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列夫 托尔斯泰》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6034152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列夫 托尔斯泰》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列夫 托尔斯泰》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列夫 托尔斯泰》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列夫 托尔斯泰》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列夫 托尔斯泰》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列夫 托尔斯泰》教案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列夫托尔斯泰课 题 7 列夫托尔斯泰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识记重点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2. 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品评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3. 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4. 了解托尔斯泰丰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重点难点1. 学习细腻而夸张的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2. 认识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策略方法朗读法、师友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课前导学1. 了解作者和托尔斯泰的有关资料。 2. 自学生字词。 3. 读课文,概括每段内容。本文从结构上看,可分几部

2、分?每部分大意。4. 本文主要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作用分析。 5. 赏析本文用词精准的之处。 教 学 流 程第 一 课 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交流感知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1. 作者以及背景资料。2.生字、生词的读音和释义。二、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全文在结构上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2)文章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充分的表现出来。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对他所处的时代做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导入新课:同学们

3、看过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吗?你们知道这几部名著的作者是谁吗?是的,他们的作者就是托尔斯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茨威格所写的人物传记列夫托尔斯泰。2.组织全班交流预习内容。3.归纳总结:全文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1-5主要写外貌特征。6-9描写了非同寻常的眼睛。 明确:托是一位文学巨匠,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1.学生交流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平。2.师友互相检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3.自主思考,然后全班交流。研读共品三、研读课文:1.第一部分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托尔

4、斯泰的外貌特征的?2.读了这一部分,你认为托尔斯泰的相貌怎样的?(3)刻画这些特征时,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找出来并说说作用。教师适时引导,选点精讲,进行学法指导。明确:托尔斯泰长相粗鄙,他多毛,浓胡须,身材矮小,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作用是: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不仅使“画面”气韵生动,而且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使人物形象生动可感。1.师友讨论明确:可用课文原句,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2.全班交流。总结提高四、课堂总结1.师友归纳,总结知识: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五、布置作业:1抄写课后生字词,背诵文下注解。 2思考课后练习。教师点评,作重点强调。教师总结提升。师友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5、。师友谈收获。学生评选出最佳师友 第 二 课 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交流感知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内容,引入本节课内容。二、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感受知了课文内容,学习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者是怎样描绘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师友回顾交流:托尔斯泰外貌特征研读共品 三、探究学习1课文第二部分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2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3品味语言,加深理解。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

6、一百只眼珠。这对珠宝有魔力.精确无误的频波。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刺中了他的心窝。教师适时引导,选点精讲,进行学法指导。总结:联系全文看,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全文既对托尔斯泰的“形”“神”作了独到细致的刻画,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这样,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师友讨论共品。 全班交流师友交流,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其他师友互助释疑四、交流疑点,互相解答。五、 全班交流,解决疑难。掌握学情,及时解

7、惑。师友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班上提出。巩固拓展六、迁移拓展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已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教师出示问题,适时引导讨论明确:“具有这种犀利目光.知识财富”,这是说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而能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如托尔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自己毕生的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所以他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

8、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师友相互讨论谈感受。全班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总结提高七、课堂总结1.师友归纳,总结知识。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八、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 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和夸张描写人物肖像的方法,描写一位自己熟悉的人物的肖像,要能够体现人物的特征,反映人的精神世界。教师总结提升布置作业师友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师友谈收获。学生评选出最佳师友板书设计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奥地利作家) 须发 多毛、胡须浓密 面部轮廓 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外貌 面部表情:忧郁、愚钝、压抑 欲扬先抑 长相:长相平平、普通令人失望犀利的目光; 眼睛 蕴藏着丰富感情; 崇敬、赞美眼睛的洞察力; 赞美犀利目光,揭示人生不幸。 补充修正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