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6033043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政治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政治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文化的继承一、基础巩固知识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和特点1对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的是()A传统文艺B传统建筑C传统习俗 D传统思想解析:选D。传统思想对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D项符合题意。2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为政贵在行”的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党改进工作作风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全党上下兴起了“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的蔚然新风。这表明()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C传统习俗在社会变革中发展D传统思想是历史文化的积淀解析:选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

2、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为政贵在行”的思想,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正确且符合题意;A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材料体现的是传统思想,传统习俗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C;民族节日是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知识点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3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中极重祭祀,祭祀死者,使生者的品德更高尚。论语里的一句经典即是此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它启示我们()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C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D要全面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解析:选B。材料强调的是祭祀

3、的积极作用,B是其应有的启示。A干肢不符。C、D都不是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4拜年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春节时相传下来的习俗。但现阶段人们拜年已经不再采用磕头施礼的方式,而代之以更加文明的握手、拥抱等形式,一些人则采用手机短信等更加便捷的拜年方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传统礼仪道德应该得到保护和继承B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C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D文化的流行和传播是借助科技而发展的过程解析:选B。材料反映拜年习俗因时而变,革除了磕头施礼等封建等级方式,代之以更加文明、便捷的方式,这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

4、用。故答案选B。A项错误,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C项观点不能全面符合题意。D项错误,文化的流行和传播具有多种手段和途径。二、能力提升52017年6月28日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十周年。“开平碉楼与村落”是我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被专家誉为“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我国对开平碉楼进行有效保护,这是对_的继承。()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解析:选B。开平碉楼与村落是我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属于传统建筑。对开平碉楼进行有效保护,体现了对传统建筑的继承,B项符合题意。近年来中国戏曲发展面临困境,时代变了,环境变化了,而戏曲的变化却没有跟上时代

5、,因而生存受到很大的影响。据此回答67题。6戏曲的发展目前面临困境,说明()A传统文化必将消失B传统文化阻碍社会和人的发展C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D传统文化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解析:选C。材料说明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C正确且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B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7让戏曲不消失,我们必须()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取其精华,去

6、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东西加以改造或剔除A BC D解析:选C。让戏曲不消失,我们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东西加以改造或剔除,正确且符合题意;应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8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形成的。农耕时代人们或为了感恩于大自然的恩赐,或为了庆祝辛苦的劳作换来的收获,或为了激发生命的活力,或为了加强人际的亲情,经过长期相互认同,最终约定俗成,渐渐把一年中某一天确定为节日,并创造了十分完整而又严格的节俗,如仪式、庆典、规制、禁忌,乃至特定的游艺、装饰

7、与食品,来把节日这天演化成一个独具内涵的迷人的日子。更重要的是,人们在每一个传统的节日里,还把共同的生活理想、人间愿望与审美追求融入节日的内涵与种种仪式中。因此,它是中华民族世间理想与生活愿望极致的表现。可以说我们的传统精神文化传统,往往就是依靠这代代相传的一年一度的节日继承下来。(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哪些特点?答案:(1)反映了我国传统习俗的形成和继承。传统习俗是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