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A级)真题(1)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6037006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2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A级)真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A级)真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A级)真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A级)真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A级)真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A级)真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A级)真题(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 2010 年 4 月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A 级)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能够干什么”是 【C】 A. 教育的属性 B.教育的目的 C.教育的功能 D.教育的效应 2.一个好教师职业情感人格品质的基本内核是 【C】 A.帮助 B.规训 C.促进 D.发展 3.教师角色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 【A】 A.教员角色 B.领导者角色 C.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 D.心理医生角色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D】

2、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5.青少年是社会权利的 【A】 A.主体 B.客体 C.创造者 D.行使者 6.学生的主要任务是 【C】 A.社会化 B.个性化 C.学习 D.成长 7.被称为学龄中期或少年期的阶段是 【B】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中学阶段 D.高中阶段 8.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校风,关键在于 【A】 A.领导的作风 B.教风 C.学风 D.教师的作风 9.体育、艺术类与技能类两方面的课程是 【C】 A.工具类学科 B.知识类学科 C.技艺类学科 D.综合类学科 10.于 1966 年正式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人是 【D】 A.亚里士多德 B.夸美纽斯

3、C.赫尔巴特 D.杰克森 11.教学设计最先要考虑的要素是 【A】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学生情况 D.教学评价 12.教学过程最基本的功能是 【A】 A.传授知识 B.形成技能 C.培养智能 D.发展个性 13.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B】 A.杜威 B.维果茨基 C.夸美纽斯 D.巴班斯基 14.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是【C】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策略 15.“教师根据学法指导教材向学生系统传授学习方法”的学法指导方式是 【A】 A.系统传授式 B.专题讨论式 C.学科渗透式 D.学习诊断式 16.

4、面向全体学生,抓好每一个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A】 A.整体性 B.基础性 C.内化性 D.综合性 17.在受教育者的整个素质结构中占统治地位的素质是 【A】 A.思想政治素质 B.道德素质 C.文化素质 D.生理素质 18.品德的基础是 【B】 A.道德意志 B.道德认识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9.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 验是【C】 A.道德意志 B.道德认识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20.教师对学生最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是 【D】 A.陶冶 B.惩罚 C.人格感化 D.说服教育 簁 四川 2010 年 4 月教师资格考试教

5、育学(A 级)真题及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 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教师要承担“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应该重点履行的职责有 【AE】 A.决定人的人生方向问题 B.决定学生的学习内容 C.校本研究 D.对学生有积极的教育期待 E.对学生的思想灌输和改造 22.中小学课程结构的板块包括 【ABCE】 A.必修课 B.选修课 C.活动课 D.班会课 E.社会活动 23.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有 【ABCD】 A.了解学生的需要 B.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

6、关系 C.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 D.建立教室常规 E.维护教师尊严 24.根据学习的不同内容和结果,学习的类型包括 【ABCDE】 A.知识的学习 B.技能和熟练的学习 C.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D.道德品质的学习 E.行为习惯的学习 25.下列选项属于品德评价中奖励的有 【ACE】 A.赞许 B.劝诫 C.奖赏 D.训导 E.表扬 簁 四川 2010 年 4 月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A 级)真题及答案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判断正误。在题后 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改正错误。 26.课程与教学的中间环节是教学设

7、计。 【 】 27.大教学论的作者是杜威。 【 】 28.阅读、写作、运算等属于智力技能范畴。 【 】 29.文化素质教育也就是真、善、美的教育。 【 】 判断改错题答案 26.【】 27【】改正:大教学论的作者是夸美纽斯。 28.【】 29.【】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30.简述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 答:(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 (2)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 (3)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31.简述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 答:(1)身心失衡带来的困扰。 (2)独立性与信赖性的矛盾。 (3)同辈群体与父母价值观的冲突。 (4)自我探索

8、中的迷惑。 (5)父母过高期望引起的压力。 32.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 答:(1)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大纲的规定,是 否采用了现代化设备。 (2)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能维持学生的注意与兴趣。 (3)分析教师用什么方法解决妨碍、干扰教与学的智力问题和情趣问题。 (4)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给学生带来满足感。 (5)维持课堂纪律是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15 分) 33.联系实际,论述家庭、社会、学校相互配合的重要性,以及促进三者结合 的方法。 答:(1)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实现 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

9、衔接。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保证整个 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实现各种 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 (2)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互相访问。 通讯联系。 召开家长会。 在学校中组织家长委员会。 举办家长学校。 (3)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内容和方式: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使学校与学生主要居住区 之间形成稳定的联系。 学校系统与宣传部门建立联系,共同开展一些对学生有益的活动。 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建立和保持经常性的联系。 学校与社会专门性的社会教育机

10、构建立稳定的联系。 学校有选择地与有关工矿、企业、村镇、部队等建立联系。 (4)一般来说,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协同和配合中,学校应起主导 作用。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1 小题,15 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香港一位企业家对新疆企业进行了一番考察后深有感触:新疆许多企业的设 备是一流的,但是生产出的产品却是二流、甚至三流的。这是为什么?他认为, 关键是“人”。应该关注人的素质。 是的,缺少人才,劳动力整体素质低,阻碍了经济发展,是新疆人多年来不 敢面对的现实。前几年曾因将“乌鲁木齐”错印成“鸟鲁木齐”,多了一点丢 了一百万;又有个印刷厂将“驼峰”错印成“驴峰”,又扔掉了几

11、百万。更令人 啼笑皆非的是,一家国有大企业与外商达成 800 万美元的出口生意,结果在与 外商签合同时,经理喝酒过量竟然吐了外商一身,外商扭头扬长而去。有一年, 国际市场上羊肠衣一度十分畅销。这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应该是很好的机遇,但 新疆的一些企业却由于生产技术低下致使产品不合欧共体标准,从而痛失机遇。 wWW.KAo8.Cc 众所周知,新疆是全国产棉“状元”,为了解决原料运输困难,1995 年国家 实施了“东锭西移”的宏伟战略。然而大上海最先进的纺织机器运抵新疆后, 遇到的第一难题便是:无人操作。一朝一夕培训成千上万名技术工人,谈何容 易,于是这一流的设备只能“半开半闲”。 新疆是富牧大区,但

12、却生产不出像样的皮革制品,仅有的几家皮革加工厂纷 纷关门停业,记者看到,花大价钱从意大利引进的一流制革机早已爬满了灰尘。 牧民只有将皮革低价卖给“二道贩子”,再由他们贩往浙江等沿海地区加工, 而加工好的皮革制品要想卖个好价钱,要想有足够份额的市场,还必须运回到 新疆来卖,因为世人都知道“新疆是出羊皮的地方”,“肯定会有上等的皮 衣”。 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论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答:(1)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的作用:教育的每一个发展都与物质生产的发展 有关,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又对教育不断提 出新的要求,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性的社会动力。 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教育的

13、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社会物质生产的发 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人力与时间、物力与财力,这都是教育事业发展不缺少 的基础条件。 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需求,教育作为社会延续和发展 的工具,必然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中首先是适应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需 要。 (2)教育对社会物质生产的作用: 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和生产力中所必需的各种人员“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利因素。一个国家的教育越普 及、教育水平越高、教育与生产越有机结合,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就越高,新 技术的推广速度更快,成效也更为显著。普及、推广时间的缩短,也缩短了新 技术的更新周期。因此,不仅是高等教育,即使是中等、初等教育,还包括各 种形式的群众性的科普教育,在推动生产技术的更新方面都起了一定作用。 (3)材料中所述的新疆在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正是由于教育的落后,导 致人才素质不高,从而制约了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因而一定要重视教育对经 济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教育,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