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034017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0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桥下六小 李银双教材简析: 管弦乐晨景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易卜生的五幕诗剧培尔金特配乐的第一组曲的第一首音乐,描写出摩洛哥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乐。乐曲的主题音乐仅在无声音阶范围内活动,极为淳朴,具有牧歌风格。 筝曲渔舟唱晚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变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乐曲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优美而舒缓。第二部分活跃欢快,通过复式递升递降的旋律发展手法使旋律线循环往复、跌宕起伏。 歌曲清晨是一首曲调规整、

2、旋律明快而又流畅的歌曲。34拍,宫调式,三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锻炼身体的情景。歌曲的第二部分通过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分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歌曲晚风是一首田园风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风”为题,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夕阳的晚上”,“树丛中的夜莺在歌唱”。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歌曲为68拍,大调式,由三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调优美抒情,委婉动听。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各方面的音乐知识、基本技能及素养都有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分析音乐的能力和提

3、高演唱水平,是本学期的主要任务。 教学目标: 1.以自然界周而复始的朝夕为题材,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或五线谱综合运用,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唱好二部合唱,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教学难点: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掌握乐谱记录形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模仿与记录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新学期寄语。 1.简单回忆上学期学习内容。 2.布置本学期学习任务及内容,并提出要求。 二、聆听四首作品 1.导入:同学们都知道

4、太阳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从而形成一天。我们把一天呢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就是白天和黑夜。那么白天还可以划分出什么时段?下面就请同学们听一听这四首作品各表现了什么内容?属于哪个时间段? 2.聆听歌曲清晨 (1)初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 (2)复听设问:歌曲表达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情景? 3.聆听乐曲晨景 (1)初听,感受乐曲的情绪。并对照教材上的三幅图分段,或自己画图表示。 (2)简介乐曲出处及格里格生平:晨景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1843-1907)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 (3)复听,谈谈你对乐曲的理解。乐曲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段的情景? (4)重点聆听第一部分

5、,对照教材中的图形谱及五线谱,边听边哼唱这段曲调。 (5)再次完整地复听,在三幅图的下面,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4.聆听晚风 (1)初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 (2)复听,歌曲表达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情景? 5.渔舟唱晚 (1)初听乐曲,感受情绪及速度。 (2)简介作品创作时代背景:渔舟唱晚是我国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 (3)聆听第一部分,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相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4)哼唱第一部分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5)聆听第二部分,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6)哼唱这段音乐的主题曲调,并

6、把每一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321653)。 (7)完整地聆听全曲,并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三、小结:周而复始的朝夕变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四首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第2课时 一、随清晨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 1.基本音阶123456717654321,回忆手势音阶并跟唱。 2.复习一个升号的基本音阶在五线谱上的位置。 3.找出do、la、sol的位置。 三、学唱歌曲清晨 1.导入:同学们都知道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请你说说清晨能感受到什么美好的景象? 2.聆听歌曲范唱,设问:歌曲表达怎样的内容和情绪?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教师范唱歌曲曲调,请学生找出

7、曲调中do、la、sol的位置,并视唱歌曲1-3小节曲调。 4.教师范奏歌曲第一乐段曲调,请学生小声跟琴视唱。 5.跟老师视唱第二乐段曲调,重点唱准fa的音高。6.跟着老师的琴欢快地唱好全曲曲调。 7.跟琴小声填唱歌词。 8.跟伴奏演唱歌曲。 9.以欢快的情绪演唱好歌曲。 10.表演歌曲:自选形式表演。 11.个别展示、评价。 四、编创活动-以早晨为题,自选表现形式来创编。 五、小结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让我们珍惜时光好好学习。第3课时 一、复习演唱歌曲清晨。 二、学唱歌曲晚风 1.聆听歌曲录音,说说自己的感受。 2.复习拍号知识,解析六八拍子的含义。 3.教师示范六八拍子的指挥

8、图式,请学生模仿。 4.再听歌曲范唱,边听边划六八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 5.全体划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老师点谱视唱第一声部的第一乐句。 6.教师视唱歌曲曲调,请学生自学第一声部的第二、三乐句曲调。 7.跟着老师的琴声哼唱全曲曲调。 8.老师指挥大家演唱全曲曲调。 9.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第一声部全曲。 10.二声部合唱 (1)学生唱第一声部,老师唱第二声部。 (2)跟着老师的琴,学生学唱第二声部曲调。 (3)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11.分声部填唱歌词。 12.合唱歌曲。注意二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 13.歌曲处

9、理(分组讨论、试唱)。 三、编创活动 1.分别加入不同的节奏试奏。 2.选择适合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3.分小组展示、评价。 四、小结:晚风轻爽,晚上安静祥和。大自然赋予我们无限的遐想,让我们来尽情地歌唱吧。 编创探究:课下继续和伙伴们一起编创节奏表演歌曲。 板书设计:24、34、44、68第4课时 一、跟琴演唱歌曲清晨。要求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有能力的同学可边唱边表演。 二、跟琴演唱歌曲晚风。要求用轻快的歌声,轻松抒情的情绪表演歌曲。 三、六拍子指挥 1.跟晚风音乐划拍。 2.分小组练习指挥动,教师随机指导。 3.小组内展示、评价。 4.个别同学展示,师生给予评价。 四、创编活动 1

10、.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2.自拟主题(早、晚)创编音响。可依本课四首作品为背景音乐。 3.相互展示、评价。 五、小结:热闹的清晨,安详的夜晚,用你的歌声、想象和智慧,尽情地表现它们的美景吧。 板书设计:六八拍指挥图式第二课 足迹教材简析: 歌曲嘎达梅林原是一首蒙古族的长篇叙事体的颂歌,由安波记谱译配,于上世纪30年代流传在东蒙北部。全曲具有蒙古族短鲷民歌的特点,结构严谨,曲调豪放流畅,深情感人,节奏沉着有力。表达了人们对民族英雄的无限敬仰和深切的怀念。还背改编为器乐曲和管弦乐交响诗。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是根据民歌改编的,是中国第一张马头琴室内乐重奏专辑中的第一首作品。 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创作

11、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是一首叙事歌曲。这首歌曲原为民间的分节歌,后用起承转合四句体结构的旋律来咏唱多段歌词,颂扬了一个放牛娃大智大勇、诱敌就歼并为之献出自己年轻生命的英雄事迹。 歌曲雨花石是电视连续剧红红的雨花石的主题曲。旋律纯朴、委婉。歌曲以第一人称深情地抒怀许多无名先烈,为人民的解放事业默默地奉献,恰似小小的石子铺起的一条五彩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歌曲为2/4拍,e小调,二段体结构。 歌曲我怎样长大是影片烛光里的微笑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的曲调优美抒情,词意简练。歌曲借“小树”这一形象抒发了孩子们不拍困难、不拍风吹雨打、幸福成长的真切情感。歌曲为2/4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学情

12、分析: 通过学习,能够辨别不同的音色,并模唱歌曲,感受男低音的歌唱风格。本课继续唱好两个声部的歌曲,并用二拍子的指挥边唱边划拍。 教学目标: 1.能简要表述嘎达梅林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特点。能听辨出男低音音色。并能哼唱嘎达梅林的主题旋律。 2.能哼唱合唱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其中的一段。积极参与音乐剧的编创活动,主动担任自己能胜任的角色,并在表演中投入情感。 3.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绪,有表情地演唱合唱曲我怎么长其中一个声部。 4.能深情地演唱歌曲雨花石,能按二拍子指挥图示边唱边划拍。并能背唱歌曲。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分角色表演。 2.体会歌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有表

13、情地演唱歌曲,并用二拍子划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乐器图片 教学方法:聆听模唱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复习演唱第一课歌曲。 二、聆听歌乐曲嘎达梅林 1. 设问导入:你看到“足迹”一词,你想到了什么?在你的记忆中,你知道的英雄人物是谁?你最崇拜的英雄是谁? 2.初听歌曲,了解歌曲讲述的历史背景。小组内讨论后,师归纳总结。 3.复听歌曲,感受、听辨男低音的音色,并熟悉歌曲。说说人声分类中男低音的音色特点。 4.再次复听歌曲,一边听一边哼唱歌曲,并用手跟随音乐划旋律线,感受歌曲的分句和旋律特点。并讨论:演唱者是怎样唱出英雄性格的。 5.分析歌曲:歌曲分为几句?歌曲的情绪怎样?

14、旋律进行的方式是怎样的? 三、聆听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 1.聆听器乐曲,说说与歌曲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的不同。 2.出示乐器图片,请学生说出乐器的名称。师简介蒙古族乐器-马头琴。并讲解关于马头琴的传说。 3.复听五重奏。设问:歌曲的主题曲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4.再次聆听,提示:主题曲调每次出现在音区、音色、速度及伴奏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可用表格的形式完成以上问题)。 5.进一步聆听,感受马头琴特有的表现力。交流乐曲赞颂的是怎样的一位英雄形象。 延伸:课下收集用马头琴演奏的乐曲,感受其音色特点。 板书设计:男低音 马头琴-蒙古族第2课时 一、演唱歌曲嘎达梅林的第一段歌词。 二、学唱雨花石

15、1.简介插图,讲解故事。 2.聆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 3.再次聆听歌曲录音,体会音乐的特点。 4.分乐句学唱曲谱。(前四乐句、后四乐句) (1)教师分部分范唱乐句。 (2)教师弹奏乐句,学生小声跟唱。 (3)师加入装饰音范唱,生模唱。 (4)跟着老师的琴完整地演唱歌曲曲调。 5.二拍子指挥图示 (1)师弹奏简单的二拍子歌曲,请学生按照强弱的不同拍击。 (2)跟随音乐依照二拍子的指挥图示划拍。 (3)按指挥图示,一边演唱歌曲旋律,一边做划拍练习。 6.学唱歌词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讨论歌词表达的意义。 (3)跟着老师的琴,小声填唱歌词。 (4)设问:用什么样的速度来表现“雨花石”的崇高品质? (5)跟着伴奏,充满深情地演唱歌曲。 三、小结:小小的雨花石朴实无华、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却满怀革命理想的崇高品质,亲切而又感人。我们要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努力学习。 唱一唱:课下和小伙伴合作,背唱歌曲。 板书设计:二拍子指挥图示第3课时 一、复习演唱雨花石。 二、个别抽查背唱歌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