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达标检测卷(A)教师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6036451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达标检测卷(A)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达标检测卷(A)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达标检测卷(A)教师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1高二上学期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历 史 (A)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2、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为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夷族的记载,这反映出司马迁( )记述出处“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史记匈奴列传“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史记东越列传“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史记秦本纪史记楚世家“秦灭诸侯,唯楚苗裔尚有滇王”史记西南夷列传A认识到大一统国家的特性 B强调华夷有别的天下秩序C主张对边地民族加强管控 D构建华夷同源的历史叙事【答案】D【解析】题干提及的匈奴、吴越、秦国、楚国等国人都是五帝的正宗后代

3、,说明司马迁强调华夷同源,故选D项;汉朝时,匈奴与中央敌对,排除A项;司马迁强调华夷同祖同源,排除B项;题干提及的是夷人是五帝的后代,非中央管理地方的史实,排除C项。2清代在内外蒙古、新疆、青海、 西藏和东北地区等地设置特别行政区,采取和内地不同的行政管理办法,例如对内蒙实行盟旗制度,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这里特别行政区的设置( )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B进一步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C解决了少数民族的叛乱问题D极大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清代根据少数民族的情况而设定与内地不同的特别行政区,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同时也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故选A项

4、;特别行政区是地方行政区划,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排除B项;特别行政区的设置虽然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但并不能解决少数民族的叛乱问题,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效率问题,排除D项。3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 扼制匈奴的袭扰。这些举措(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C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答案】C【解析】据材料“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可知有利于西域经济的繁荣,另据材料“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可知有利于维持西域秩序,故选C项;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的主要目的

5、是加强对西域的控制,并非搜取经济利益,排除A项;据材料“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可知有利于商业发展,不是抑商政策,排除B项;据材料“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可知没有将西域纳入郡国体制,排除D项。4在7世纪的中国,追求各种各样的外来奢侈品和奇珍异宝的风气从宫廷传播开来,广泛地流行于城市居民中。如男子头戴豹皮帽,妇女穿波斯风格的窄袖紧身服,一些贵族甚至在城市里搭起了突厥人的帐篷。这一现象( )A得益于开明开放的政策B打破了传统的华夷观念C不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D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答案】A【解析】题干反映在7世纪的中国,无论宫廷还是城市居民,都追求外来奢侈品和奇珍异宝,说明唐朝政府奉行开明

6、的对外政策,对外贸易频繁,故选A项;传统的华夷观念一直存在于古代中国人思想中,直到近代以来才被逐渐打破,排除B项;唐朝社会风气较为优良,排除C项;“消除”说法过于绝对,而且题干反映的是中外关系,排除D项。5雍正五年,废除南洋贸易的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乾隆二十九年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出口(实只准出口少量粗丝),国内商人可以用东洋换铜的名义搭配少量绸缎出口。材料反映了清代在康乾以后( )A坚持闭关锁国政策B“海禁”松弛,但仍有限制C官府垄断对外贸易D正缓慢走向对外开放【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清代的“海禁”政策。材料中的“废除南洋贸易的禁令”“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出口”意在强调“海禁”松弛

7、,“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只准出口少量粗丝”等信息均证明“海禁”尽管松弛但是仍然有诸多限制,故B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正确,但非材料主旨;“国内商人可以用东洋换铜出口”说明官府没有垄断对外贸易,排除C项;此时,清朝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6非战公约规定:各缔约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 并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同时,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材料意在说明非战公约( )A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B能有效制止军备竞赛C明确放弃战争、维护和平的责任 D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有权决定情况

8、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可知,这意味着各国为了维护本国利益,可以选择采取相应的军事行动,这表明非战公约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故A项正确。非战公约未起到有效制止军备竞赛的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非战公约不能有效的制止战争,并不是强调非战公约明确放弃战争、维护和平的责任,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故D项错误。7路德将希腊语圣经翻译成德语圣经。在这之前,德意志各地语言迥异,彼此之间难以交流,但随着路德所译圣经的流行,它所用的德语不久就成为整个德意志统一的语言。这反映了宗教改革( )A推进了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B获得了德意志世俗王公的支持C使得德意志民族意识产生 D加强了

9、德意志民族的认同感【答案】D【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德意志语言的统一有利于增强德意志民族的认同感,故选D项;16世纪德意志兴起宗教改革,而1871年德意志才实现国家的统一,故排除A项;B、C两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8欧洲近代民族国家为维护本国利益,在经济上采取了一项重要政策。该政策实质是经济民族主义,其主要特征是,国家的统治者同新兴的商业资本家结盟,从政治上加强对经济的全面控制。该经济政策( )A有利于为工业革命积累资金B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提供支持C在工业革命过程中逐步确立D有助于缓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经济民族主义政策。通过材料中的“新兴的商业资本家”可以推测

10、题干中的“经济政策”实施时间应为15、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商业资本发展迅速,国家统治者需要通过商业资本家来増加税收,同时商业资本家也希望获得国家强有力的支持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故A项正确;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B项;该经济政策实施时工业革命并未进行,排除C项;“经济民族主义”顾名思义是保护本国贸易,打击进口贸易,高筑贸易壁垒,这不利于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9在中世纪的西欧,最高权威是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该规定( )A导致欧洲政局四分五裂 B瓦解了西欧民众的传统

11、信仰C否定了西欧封建专制制度 D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威斯特伐利亚条约。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这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故D项正确。10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最终消除了教权对王权的制约,还消除了人们对跨国的天主教会的忠诚。它使各个国家都陷入内战和动乱,从而迫使世俗政府来维持秩序和决定信仰的条件。据此推知,宗教改革( )A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基本原则B实现了西欧世俗王权的至高无上C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意识的发展D削弱了欧洲民众对基督教的信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欧洲民族意识的发展。材料表明,宗教改革扩大了世俗政府的

12、势力,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意识的发展,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从材料不能看出“西欧世俗王权的至高无上”是否实现,排除B项;宗教改革不反对对基督教的信仰,排除D项。111969年,尼克松总统上任伊始即指示基辛格“试探重新与中国人接触的可能性”。7月,美国宣布对中美之间人员往来和贸易交流放宽限制。1970年1月,经美方首先提出,中美大使级会谈在华沙恢复举行。上述史实印证了( )A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B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已经破产C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转变D中国重返联合国,威望空前提高【答案】A【解析】材料史实为美国主动修复与中国的外交关系,这正是由于当时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而

13、第三世界力量尤其是中国力量崛起,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故选A项;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的标志是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排除B项;美国对华政策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主动修复与中国关系是出于现实利益考量,排除C项;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排除D项。122017年初,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 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 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A建立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外交关系B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努力构建总体稳定

14、、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答案】D【解析】材料中不仅有中国与俄罗斯、欧洲、金砖国家的伙伴关系,还有与美国的新型大国关系,故建立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外交关系不是对材料的全面概括,故A项错误;“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表述过于笼统,不能体现出材料中的主旨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中国外交以联合国为中心,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中国致力于与美国、俄罗斯、欧洲和金砖国家等重要大国和国际集团构建友好关系,反映出中国努力构建大国之间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关系,故D项正确。13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80年条约废止;1982年中共十二大正式确立了不结盟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调

15、整表明( )A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方针 B社会主义阵营走向解体C中国致力于推动不结盟运动 D世界形势发生根本改变【答案】A【解析】中国1980年废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结束了中苏法律上的同盟关系,并于1982年确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表明中国不结盟、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选A项;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实际上已不复存在,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是指不与美苏结盟,中国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但并非不结盟运动国家,排除C项;这一时期世界形势未发生根本改变,仍处于“冷战”中,排除D项。142000年10月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指出:“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集体对话框架,谋求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共同目标” “强调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