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我的教育故事案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6041810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文档}我的教育故事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实用文档}我的教育故事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用文档}我的教育故事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文档}我的教育故事案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教育故事案例信赖、尊重和鼓励学生一位教师,如果想把工作做好,光靠自己仅有的热情,是不够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法,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有在教育过程中,学会信赖、鼓励和尊重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也是如此,由于遗传、性格、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学生身上存在很多差异。有的听话懂事,有的倔强顽皮;有的聪明伶俐,有的迟钝呆板。一位教师,如果想把工作做好,光靠自己仅有的热情,是源源不够的。教师应该承认差异,尊重学生差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法,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有在教育过程中,学会信赖、鼓励和尊重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2、。下面是我教学中的一个事例。2010年9月,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到第十小学工作,当时的我心里充满了激动,觉得这是实现个人梦想的时候,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那年我接手了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当时在这个班上课有几个让我头疼的孩子,每每进教室,这几个学生总在教室嘻哈打闹迟迟回不到自己的座位,由于这几个人弄得教室一片嘈杂声。上课的时候不但不认真听讲还找其他学生讲话或搞小动作,导致我每节课都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刚开始,我还信心十足,以为凭借我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风趣激励的谈吐,能够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对于这几个不听话的学生每堂课后我都会弄倒办公室进行教育:批评、背书、写检讨、活动筋

3、骨、找班主任等,我使尽了浑身解数,可一个月过去了,情况没有多大改变。原本笑脸的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有句话说得很好,“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于是,我从细节入手,我发现班上纪律不好主要是那几个爱随意讲话、搞小动作的同学在捣鬼,有一个叫不白伟的同学(他也属于那种爱随意讲话,或搞小动作的那种)在班上特别具有号召力,于是我决定从他入手,为了改变他的学习态度和提高他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每次上课在做题时,我会走到他身边,他不会做时我会给予他提示,有时在他又想开小差的时候,用眼神提示他或走到他桌旁轻叩他的桌子,有时我也会提一些简单的他能回答出来的问题让他回答,让他找到一点自信和

4、成就感等。记得有一次讲到“路线问题”,他回答了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对他的回答也作出肯定并表扬了他,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时我观察到他快速而又细微变化的眼神:高兴?感激?总之非常复杂,据同学们说,老师以前很少提问他,就因为他调皮捣蛋。后来我发现他渐渐地对地理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借此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还宣布他为导学案验收组长。没想到,以后上课,他果真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同时还会帮我管住那些爱开小差的同学。我有点惊讶,没想到他会有这样的变化,于是我就想,这个学生不是不可救药的!我应该对他充满信心,在我的尊重、表扬以及激励下,他各个方面的表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期末

5、考试他竟然考了86分,虽然不是全班第一但是现在这位同学已是许多学生羡慕的对象了!于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每天都是满面春风的走进教室,用最亲切的眼神面对学生,鼓励和尊重每一个学生而学生们也慢慢的被我感染,脸上有了笑意,尤其是原来成绩不好的学生,有了学习的勇气和动力,课堂上的气氛渐渐的活泼起来。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信赖,尊重和鼓励学生就是爱学生,作为教师,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们应该设身处地替他们想想,学生的心,敏感而脆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信赖、尊重,赏识的心去唤醒,去呵护。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失态,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所以,在教育学生时,我们决不能简单的压制他们,用纪律制度去逼他们就范,这样,学生往往会忘记为什么受罚,只为自己所受的待遇而难过、委屈、甚至愤怒。作为教师,在学生犯错误时,应该认真听取他们的申述,尊重他们的意愿,想方设法化解他们的抵触情绪,解开他们的心结,在心与心的交流中,教育才能取得应该有的效果。在以后的教育中我可能还会遇到更多的难题,但是作为教师的我还是要继续坚持用自己的爱心唤醒学生的真情!首先要平等对待并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灿烂的微笑 。其次,不吝啬简短的表扬。再次,因人而异放低对学生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