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以我国零售行业上市公司为例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6033775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4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以我国零售行业上市公司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以我国零售行业上市公司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以我国零售行业上市公司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以我国零售行业上市公司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以我国零售行业上市公司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以我国零售行业上市公司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以我国零售行业上市公司为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 以我国零售行业上市公司为例以我国零售行业上市公司为例 摘摘 要:要:本文以我国零售类上市公司为例,运用其披露的 2007 年的财务数据来考察高层管 理人员的薪酬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零售类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 年度货币薪酬与公司经营绩效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但与企业规模存在比较显著的正 相关关系。 关键词关键词:高管薪酬,公司业绩,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零售类上市公司 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在企业所有者(股东) 和企业经营者

2、 (经理) 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 由于股东和经理利益函数的不一致性, 因此建立有效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成为了现代企业理论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率先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 并逐年扩大上市范围和 上市数量。截止 2007 年 12 月,已有超过 1700 家企业在沪深两地交易所上市,其中,绝大 多数是由原来的国有企业改组而来。从直观上讲,我国的上市公司都应当属于业绩优良,有 发展前景的公司。 但从上市公司每年公布的年报来看, 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却很难令人满意。 考察我国十几年来形成的千余家上市公司的经营机制, 大部分企业经营者未将股东利益

3、最大 化作为自身的经营目标。 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严重, 企业经营业绩不佳但高层管理人员照拿高 薪的现象却很普遍。我国证券监管部门要求从 1998 年度年报开始,上市公司必须披露高层 管理人员的持股情况和年度薪酬信息。 于是, 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薪酬与公司业绩的关系问题 成了我国理论界与企业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因此,本文选取我国零售类上市公司 2007 年的 数据进行了相关的实证分析, 以进一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内 在关系。 2. 高管薪酬研究综述高管薪酬研究综述 2.1 国外关于高管人员薪酬的研究国外关于高管人员薪酬的研究 国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已经引发了学术界和企业界长达

4、70 多年并有可能继续下去的激 烈争论。最早的研究是 Taussings 和 Baker(1925)完成的,发现企业家报酬和企业业绩之间 只有很小的相关关系。他们对这一结果感到非常吃惊,并且呼吁进行更多的研究。在接下来 的 70 多年里,对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报酬的研究已经引起了经济学家、心理学家、人 力资源管理专家和企业战略规划者的广泛关注。 (1)Jensen企业规模与国家股比重并不影响持股比例的激 励效用4。 (2)魏刚(2000)选取 816 家上市公司 1998 年年报数据,检验高级管理层货币性报酬 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 其研究结论: 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年度报酬与公司经营绩效并

5、 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高级管理层的持股数量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并不存在显著的 正相关关系。高级管理层的持股数量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不但不存在所谓的“区间效 应”,而且高级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的相关性越差。公司规模与 高级管理层的报酬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5。 (3)张俊瑞、赵进文、张健(2003)选取 127 家上市公司 2001 年的年报数据,对上市 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与经营绩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检验。 其研究结论: 高级管理层人均年 度薪金报酬(取对数)与每股收益,国有控股比例,高级管理层总体持股比例以及公司总股 本呈多元线性关系。 高级管理层人均年度薪金报酬与每股收

6、益、 公司规模呈显著正相关关 系。高级管理层人均年度薪金报酬与高管持股比例也呈正相关关系,但显著性不强6。 (4)堪新民、刘善敏(2003)选取 1036 家上市公司 2001 年的年报数据,分别从企业 规模、行业类别、地域范围、股权结构四个方面来研究经营者年度报酬和持股比例与净资产 收益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其研究结论: 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水平偏低但有明显的提高, 各类经营者之间报酬水平悬殊, 报酬的确定与经营者的经营绩效关系不大。 报酬结构中长 期激励失衡,但“零报酬”比例逐年递减。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有弱相关关系。经营者年 薪、持股比例与资产规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行业特性显著影响经营者年

7、薪、持股比例与经 营绩效的相关性。不同区域的经营者年薪、持股比例有较大差异,不同区域经营者年薪、 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具有不同的相关关系7。 尽管国外对企业经营者报酬与公司业绩的研究已有 70 多年的历史, 并积累了大量文献, 但这些研究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原因可能是不同的数据收集方式、 不同的统计技术, 不同的样本和时期, 调节变量的存在和共线性等问题, 同时企业绩效指标的选择也是一个重 要原因。 - 3 - 3. 我国零售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我国零售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截止 2008 年 8 月,我国证券市场共有 61 家零售类上市公司,其中有 3 家 ST 企业,3 家新上市

8、企业, 考虑到极端值对统计结果的不利影响, 本研究剔除经营绩效较差的 ST 公司; 同时考虑到新上市公司的业绩容易出现非正常的波动, 而且公司内部的各种运行机制尤其是 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所以剔除新上市的公司。那么,本研究最后选取 55 家零售类上市公 司作为研究对象,数据均来自华泰证券公司的证券交易分析系统。 3.1 研究假设研究假设 (1)管理层报酬和企业业绩存在正相关关系)管理层报酬和企业业绩存在正相关关系 根据代理理论, 当公司经理和股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时候, 理论上委托代理模型的 最优解是委托人领取固定报酬, 代理人领取所有的风险报酬。 虽然实际中这种最优解不能实 现, 但将报酬

9、合约中经理的报酬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与企业的业绩联系起来, 可以使经理有 足够的动力来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从而增加股东的收益。 (2)企业规模与管理层报酬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规模与管理层报酬存在正相关关系 罗森(Rosen,1982)构造了一个理论模型来解释为什么应该将企业收入的分配向经理 层倾斜。罗森将企业看成一个层级组织,它将投入变为产出,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员工存 在着偷懒等机会主义行为。 罗森证明了能力越强的经理在生产中控制的下层员工越多, 企业 的产出和利润随着经理能力的增长而增加, 且增长幅度快于经理能力的增长幅度。 这是因为 能力强的经理可以更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更多的下层员工, 下层

10、员工相应的增加了人力投入的 数量和质量,从而形成了连锁效应。在等级越多、管理跨度越大的企业中,高级经理能力的 稍微增加能使整个企业的生产率大大提高。 在一个均衡的经理人市场上, 经理的能力和其在 企业中的位置应该是相互匹配的, 连锁效应的存在使得公司的控制权必须集中于少量的高级 经理手中。 高级经理稀缺的管理监督能力产生了巨额的租金, 相应地就要求更多的报酬作为 补偿。 罗森的理论暗示了高级经理的报酬和企业规模之间存在相关性, 企业的规模越大, 高级 经理控制的资源也就越多, 涉及的经营管理问题也就越复杂, 因而对经理的能力要求也就越 高, 其产生的连锁效应也就越大。 因此大型企业中高级经理能

11、力所产生的租金要远远高于小 型企业,其报酬也就相应的更多。 上述的研究假设可以通过下图得以描述: - 4 - 图1 假设框架图 3.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对于上述的 55 家零售类上市公司,我们选取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年末总资产和 高管平均薪酬这四个指标进行分析, 所有原始数据均来自华泰证券网上证券交易分析系 统1(见附表)。 我们采用 SPSS11.5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8。 在研究假设一时,为了避免净资产收益率的不足,我们选取每股收益(EPS)作为上市 公司业绩的衡量指标。但由于各家企业的每股含金量(每股净资产)不一样,使得不同公司 间每股收益的可比性受到质疑, 为了避免这一

12、点, 在回归分析时将每股净资产这一指标作为 控制变量加入模型, 而不是单纯分析薪酬或者持股情况与每股收益的关系, 在控制了每股净 资产后,再分析薪酬情况与每股收益的偏相关关系,便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和科学性。 研究模型如下: 其中:表示每股收益 表示金额最高的前三名高管的平均薪酬 表示每股净资产 在研究假设二时,我们直接采用 SPSS11.5 进行相关分析,讨论其相关性。 3.3 实证结果实证结果 我们将高管平均薪酬、 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这三个指标分别代入模型, 运用 SPSS11.5 分析工具,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 1 注:由于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的只有前三名高级管理人员的总薪酬,考虑到资料

13、获取的限制和管理 者薪酬的可比性,本文中所指的管理者,仅指上市公司的前三名高级管理人员,而管理者的薪酬指的是前 三名高级管理人员的平均年度报酬。 企业经营者 企业规模薪酬水平 委托代理 激励机制 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间 的关系如何? 高管薪酬激励制度的相关问题所在 - 5 - 表1 Coefficients(a) Model Unstandardized Standardized t Sig. B Std. ErrorBeta 1 (Constant) -.153.075 -2.047 .046 每股净资产 .155.019.7618.165 .000 高管平均薪酬 .001.002.046.4

14、93 .624 a Dependent Variable: 每股收益 从这个结果来看,每股收益和高管平均薪酬的相关显著性概率P=0.624,大大超过了预 期值,那么,我们可以认为,每股收益和高管平均薪酬的相关程度是很差的,也就是说管理 层报酬和企业业绩存在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明显,也即假设一不成立。 我们验证一下第二个假设, 直接采用SPSS11.5进行高管平均薪酬和年末总资产的相关性 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表2 Correlations 高管平均薪酬年末总资产 高管平均薪酬 Pearson Correlation1.289(*) Sig. (2-tailed) .032 N 5555 年末总资产

15、 Pearson Correlation.289(*)1 Sig. (2-tailed) .032. N 5555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从表中看到,两者的相关系数为 0.289,双尾检验概率 P=0.0320.05,因此两个变量之 间存在着比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即企业规模与管理层报酬存在着比较显著的正相关关 系,假设二成立。 小结: 结果表明, 我国零售类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货币薪酬与公司经营绩效并 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企业规模存在比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4. 结论和建议结论和建议

16、 从以上实证分析我们发现, 我国零售行业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年度报酬与企业业绩 指标大多不存在正相关关系。 而公司规模却与高层管理人员的报酬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证 实了我们的假设, 也与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 这从另一方面说明我们的上市公司还以 规模或行政级别制定管理人员的报酬。 现代企业高管的薪酬制度是影响企业效率的一个重要变量。 在现代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 分离的情况下, 一个好的薪酬制度可以有效地约束高级经理人的自利行为, 并激励高管的行 为朝着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现代企业目标而努力。 在公司制发展较早的西方发达国家, 基本形 成了一套非常完善的高级经理的薪酬机制, 而中国在这方面就显得比较薄弱, 高管薪酬机制 的不完善无法满足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内在要求, 因此, 我国高级经理 薪酬机制的改革与完善迫在眉睫。 根据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并结合我国公司的实际情况, 提 出如下几条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