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练习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6040992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8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文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实用文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实用文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用文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文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练习题.(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每题1分)1. 儿童用心理特质来描述他人,如“乐乐很大方”,这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哪个阶段()A行为比较阶段B行为建构阶段C心理建构阶段D心理比较阶段2. 婴儿逐渐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但还不能明确区分自己身体的各种器官和别人身体的器官是在什么年龄左右。( )A 3个月B 6个月 C 1岁D 2岁3. 儿童大约在几岁之后开始比较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认识活动、语言、情感和行为。他们开始知道怎样去注意、观察、记忆和思维。( )A2岁B3岁C4岁D5岁4. 谁是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 )A科尔伯格B皮亚杰 C马斯洛 D罗杰斯5. 年幼儿童注重事情的结果,而不关注

2、行为的动机,这种现象称为( )A道德结果论B道德假说论C道德发现论D道德实在论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内容大致包括: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 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知对群体、群体生活及对我群关系的感受( )ABCD7. 确定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依据是( )社会性发展水平 社会要求社会教育学科的发展ABCD8. 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概念、自我形象、自我评价和( )A独立性B选择性C满足性D需求性9. 哪种行为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 )A模仿B同化C强化D体验10.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 )A榜样示范法B同伴学习法C情景体验法D自由选择法11. 以

3、下哪项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 )A社会交往B需要C社会环境D共同利益12. 儿童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是( )A家庭教育B社会交往C社会教育D学校教育13. 友谊发展的关键期是( )A中班B小班C大班D幼儿14. 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意义包括是儿童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促进思维和语言等方面能力的发展 使儿童具有安全感、集体归属感( )ABCD15. 谁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A陶行知B蔡元培C陈鹤琴D叶圣陶16.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中不包括( )A对群体规则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B对社会情景的判断能力 C对

4、事物的注意能力D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能力17. 下列哪位心理学家认为,使用自己的名字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巨大飞跃。( )A皮亚杰B科尔伯格C维果茨基D安南耶夫18. 个体认同所在群体并感觉自己也被群体认可和接纳而产生的一种隶属于这个群体、与这个群体休戚相关的感觉,指的是( )A幸福感B归属感C自尊感D团结感19. 经过适宜的社会性教育后,下列哪类学生开始能主动把许多小朋友变成自己在班里的好朋友,并乐于一起游戏、讲故事和互相交谈。( )A小学生B大班幼儿C中班幼儿D小班幼儿20. 社会适应的一般典型表现,不包括( )A明显的亲社会行为 B积极的情绪反应 C被动的寻求社会支持 D良好的社会交往

5、1. 谁是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 )A科尔伯格B皮亚杰C马斯洛D罗杰斯2. 年幼儿童注重事情的结果,而不关注行为的动机,这种现象称为( )A道德结果论B道德假说论C道德发现论D道德实在论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内容大致包括:( )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 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知对群体、群体生活及对我群关系的感受ABCD4. 确定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依据是( )社会性发展水平 社会要求社会教育学科的发展ABCD5. 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概念、自我形象、自我评价和( )A独立性B选择性C满足性D需求性6. 哪种行为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

6、)A模仿B同化C强化D体验7.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 )A榜样示范法B同伴学习法C情景体验法D自由选择法8. 儿童价值观的建立是通过儿童自己的内部心理活动、内心体验主动建构价值的过程,但它忽视了外部教育影响。这是哪个理论强调的( )A价值移情理论 B道德发展理论C价值澄清理论 D认知水平发展理论9.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道德判断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结果,而不考虑行为动机,是哪个阶段(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10. 幼儿可以听进去成人的要求,听懂一些道理,可以接受成人给的一些任务,这大约是哪类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典型表现。( )A小班B中班C

7、大班D10岁以上11. 幼儿与教师之间应该形成怎样的师生关系。( )A专制型B放任型C民主、平等型D权威型12. 在社会交往中,哪类儿童表现出害羞、攻击少、不敢自我表现、单独活动等特点。( )A受忽略儿童 B受排斥儿童 C受欢迎儿童 D中间型或一般型儿童13. 谁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 )A维果斯基 B赫尔巴特 C苏霍姆林斯基 D夸美纽斯14. 受欢迎儿童在社会交往时的行为特征有( )外表吸引人 缺乏攻击性 逃避双向交往 极度活跃A B C D15.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中不包括( )A对群体规则的理解

8、和接受能力 B对社会情景的判断能力 C对事物的注意能力 D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能力16. 个体社会适应能力与智力发展的比例关系是( )A反比 B不完全反比 C正比 D不完全正比17. 学前儿童的兴趣特点不包括( )A兴趣比较广泛 B直接兴趣比较少 C兴趣有不良倾向 D兴趣比较肤浅18. 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带上个人独特的色彩指的是( )A气质 B性格 C个性 D能力19.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社会教育的形式( )A课堂教育 B移情训练 C游戏活动 D社会实践 20. 社会性教育的分类目标包括社会环境及行为规范、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及( )A民族文化 B社会适应能力

9、 C爱国情感 D民族意识1. 根据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道德判断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结果,而不考虑行为动机,是哪个阶段( )A自律道德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C前道德阶段D后习俗阶段2. 按照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分类,以工具性目的为取向,是处于哪个水平( )A前习俗道德水 B习俗道德水平C后习俗道德水平D超习俗道德水平3. 以下哪些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教育方法( )移情训练榜样示范利用归因原理表扬奖励ABCD4. 幼儿开始意识到与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这大约是哪个阶段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 )A小班B中班C大班D10岁以上5. 社会情感主要包括哪些(

10、)道德感 理智感美感 安全依恋ABCD6. 随着年龄的增长,几岁的儿童不仅能意识到他人在性情上的异同点,而且还认为外部情境(如生病或家庭冲突)能使一个人偏离本来的性格特征( )A7-9岁B9-12岁 C12-14岁D14-16岁7. 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离去的情感,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是( )A安全感B需要C依恋D满足感8. 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社会情感教育的意义( )A促进人们对情感发展及教育的重视B发挥社会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C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D促进儿童情感教育的评价体系更加完善9. 为了增强家园合作的实效性,教师在工作中有哪些注意点( )家

11、园互动的重心由访问转向探究家园互动的方式由单一转向交互家园互动的空间由封闭转向开放家园互动的媒介由单一的语言转向多种媒介ABCD10. 谁提出多元智能理论( )A皮亚杰 B斯皮尔曼 C斯滕伯格 D加德纳11. 丹尼尔戈尔曼认为人际技能的四大要素指( )组织能力 领导能力 判断能力 协商能力 人际联系能力 分析能力A B C D12. 儿童从几岁左右开始,出现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 )A1岁 B2岁 C3岁 D4岁13. 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是哪个阶段幼儿社会交往的目标(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儿童14. 幼儿与教师之间应该形成怎样的师生关系( )A专制型

12、 B放任型 C民主、平等型 D权威型15. 在社会交往中,哪种儿童表现出害羞、攻击少、不敢自我表现、单独活动等特点( )A受忽略儿童 B受排斥儿童 C受欢迎儿童 D中间型或一般型儿童16. 谁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 )A维果斯基 B赫尔巴特 C苏霍姆林斯基 D夸美纽斯17. 社会适应的一般典型表现,不包括( )A明显的亲社会行为 B积极的情绪反应 C被动的寻求社会支持 D良好的社会交往18. 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主要是哪个方面的适应( )A身体 B情绪 C认知 D心理19. 儿童哪个阶段开始愿意为集体做事,并为集体成

13、绩而感到高兴( )A小班幼儿 B中班幼儿 C大班幼儿 D小学生20. 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带上个人独特的色彩指的是( )A气质 B性格 C个性 D能力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内容大致包括:( )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 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知对群体、群体生活及对我群关系的感受A B C D2.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评价原则( )A目的性原则B主观性原则C全面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3. 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大致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 )生理自我 社会自我心理自我道德自我ABCD4. 下列哪项不是小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典型表现( )A能说出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