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7《开国大典》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033989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7《开国大典》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编】【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7《开国大典》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编】【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7《开国大典》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编】【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7《开国大典》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编】【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7《开国大典》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7《开国大典》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7《开国大典》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7开国大典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7 开国大典 【教材分析】 开国大典是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重温革命岁月”为主题。这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它记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人场面。作者借三十万人民的心,强烈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新中国成立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文章文笔流畅,层次清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 本文借描绘会场布置、大会

2、盛况、群众游行等场面,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重、热烈的气氛。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协商、汇集、预定、爆发”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新中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 3.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朗读文中场面描写的词语,感受字里行间传达出的热烈、庄严的气氛。 难点 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1)本课的生字较多,“栏”是边音,“盏、帜、制、射”是翘舌音。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应重点指导学生书写“爆、隆”这两个字:“爆”注意右下方不是“水”字;“隆”不要漏写“生”上的短横。(2)本课的生词,可以分类解决。

3、一类是专用名词,如“旗帜”“制服”“坦克”,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这些词语的意思,或者要求学生预习时查字(词)典解决。另一类词语,如“排山倒海”“雄伟”,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加以解决。 2.阅读理解 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怎样帮助学生体会这种思想感情呢?一是要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如中国人民在近代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事例,让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有所感受;二是要尽力引导学生去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场面,要注意抓住一些关键词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揣摩来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三是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朗读和想象的情境、场面有机

4、结合,读读、想想、读读,在读中领会情感。可以先着重练习读好一些感情色彩强烈的句子,进而朗读全段、全篇。 3.表达运用 在熟读课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挑选开国大典中的一个场面,以记者的身份向大家做现场报道。这样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将文章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 (1)搜集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毛泽东同志的资料、中国人民屈辱史的相关资料,整理后和同学一起交流。 (2)初读课文,通过等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3)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典礼、观礼台、电钮”等词语的意

5、思。 2.初读课文,掌握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回顾情境,导入新课 1情境导入。 同学们, 1949年10月1日,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相信每一个人都不会忘记。因为在这一天,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发出了庄严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探究课题。 (1)板书课题,强调“典”字的书写。齐读课题。 (2)谁能说说“大典”是什么意思?(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3)激发情感,再读课题。 “开国大典”就是庆祝建国的重大典礼。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中华

6、人民共和国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孩子们,看到这四个字,你们的心情如何?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对课题的解析,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开国大典的隆重和盛大,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 课件出示: 自读提示: 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1.学生按自读提示要求,自读课文。 2.检查交流自读成果。 课件出示: 盏 栏 汇 爆 宣 帜 阅 制 坦 距 隆 射 (1)学生多种形式识记生字。 强调字音。注意“栏”是边音,“盏、帜、制、射”是翘舌音。 (2)交流课文主要写了开国大典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教师小结。课文按照开国大

7、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奏国歌、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3)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会场典礼阅兵游行 (14)(510)(1113)(1415) 师追问:你是怎么找出来的?(抓段首的中心句。)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对学生阅读能力、抓住重点能力和提炼能力的一个综合训练。本环节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课文,在概括课文场面描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 三、走入会场,初识场面描写 1下面,就让我们先走进典

8、礼前的会场。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14自然段,看看你了解到典礼前的哪些情况? 2学生交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人员总数、会场布置、群众进场。) 3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群众入场的队伍当中。 课件出示: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1)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心情急切)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人们心情的急切?“直奔”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直接奔向) (2)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我感受到了你的那份急切;从你的朗读中,我还感受到了这急切之中所蕴含的兴奋。让我们都来读读这个句子,一起去感受人们那份急切而又期待的心情

9、吧! 【设计意图】 放手让学生去读,在课堂交流中,找出典礼前会场布置的情况,使同学们对典礼前的情况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同时,抓住“直奔”这个词语,感受人们急切而又期待的心情,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四、布置作业,指导写字 1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学生书写“爆、隆”这两个字,强调“爆”右下方不是“水”字,“隆”不要漏写“生”上的短横。 (2)教师示范写部分易错生字,如“隆、爆”等字。 (3)学生交流注意事项后书写。 2课后认真朗读课文,将文章读熟。 【设计意图】 对易错字作重点强调,有助于学生巩固字形,强化记忆。虽然是高年级,但对生字不能忽视,要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

10、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开国大典,一起重温那庄严盛大的历史时刻。齐读课题开国大典。 2.回顾旧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回顾课文,想想课文按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 指名答:群众入场、典礼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 【设计意图】 回顾四个盛大隆重的场面,为本节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聚焦“典礼”,感受盛况 过渡:这节课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开国大典的主体部分典礼仪式,感受一下会场热烈、庄严的气氛。 1.默读课文第510自然段,边

11、读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并在旁边做批注。 2.交流汇报。 (1)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排山倒海”是什么意思? 体会“三十万、一齐”。 A.三十万人有多少?你能想象得到吗? B.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有人指挥吗?没有人指挥,却做了相同的动作,这说明什么? C.一齐投向主席台,看谁?终于见到毛主席了,心情怎样?从这“一齐”中,你读出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情?(激动、喜悦、热爱领袖) D.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过渡:文中

12、还有没有描写人们热爱领袖的句子? (2)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你知道这掌声想要表达什么吗?是啊,尽管民族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但热爱领袖的心却是相同的。 人们为什么这么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学生交流资料) 读句子,读出你自己的感受吧! 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这位当年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现在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他说当时他就在天安门东侧,当时他的表现是激动得眼泪流个不停,高兴得蹦啊跳啊。(可配图) 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人群中的一员,你会是怎样的表现呢?再读这

13、两句话,表达出对主席的爱戴。 (3)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画面和录音。) 品析两个“一齐”。你从两个“一齐”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从第一句中的“一齐”,体会到人很多,三十万人一起欢呼起来,是多么壮观的场面。 生2:第二句中的“一齐”说明全中国人的心是一样的。 师:此时此刻,这就叫“万众一心”。 生自读、体会、想象。 谁能把这段话读一读?其他同学

14、边听边闭目想象:这宣告、这声音传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这声音传到了城市,大街小巷彩旗飞扬,男女老少欢天喜地,大家敲锣打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欢呼,为人民的解放而庆祝。 生2:这声音传到了农村,村前村后,田间地头,到处锣鼓喧天,人们前呼后拥,欢呼着,高喊着,激动万分,热泪盈眶。 生3:这声音传到了学校,同学们拿着鲜花,挥舞彩带,唱啊,跳啊,喊啊,好像要让这个消息传遍全世界。 读出激动、兴奋之情。是啊,从城市到农村,解放了的人们欢呼着,跳跃着,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悦了起来!让我们把这段话再读一读,看谁能把人民欢悦的情感读出来。(指名读、评价读、齐读) 此时此刻人民群众为什么

15、如此激动?让我们来回顾一段历史。(播放视频:圆明园的毁灭和南京大屠杀) 联系视频,你觉得人民群众为什么如此激动? 生1:中国曾被帝国主义侵占,租界中上海外滩公园大门口还挂着告示牌“中国人和狗不能入内。” 生2:以前,中国被迫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一些领土也被割让出去了。今天中国站起来了,成了亚洲和世界强国了。 再来读主席的话,你会有更深的体会。 课件出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分组读,一起读。把自己的自豪表现出来吧。这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 (4)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你从“瞻仰”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瞻仰”指恭恭敬敬地看。表达了人们对国旗无比崇敬之情。 谈谈对“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的理解。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品析表现毛主席言行和群众反应的语句,不仅领略了毛泽东主席的伟人风采,还感受到了庄严而热烈的会场气氛。 【设计意图】 文本的情味是通过对言语的研读“品”出来的。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刺激学生的感官,触动学生积淀的情感,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句去想象场面情景,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而才能读出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