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4:功分器(Power-Divider)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6034154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04:功分器(Power-Divider)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实验04:功分器(Power-Divider)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实验04:功分器(Power-Divider)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实验04:功分器(Power-Divider)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实验04:功分器(Power-Divider)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04:功分器(Power-Divider)》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04:功分器(Power-Divider)(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四:功分器(Power Divider) *一、 实验目的:1、 了解功分器的原理及基本设计方法。2、 用实验模组实际测量以了解功分器的特性。3、 学会使用MICROWAVE软件对功分器设计及仿真,并分析结果。二 预习内容:1、熟悉功率分接的理论知识。2、熟悉功分器的理论知识。三 实验设备: 项次设备名称数量备注1MOTECH RF2000 测量仪1套亦可用网络分析仪2功分器模组1A、2A2组RF2KM4-1A RF2KM4-2A350终端负载1个LOAD4THRU端子1个THRU(RF2KM)550 BNC 连接线2条CA-1、CA-261M BNC 连接线2条CA-3、CA-47MIC

2、ROWAVE软件1套微波软件四 理论分析: (一)功分器的原理: 功分器是三端口网络结构(3-port network),如图4-1所示。信号输入端(Port-1)的功率为P1,而其他两个输出端(Port-2及Port-3)的功率分别为P2及P3。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P1=P2 + P3。 若P2=P3并以毫瓦分贝(dBm)来表示三端功率间的关系,则可写成: P2(dBm) = P3(dBm) = Pin(dBm) 3dBPort-2P2PowerDividerPort-1P1Port-3P3图4-1 功率衰减器方框图当然P2并不一定要等于P3,只是相等的情况在实际电路中最常用。因此,功分器在大

3、致上可分为等分型(P2=P3)及比例型(P2=kP3)两种类型。其设计方法说明如下:(1) 等分型:根据电路使用元件的不同,可分为电阻式、L-C式及传输线式。A. 电阻式:此类电路仅利用电阻设计。按结构可分成形,Y形,如图4-2(a)(b)所示。Port -3Port -1ZoZoZoPort -2P1P2P3Port -2P1P2P3Port -1Port -3Zo/3Zo/3Zo/3(a)(b)图4-1(a)形电阻式等功分器 图(b)Y形电阻式等功分器其中Zo就是电路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在高频电路中,在不同的使用频段,电路中的特性阻抗不相同。在本实

4、验中,皆以50为例。此型电路的优点是频宽大、布线面积小、及设计简单,而缺点是功率衰减较大(6dB)。V12V2V32Zo/3Zo/3Zo/3ZoZoVo2 理论推导如下: 2 3 1 3 4 2 V0 = V1 = V1 3 4 V2 = V3 = V0 1V2 2 V1 V2 = V120log = -6dBB. L-C式此类电路可利用电感及电容进行设计。按结构可分成高通型和低通型,如图4-3(a)(b)所示。其设计公式分别为:a.低通型(Low-pass): 其中 fo操作频率(operating frequency) Zo电路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5、Ls串联电感(series-inductor) Cp并联电容(shunt-capacitor) b.高通型(High-pass): 其中 fo操作频率(operating frequency) Zo电路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Lp并联电感(shunt-inductor) Cs串联电容(series-capacitor)Port-1P1P3Port-3Port-2P2LsLsCpCpZo(a)low-passPort-1P1Port-2P2P3Port-3CsCsLpLpZo(b)high-pass 图4-2(a) 低通L-C式等功分器; (b) 高通L-C

6、式等功分器C传输线式(Transmission-line Type) 此种电路按结构可分为威尔金森型和支线型,如图4-3(a)(b)所示。其设计公式分别为:a. 威尔金森型(Wilkinson Pattern)Port-1P1Port-2P2P3Port-32Zo2Zo2Zo/ 4P2 = P3 = P1 - 3dBZo: 特 性 阻 抗 :输入信号波长图4-3(a)威尔金生型等功分器b支线型(Branch-line pattern)ZsZsZpZpZoZoZoZoZoPort-1P1P3Port-3Port-1P2/ 4/ 4 设计公式: 图4-3(b)支线型等功分器(2)比例型此种电路按结

7、构可分为支线型及威尔金森耦合线型,如图4-4(a)(b)所示。其设计公式如下:ZsZsZpZpZoZoZoZoZoPort-1PinP3Port-3Port-2P2/ 4/ 4 设计公式: 图4-4(a)分支线型比例功分器 (注: ZP及Zr也可以是电容或电感。请参考 L-C型等功分器。)ZoZoZoZ1Z3Z5Z4Z2R/ 4/ 4/ 4PinP2P3图4-4(b)威尔金森耦合线比例功分器 设计公式:五、硬件测量(RF2KM4-1A,RF2KM4-2A):1. 测量MOD-4A(RF2KM4-1A)的S11及S21,以了解简易的功分电路的特性;测量MOD-4B(RF2KM4-2A)的S11及

8、S21测量以了解标准的功分电路的特性。2. 准备电脑,测量软件,RF2000,及若干小器件。3. 测量步骤: MOD-4A的P1端子的S11测量:设定频段:BAND-3;将LOAD-1及LOAD-2分别接在模组P2及P3端子;对模组P1端子做S11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于表(4-1)中。MOD-4A的P1及P2端子的S21测量:设定频段:BAND-3;将LAOD-1接在P3端子上;对模组P1及P2端子做S21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于表(4-2)中。 MOD-4A的P1及P3端子的S21测量:设定频段:BAND-3;将LOAD-1接在模组P2端子上;对模组P1及P3端子做S21测量,并将测量结果

9、记录于表(4-3)中。 MOD-4B的P1端子的S11测量:设定频段:BAND-4;将LOAD-1及LOAD-2分别接在模组P2及P3端子上。对模组P1端子做S11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于表(5-1)中。 MOD-4B的P1及P2端子的S21测量:设定频段:BAND-4;将LOAD-1接在P3端子上;对模组P1及P2端子做S21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于表(5-2)中。MOD-4B的P1及P3端子的S21测量:设定频段:BAND-4;将LOAD-1接在模组P2端子上;对模组P1及P3端子做S21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于表(5-3)中。4. 实验记录表4-1、4-2、4-3均为以下表: 5、 已经

10、测量的结果建议如下为合格: RF2KM4-1A MOD-4A(50-300MHZ) S11-14dB S21=-61dB S31=-61dB MOD-4A(300-500MHZ)S11-14dB S21-7dB S31-7dB RF2KM4-2A MOD-4B(75050MHZ) S11-10dB S21-4dB S31-4dB 6、待测模组方框图:电阻式功分器 威尔金森型功分器六、软件仿真:1、在这里以支路型等功分器为例。2、先决定操作频率(f0),特性阻抗(Z0)及功率比例(k):f0=750MHz,Z0=50,k=0.1。3 如下图图4-5所列公式: Port-1P1P3Port-3Port-2P2LrLrCpCpZo图4-5 支路型等功分器 设计公式: 计算可得: Zr=47.4 Lr=10.065nH 选定 Lr=10nH Zp=150 Cp=1.415Pf 选定 Cp=1.4pF4 然后利用MICROWAVE软件模拟理想设计电路,然后进行仿真,结果应接近实际测量所得到的仿真图形和指标。5、利用MICROWAVE软件计算出微带线(microstrip line type)电路的实际尺寸。 6、电路图和相应的仿真图可参照图4-5。 支路型等功分器电路图支路型等功分器的仿真图七、实例分析:请设计支路型等功分器,其特性阻抗Z0=50,f0=750MHz,k=0.1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