产业。免费发放粮油(蔬菜)种子,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农业产出。全县发展黑花生2.5万亩;优质油菜25万亩;再生高粱5万亩、生姜5万亩,集中连片发展晚熟脐橙1万亩。特色效益农业产值占农村人均纯收入比重超过35%。争创国家

8、级农业龙头企业2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个。 江津概况江津位于重庆市西南部,是重庆市重点规划建设的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共和国元帅聂荣臻生于江津、长于江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晚年在江津寓居四年,并辞世于斯。天下第一长联作者钟云舫、白屋诗人吴芳吉、两弹元勋邓稼先等名人辈出。全区幅员面积3200平方公里,人口150万,是重庆市建设的“一小时经济圈”圈内幅员面积最大的区县,辖23个镇、3个街道、1个新区。江津一直具有较强的工业基础,是老国防三线企业基地,经过几十年发展,已形成装备制造、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新型材料、电子信息、云计算、食品加工等六大主导产业。江津有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为龙头

9、的“生态旅游”景观,以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陈独秀故居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景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的中山古镇为代表的“古镇旅游”景观等众多旅游景点52个;全市有文物603处,开发潜力巨大;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15万人,劳动力资源70多万人,人力资源比较丰富。江津人饮长江水、喝江津酒、吃酸菜鱼,性情豪迈,为人耿直,具有古巴人吃苦耐劳、勤奋求实的精神。我们在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滨江群众文化广场、农村电影进万家等文化品牌深入人心,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宣传报道并获得国家有关部委表彰。 江津农业概况六大举措:抓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抓示范、抓特色、抓主导,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抓现代农

10、业科技运用,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推广,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抓农产品市场流通建设,重加工、拓市场、强营销,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抓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土地、大兴水利、改善交通、建设新农村,扶贫攻坚,努力改善农村面貌;抓农村改革,深化农村产权确权、推动农村经营权流转、改革农业生产方式,建立健全农业发展机制;抓政策扶持,加大政府投入、加强税收扶持、认真落实政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该区依托亨嘉湖、千姿湖、驴溪水库等水源工程,沿湖建设直供主城的蔬菜、小水果基地,种植观赏林木,打造乡村休闲娱乐的最佳地。依托有机柑橘产业园、海产品淡水养殖基地、葡萄园、雅农自耕园、NFC橙汁加工、体验农庄等

11、项目,打造现实版“开心农场”。铜梁概况铜梁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重庆市西北部。全县幅员面积1343平方公里,辖25个镇、3个街道,人口84万。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6.72亿元,工业总产值达296.4亿元。铜梁山川秀美,人文荟萃。这里有风光旖妮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巴岳山玄天湖温泉旅游度假区;有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首批国家园林县城荣誉的龙乡新城;有以更新世纪石器、东汉陶器、恐龙化石为代表的铜梁文化;有誉满华夏、蜚声海外的“中华第一龙”-铜梁龙;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邱少云烈士纪念馆;有“巴渝名校”-铜梁中学,有“初中教

12、育专家”-重庆巴川中学。铜梁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首批园林县城、国家级卫生县城、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 铜梁农业概况该县农业基础较好,产业优势明显。建成核心蔬菜基地10万亩、成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种植竹木20万亩,人均蚕茧产量居重庆市第一,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农产品商品化率达到67。启动建设1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蒲吕沙心绿色生态展示园、益星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建设。近年来,该县狠抓1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目前万亩度假休闲区、万亩森林工程示范区、万亩莲藕基地、万亩枳壳基地、万亩蔬菜基地5个万亩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已初显成效。目前已初步形成集农业现代化生产、农业科研与

13、推广、休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基地。2012年,该示范园区已被认定为“重庆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该县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建成蔬菜基地20万亩,以平滩、侣俸、安居、高楼、南城、太平、土桥等为代表的7个万亩示范片和以巴川、小林、二坪、虎峰、西河、围龙、庆隆为代表的7个千亩示范片为重点,打造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品牌。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县蔬菜年产量实现100万吨,年产值超过20亿元。2012年底,全县蔬菜基地总面积已达到15.3万亩,产量56.9万吨,产值10.81亿元。重点发展以1万亩乌鱼和10万条娃娃鱼、观赏鱼为主要特色的优质水产业,抓好“稻鳅双千”和“鱼菜共生”工程,力争“十二五”期末实现

14、水产品年产量超过10万吨,年产值20亿元以上。重点打造以“一城三区五朵花”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建设美丽乡村。 潼南概况 潼南既是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原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任书记杨闇公烈士的家乡,也是道教至尊陈抟老祖的故里。潼南位于重庆市西北部至重庆93公里左右,距成都193公里,既是“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前沿”,又是成渝经济区的“腹心”,也是渝蓉主轴的“支点”。潼南自然和人文景观众多,有被首批列为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的双江镇,高18.43米的全国第一、世界第七的饰金摩岩大佛,长36米的全国最大的马龙山卧佛,高8.8米的全国最大的石刻顶天“佛”字,全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石蹬琴声”,长

15、达15公里的全国第二、西南地区最长的人工运河,西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被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杨闇公旧居和陵园,是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蔬菜)优秀生产示范基地县、中国西部绿色菜都、“渝西生态门户”。 潼南农业概况生态农业成为潼南新的经济增长点,该县生态农业资源较为丰富,以崇龛镇为中心的数十万亩油菜花,以桂林街道办事处双坝村为主的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以太安镇罐坝村为核心的20平方公里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以梓潼街道办事处李台村为主的东升茶场等,使我县成为全市市生态农业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制定出产业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办菜花节、推出生态农业观光“一日游”等,把生态农业资源延伸出一项旅游产业。适时推出了太安生态农业示范园李台茶山双坝无公害蔬菜基地大佛寺等“生态观光农业旅游一日游”线路,吸引了重庆主城、成都等地的游客。 大足概况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双桥区、大足县,设立大足区,全区幅员面积1436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24个镇,总人口104万人。宋人沈立海棠记:天下海棠无香,惟大足治中海棠独香,故大足又称“海棠香国”。境内人文自然风光不胜枚举,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代表着公元9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龙水湖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风光旖旎,是全国首批5A级景区。先后获得全国旅游文化大县、国家级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