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托行业报告 -BCG+外贸信托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6035121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9.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信托行业报告 -BCG+外贸信托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国信托行业报告 -BCG+外贸信托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国信托行业报告 -BCG+外贸信托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国信托行业报告 -BCG+外贸信托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国信托行业报告 -BCG+外贸信托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信托行业报告 -BCG+外贸信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信托行业报告 -BCG+外贸信托(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信托行业报告 回归本源、 服务实体、 动能转换、 转型发展 目 录 序言 2 内容概要 4 1. 又 一次走到十字路口的中国信托业 7 1.1 回首历程, 中国信托业砥砺前行 7 1.2 环境剧变, 中国信托业又 一次走到十字路口 9 2. 什么是中国信托业的 “本源” ? 10 2.1 以史为鉴, 信托业不断适变应变 10 2.2 供需结合, 探寻信托业之本源 12 2.3 需求本源, 围绕实体经济五大主题 13 2.4 供给本源, 落脚服务信托等四类主业 15 2.5 展望未来, 发展中国信托业意义重大 17 3. 中国信托业未来发展机遇 19 3.1 前景广阔, 五大主题推动四类主业

2、发展 19 3.2 量质齐升, 增长稳健业务结构日趋均衡 21 4. 中国信托业未来制胜之道 24 4.1 动能转换, 行业步 入服务驱动新时期 24 4.2 “服务+” , 三种模式实现差异化发展 25 4.3 多管齐下 , 打造组织力完善支撑体系 32 5. 助力转型, 中国信托业的监管与法律环境 41 5.1 有章可循, 健全监管机制释放业务潜力 41 5.2 有法可依, 完善配套法规发挥信托优势 42 结语 45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 波士顿咨询公司2017年12月 序言 2017年,注定是中国金融史的分水岭。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金融 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

3、经济能力。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 委员会,金融监管进入中央层面工作议程。金融工作未来较长时间将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与 促进回归实体作为工作重心,各类金融乱象将面临坚定而持久的刹车。中国金融市场将溯 本清源。 2017年,注定是中国资管市场新周期的开端。伊始于2012年的大资管勃兴,根源于 金融机构利润导向与宽松货币政策下的银行扩表。从2012年27万亿到2016年118万亿, 大资管的突飞猛进提升了投融资效率,同时也面临着杠杆和错配等风险。央行联合三会及 外管局发布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更是集体协调出台的纲领性政策文件。中 国资管市场将理顺竞争格局。 2017年,注定

4、是中国信托的一个里程碑。回朔历史,中国信托业历经多次清理整顿, 却始终无法打破“膨胀-清理-再膨胀-再清理”的怪圈。直到2007年,在新“两规”指引下, 信托业一改“定位混乱、主次颠倒”形象,真正走上“受人所托、代人理财”的道路。整 顿中探索,规范中生长,中国信托业始终用创新的态度面对市场,用服务的态度面对客户。 从2007年的9600亿元管理规模到2017年年中的23万亿元,信托在国计民生和金融市场中 始终扮演重要角色。中国信托业站在了新的起点之上。 2017年,站在新起点的信托业在社会经济和金融市场中有了更大的影响力,但转型的 需求却更为强烈。十年迅猛发展的背后,行业面临着比之前更为复杂的

5、环境,行业格局也 发生了重大变化。信托的从业者更加居安思危,有困惑、有思考:回归信托本源,究竟何 为信托本源?作为金融子行业,信托究竟有没有专属的业务领域?面对大资管竞争,信托 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儿?金融科技愈演愈烈,信托如何参与其中?行业呼唤顶层设计,相 关法律法规如何完善?业务拓展需要组织的支撑,体制机制、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信息 技术及绩效考核如何改进?站在十字路口,行业共性的困惑和挑战俱有。 2017年,恰逢中国外贸信托成立三十周年。我们一直以来坚持探索行业发展模式、坚 信战略引领和研究推动的作用。2015年,中国外贸信托研究院发布了第一份信托业发展报 告新常态新机制下的发展路径探索

6、,2016年发布信托业主战场选择与战略变革研究 , 中国信托行业报告 回归本源、 服务实体、 动能转换、 转型发展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 波士顿咨询公司2017年12月 中国信托行业报告:回归本源、服务实体、动能转换、转型发展3 今年与波士顿咨询联合发布第三份报告,希望借此机会为行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报告 历时6个月,共开展了63次内外部专家访谈,覆盖中国信托业过半公司,涵盖行业前、中、 后台等55项议题。我们力争依靠全球经验、深度洞察以及实践探索,在纷繁复杂的表象背 后,勾勒出信托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廓清信托业未来发展前景和方向,外化为可操作性的 建议,更好的推动信托业迎接挑战、把握

7、机遇。 2017年,面对未来,世界经济将进入新阶段,中国经济将迎来成功换挡,中国资管市 场将理顺竞争格局,信托行业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信托业始终坚持着“委托人的 需求是信托的真正本源”的信条,慎思笃行,力争做中国经济的实业投行专家、资产管理 专家与财富管理专家。我们诚挚地希望能以此报告和行业内外进行更为广泛的交流与沟通, 为信托发展贡献我们的“思”与“行” 。 是为序。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十二月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 波士顿咨询公司2017年12月 中国信托行业报告:回归本源、服务实体、动能转换、转型发展4 内容概要 随着宏观经济增长结构变化、金融监管趋严、

8、市场竞争加剧,中国信托业再一次走到 发展的十字路口。新的形势下,行业应抓住哪些发展机遇?又如何抓住这些机遇?本报告 主要从信托本源、市场机遇、制胜模式、监管环境四个方面,展开对中国信托业未来发展 之路的探讨。 一、中国信托业之本源需回归于服务实体和人民 信托行业所涉及的业务范围甚为宽广,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断变化。回顾英美日等 发达市场的信托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这种业务范围变化主要受到三大驱动因素的影响:一 是宏观经济,二是金融监管体系,三是信托业自身能力。当前,中国这三大驱动因素均呈 现出新态势,宏观经济转型不断深化,金融体系尚不健全,信托行业比较优势依然较强。 这将推动国内信托业进入新的发展

9、阶段,发挥新的作用,构建新的业务功能组合。 一个行业的本源,落实于需求和供给两大方面。信托业所服务的需求,应源自于实体 经济发展和人民需求,而信托所履行的核心功能,应源于信托业差异化竞争优势。两者之 最有力结合点,为信托业之本源。从需求来看,未来中国的信托业务,应紧密契合实体经 济在产业优化升级、消费升级、财富管理、新型城镇建设、经济出海的五大发展趋势。从 供给来看,信托业的发展重点应落脚于四类业务领域:服务信托、私募融资、财富管理和 资产管理。 在当前环境下大力发展信托业具备三大意义。一是服务实体经济,协助优化存量、发 展增量。二是服务人民群众,协助居民和相关机构受托人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助力

10、财富管 理和传承。三是推动金融改革。信托业由于跨市场、敏捷灵活、创新力强等特征,能够成 为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器和金融体系改革的缓冲器。 二、中国信托业仍将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 上述五大经济发展主题和四类信托业务领域的有机结合,有望为中国信托业带来蓬勃 发展机会。从投融资总额上看,私募融资、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业务的全市场规模在未来 均将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长。 伴随整体市场机遇的增长,以及信托公司自身在竞争中加速转型、不断提升能力和市 场份额,未来信托行业也有望实现规模和质量的共同提升。从规模看,整体信托行业的信 托资产规模有望从2016年的20万亿增长至2021年的38万亿。从收入看,信托行业

11、的总收 入到2021年有望达到1945亿元,其中非自营的信托业务收入约为1459亿元,相对2016年 实现约14%的年化增长。从结构看,2016年时,信托业的收入结构仍以私募融资和通道 业务占据主导,两者贡献约72%的收入。未来,随着大力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和财富管理业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 波士顿咨询公司2017年12月 中国信托行业报告:回归本源、服务实体、动能转换、转型发展5 务,以及逐步回归本源、压缩通道业务,信托行业将呈现出更加均衡而多元的收入结构。 到2021年,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收入比例有望从2016年的26%提升至39%。 三、中国信托业的未来制胜之道是“服务+” 信托机

12、构过去的超常规发展离不开牌照红利和刚性兑付的助力。在金融回归本源、强 化功能监管等大趋势下,两大因素逐渐消亡,信托业需重新建立新的竞争力,才能在跨界 竞争极为激烈的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两大领域站稳脚跟、开疆拓土。 我们相信,未来的制胜核心在“服务”二字。服务信托有三层内涵,一是基于信托的 天然制度禀赋,实现风险隔离和事务管理功能。二是基于信托结构的灵活性以及多投向的 优势,设计可行性高、风险低且便利高效的投融资交易结构。三是通过受托、账户管理、 IT支持等平台类服务,提供运营增值,增加客户粘性。 依托服务的助力,信托业的私募融资、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业务能力均有望实现加速 提升,各信托公司的业务模

13、式也将随之走向多元化、差异化。参考国际领先实践,未来信 托行业整体可能形成三类制胜模式。 一是“服务+融资” ,以财务顾问、交易结构等服务切入,基于客户资产负债表结构优 化和业务发展需求,综合运用债权、股权、夹层等方式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二是“服务+财富” ,以高净值客户财富管理需求为核心,充分发挥信托制度优势,将 服务与财富管理有机融合,提供包含财富保障与传承、资产配置等综合服务,成为高净值 客户的财富管家。 三是“服务+资管” ,以企业或金融机构投资需求为核心,以受托服务、分销服务、融 资支持等业务切入,自建和整合外部投资管理能力,成为机构客户的投资管家和整合资产 管理业务的平台。 在选

14、择适宜模式的基础上,信托公司还需从四个方面完善支撑体系,为转型发展提供 保障。具体包括:推动股权多元化,完善体制机制;打造战略伙伴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优化风控架构,促进风险管理专业化;妥善规划,逐步夯实IT能力,关注新技术应用并提 前布局;结合转型战略,调整考核预期,推进考核方式精细化。 四、中国信托业转型发展离不开健全的政策环境支持 信托公司除了内生式变革外,也需要有一个健全的政策环境予以保障。借鉴美国的经 验,监管机构可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为信托业成功转型创造有利环境。一是增强监管协 同,保证多头监管下同类业务监管标准的协调统一,给予信托业平等竞争地位。二是增设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

15、公司 波士顿咨询公司2017年12月 中国信托行业报告:回归本源、服务实体、动能转换、转型发展6 投资者教育机构,统筹投资者教育工作。三是完善基础法规和制度建设,包括建立一套框 架完整的信托业基础法律体系,完善信托财产转移与登记公示制度,规范并明确受托人的 法律义务和行为标准,以及完善税收等相关配套制度。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 波士顿咨询公司2017年12月 中国信托行业报告:回归本源、服务实体、动能转换、转型发展7 1. 又 一次走到十字路口的中国信托业 1.1 回首历程, 中国信托业砥砺前行 中国信托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深刻的转型史。中国信托行业与中国经济改革相伴而生, 成立至今四十

16、年来一直适变应变,不断转型变革。回首中国信托业发展历程,行业至今走 过了三个发展阶段,每一次行业转型的根本推动力,都来自于所处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环 境的变化。 第一阶段(1979-2000年):初步探索、大起大落 第一家信托公司诞生之年,正值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之初。彼时,中国经济百废 待兴、社会融资需求旺盛,而金融体系仍处于萌芽发展期,以功能单一且体制僵化的银行 为主,资本市场尚待建立。旺盛的金融服务需求与极为有限的金融服务供给间存在着强烈 的矛盾,为中国信托业提供了发育壮大的土壤。 在第一阶段的20年里,信托业抓住制度空白所提供的灵活性,在市场化力量的驱使下 野蛮生长,完成了从零到1000多亿信托资产的初步规模积累。在此阶段,信托的主要使命 是满足中央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投融资需求。 这一阶段的信托行业主要开展两种业务,一种是“类银行”业务,高息揽储并进行放 贷,另一种是“类证券”业务,包括证券经纪、自营证券投资、股票和债券发行等。但野 蛮生长和过度创新往往蕴含着阶段性的风险失控和发展无序,行业经过了五次主要的清理 整顿,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也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