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小升初分班考试常考文言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6040999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文档}小升初分班考试常考文言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实用文档}小升初分班考试常考文言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实用文档}小升初分班考试常考文言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用文档}小升初分班考试常考文言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文档}小升初分班考试常考文言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寓言故事1、自相矛盾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 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寓意】比喻自己的言行相互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寓意是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先说服不了自己2、郑人买履原文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译文】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脚,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往集市上去,却忘了带尺码。已经拿到了鞋,就说:“我忘了拿尺码。”便返回家中取尺码。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于是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他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寓意】它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3、拔苗助长原文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3、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译文】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寓意】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4、刻舟求剑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

4、,不亦惑乎!【译文】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寓意】比喻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5、引婴投江原文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吕氏春秋注释方正。引拉着。故缘故。【译文】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

5、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寓意】爸爸是游泳的能手,他的孩子并不一定就会游泳,这里没有什么遗传关系。人的思想、才能、技艺都不能靠遗传,而必须靠刻苦的学习和实践去获得。 6、齐人偷金(利令智昏)原文齐人有欲得金者,请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吕氏春秋注释清旦清早。被同“披”。鬻(y)卖。操拿着。攫(ju)夺取。搏(b)捕捉。束缚捆绑。殊(sh)完全。徒仅仅。耳而【译文】齐国有个人一心想得到金子。一天,他清早

6、起来,穿好衣,戴好帽,一直走到卖金子的地方,看见有人拿着金子,伸手就夺。官吏把他逮住捆绑起来,问道:这么多人都在这儿,你为什么公然抢人家的金子? 他回答说:我根本就没有看到人,眼睛里只有金子。【寓意】利欲熏心的人往往会丧失理智,做出愚蠢的事情来。提示 人们常用“利欲熏心”来形容那些“财迷”。偷金的齐人就是一个典型。严重的发财思想迷住了他的心窍,使他想问题、看问题的方法非常主观、片面,甚至到了只见金子不见旁人的地步。在实际生活中,一些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犯这种只想着个人利益的错误。7、齐宣王射箭原文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上。皆曰

7、:“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尹文子注释好(ho)喜欢,爱好。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喜欢别人说自己能拉硬弓。说,同“悦”。强,硬弓。石重量单位。古时每石一百二十斤,相当于现在的六十斤左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他)把弓拿给臣子们看,臣子们都试着拉弓。引,拉弓。中关拉弓拉到半满。关同“弯”。非大王孰(sh)能用是除了大王谁能用这张硬弓。孰,哪一个。是,这,这个。这里指弓。【寓意】齐宣王明明只能拉开三石力的弓,手下人却说是九石力的弓,捧得齐宣王自己也以为就是这么回事,最后落了个名不符实的坏名声。所以会出现

8、这种结果,一是因为齐宣王的周围有一帮曲意逢迎的小人,更主要的是因为齐宣王自己爱听悦耳的奉承话。这则故事对于我们今天净化社会风气也有现实意义。8、杞人忧天原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11)。”其人曰:“奈地坏何(12)?”晓者曰:“地积块耳(13),”充塞四虚(14),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15),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16),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列子注释崩

9、坠倒塌,坠落。身亡所寄没有地方存身。亡,同“无”。寄,依附。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晓开导。亡处亡气没有一处没有气。若你。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终日在天中行止整天在天空气体里活动。行止,行动和停留。果果然,果真。日月星宿(xi)不当坠耶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星宿,泛指星辰。只使即使。(11)中伤打中击伤。(12)奈地坏何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13)地积块耳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14)四虚四方。(15)躇(ch)步跐(c)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走。跐,踩。蹈,踏。(16)舍然释然。放心的样子。【寓意】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

10、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9、叶公好龙原文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译文】 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用钩子画龙,用凿子刻龙,住处雕刻的图案也都是龙,住处雕刻的图案

11、也都是龙。天上的真龙听说了,就从天上下来。龙头从窗户探进来,龙尾拖在厅堂里。叶公一见,转身就跑,吓得魂不附体,脸色都变了。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非龙的东西。【寓意】用“叶公好龙”来形容一个人对外假装自己很爱好某样事物,其实私底下根本就不喜欢!10、割席分坐原文管宁、华歆共园中除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译文】管宁、华歆同在园中除菜,见地上有小片黄金。管宁挥锄不停,和看到石头瓦片一样没有区别,华歆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他们又曾同坐一张席上读书,有个坐着四周有障蔽的

12、高车的官员从门前过,管宁读书不停如故,华歆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割断席子分开坐,说:“您不是我的朋友。”【寓意】文中比喻朋友绝交11、滥竽充数原文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王继位。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寓意】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

13、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12、黔驴技穷原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应应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译文】过去贵州(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个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了一头驴,运来后却没有什麼用处,就把驴放到山脚下。一只老虎看见了驴,以为这个躯体高大的家伙一定很神奇,就躲在树林裏偷偷观察著,后来又悄悄走出来,小心

14、翼翼地接近驴,不知道驴子的底细。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大虎大吃一惊,远远躲开,以为驴要咬自己了,非常恐惧。然而,老虎反复观察以后,觉得驴并没有什麼特殊本领,而且越来越熟悉驴的叫声了。 老虎开始走到驴的前后,转来转去,还不敢上去攻击驴。以后,老虎慢慢逼近驴,越来越放肆,或者碰它一下,或者靠它一下,不断冒犯它。驴非常恼怒,就用蹄子去踢老虎。 老虎心裏盘算著:“你的本事也不过如此罢了!”非常高兴。於是老虎腾空扑去,大吼一声,咬断了驴的喉管,啃完了驴的肉,才离去了。 唉!那驴的躯体高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本事。假如不显出那有限的本事,老虎虽然凶猛,也会存有疑虑畏惧的心理,终究不敢攻击它。现在

15、落得如此下场,不是很可悲吗?【寓意】我们不能做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要有真才实学。生存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中,要有自知之明,面对强敌要沉着应付,以智求得生机13、杯弓蛇影原文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顿愈。【译文】乐广有个亲密的客人,分别了很久都没有再见到面。 一次,乐广见到了他,问是什么缘故。这位客人回答说:上次在您家里做客,承蒙您赐酒给我喝。我端起杯子正要喝的时候,发现杯子中有一条蛇,心里感到特别不舒服,喝下去后就病倒了。乐广回忆,当时招待客人的河南郡郡府大厅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弓,弓上用漆画了一条彩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