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46039651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金沙小学 林兰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围绕这个目的,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需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朗读、说话、作文等诸方面的综合能力。而理解语言又是运用语言的基础,只有理解准确、透彻了,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恰如其分。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点做法:一、 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词语理解是提高小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的一个先决条件,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能读懂句子、片段和整篇文章。因此,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从理解词

2、语入手。要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第一,可在指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对文中的词语进行准确理解,这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二,重视对学生使用工具书能力和查阅工具书习惯的培养 。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生要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离不开字典、词典等不可缺少的工具。在教学中,教师只教给学生几种常见的查阅工具书的方法,而忽视了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学生怕带工具书,字典、词典成为案头虚设;教师怕耽误上课时间,课标中“查工具书学习字词”这一要求也就成了一种形式。教师越俎代庖的做法,无形中造成了学生对字词理解能力的低下,从而影响了语文能力的提高,所以这种舍本逐末的行为一定要改变。

3、第三,教会学生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对比理解。如“功夫”一词在不同的句子就有不同的意思。二、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中年级学生在这方面,学过一些方法,但往往学了还不能灵活运用,独立的理解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时碰到一个句子不知从何着手。我在教学中,注意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扎扎实实地进行学法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教会基本方法,理解句子意思。要理解一个句子的意思,学生首先应在文中找到这个句子读一读,把句子读通,这是最基本的方法。比较简单的句子通过读就能理解意思了。但是有些句子不是一读就能明白它的意思,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引

4、导学生理解句子。1联系上下文读读、想想来理解。有些句子单独理解较难明白,如果联系上下文就容易理解了。如金色的草地,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句话中草地到底为什么可爱,蒲公英为什么有趣呢?联系上下文读一读就知道了。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因此,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读,直至读懂意思,这是理解句子最基本的方法。2.通过演示动作来理解。有的句子中有一个或几个连续动作的,教师可边读句子边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如三年级爬天都峰这篇课文中这一

5、句:“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在读时,教师只要加一个动作演示一下,学生就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中有些句子,如写景写场面的,一般可以通过想象,联系生活中、电影电视中看到过的情景去理解,就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句子的理解当然不成问题了。4.运用课文插图来理解。不少句子内容是课文插图上有的,那就充分利用图画去理解。教师应该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图片、幻灯、投影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突破理解中的重点、难点,化难为易。如三下语文太阳,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太阳远、大、热的特点,学生理解得更深刻。5.引导理解关键词来理解。学生不理解句子的意思,经常

6、是因为句子中有不理解的字、词。有时句子中并没有什么新词,而是因为句子中用了这个词的引申义或这个词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其特定的意思。这时,理解这个词语就成为正确理解句子的关键。(二)结合教材安排,强化单项训练,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对于学习理解句意的方法,也分别按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地安排在具体的单元、课文中进行。对于教材中出现的学习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教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注意前后衔接,有的放矢地进行单项的强化训练。三年级主要是通过读句子说说、联系上下文说说、学习提问题、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先回答问题再说说、学习比喻句、想想句子之间的关系、分析句子结构等方法来理解句子。那么,这

7、些学法的指导一定要落在实处。尽管有的方法平时也一直在用,但学到了就应该重点地加以训练,一步步加以规范。(三)鼓励积累运用,进行综合训练。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目的是达到不需要教 。”之所以要教学生理解句子意思的各种方法,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会理解句子的意思。为了鼓励学生积累各种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我就采用综合训练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多种方法去理解一个句子的意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思活用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并加强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的能力的灵活运用,综合运用。传授学习方法是使学生在“课内得法”,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达到课外活用,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以上,我

8、的一些做法一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在以后的实践与研究中还要不断地改进与补充。三、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将可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点。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四、多阅读课外的文学作品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仅靠课堂是不够的,需要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读书积累的多了,理解能力就增强了。我们语文教师要尽量多的向学生推荐一

9、些中外优美的文学名著,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受到文章所创设的情境的美及语言的魅力,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我们应当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多种思维。除了重视教给学生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句子的方法以外,还应力求使教路、学路、文路和谐统一起来,做到以学路带教路、以语言带内容,并抓住契机引导学生领悟。千万不能把自学局限于读读、背背、抄抄。要打破框框,放手让学生自己从多种角度去预习,能尝试多少是多少,不求一样,但求一试。这样,学生会尽自己的能力去预习,长此以往,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我们还应当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以读为中心,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学的题目应当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应当根据学生素质的高低、基础的优劣、能力的强弱等差异,提出不同要求;应当结合学生的特点、兴趣提出不同要求。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机会,分享成功的喜悦,既发展了个性,又激发了学习兴趣。总之,我认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提高阅读理解力,应在阅读教学中循序渐进进行训练。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应时刻注意培养,且要常抓不懈,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