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基础拉梁与基础地梁的区别.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6031090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文档}基础拉梁与基础地梁的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用文档}基础拉梁与基础地梁的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用文档}基础拉梁与基础地梁的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用文档}基础拉梁与基础地梁的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文档}基础拉梁与基础地梁的区别.(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拉梁和基础地梁的区别我们常说的基础地梁实际上是指基础梁,属连续基础;基础拉梁仅是传力构件,目的是将其上的荷载传递给基础基础地梁其实是指基础梁,而基础拉梁是为上减少不均匀沉降,传力用的构件,也有的是充当上部墙体的基础2 基础拉梁(框架结构),只是一部分,图名正确的应该是 “基础拉梁”在计算模式中,拉梁可以考虑为仅承受自重和底层墙体总量并且将之传给两边基础的两边铰支(或者有时可以考虑是弹性支座)的单跨梁(即在两边基础内钢筋不连续而是达到锚固长度),它的计算同一般的上部结构两边铰支梁;然而,拉梁在实际施工及使用中,由于其基底下层土为老土或者施工中形成的压实土层,而且在协调变形的过程中会承受一定的

2、两边基础的变形差异带来的影响,所以完全没有土反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保守地说,拉梁计算应考虑上下部均配置受力钢筋以应付两种可能性的发生。一般可以使上下部钢筋配置一致。 至于实际计算,1/15的长跨比在底层层高以及拉梁埋深总和较大的情况下,可能会捉襟见肘。构件设计要满足使用要求,可能发生什么就要满足什么。公式和概念虽然死板,但是本质还是为了实践的应用,所以要灵活应用。连梁还是基础梁不是一个字面有区别或者设计时定义了就能满足不同实践要求的,关键还是满足实际需要。 大家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梁的翼缘。如果说你设置的梁没有翼缘,虽然实际还是给下层土留有一定的承载面积,但是影响不大,特别是连梁宽度不过2003

3、00mm的情况。此刻,这根梁想当作基础梁也不行了,没有底面积嘛,它定然是拉梁。 那么有了底面积的梁是基础梁了吗?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为什么?如果一根宽度有3M的梁,上面除了点覆土,连墙重也没有,它就算按照基础梁模式去进行弹性地基梁或者其它模式的计算配出钢筋又怎么样呢?你认为它是基础梁了?它只是具备了作为基础梁的一部分条件,但是实践上没有什么作用,是浪费。概念是搞清楚了,可是对于实践没有正确用上没嘛。 实践就是,一根有翼缘的梁,下层土是好土或者处理过的可以持力的土,经独立验算可以承受墙重和自重等荷载总量的,至少在两头的柱下基础是可以考虑不分担这些总量了,可以做小一点,对不对呢?这根有翼缘的梁管

4、他是什么梁,按照满足强度和变形的各方面要求用一种合理的算法详细计算出具详图,对于实践来讲分不分清是不是拉梁有何用?不分清也满足实践要求了,而且概念其实非常清楚嘛。 当然,非要说是不是,那就是有了翼缘并且上有一定分量下来的应是基础梁。 不是说,连接柱下基础的梁就要有基础梁和拉梁之分,那是书本上的知识,是理论,理论就必须要概念和概念分别立项,方便理解。其实拉梁和基础梁的概念是要具体应用中才有定论的嘛。 实践上,一根梁往往又作为协调两边柱下基础变形的构件,又兼受墙重,这种梁在粗设计不考虑墙体基础时就是拉梁,施工图时建筑专业定下墙体位置了,结构设计就同时考虑这根梁的承受墙体荷载的作用,那就变成基础梁和

5、拉梁二合一了吧,呵呵(本人认为,那就是基础梁)。如果最后这根拉梁上面还是没有荷载,那就不要加翼缘浪费业主金钱和国家建材,做个矩形梁就OK了,不是拉梁是什么? 总之,拉梁和基础梁是实践使用上的概念,不是什么绝对的定义。只要满足实际要求,那就是概念清楚,就是合格的结构师。基础梁或地梁的作用:1.连结各独立基础或承台,提高结构整体性;2.抵抗柱底弯矩及剪力;3.调节沉降;4.承受底层填充墙荷载等。但在各种情况下某些作用是次要的,某些作用是主要的,比如地震区在土质较好的情况下,提高结构整体性是主要作用,调节沉降是次要作用;但在非地震区在土质又较好的情况下,主要作用可能就只是承受底层填充墙荷载;而抵抗柱

6、底弯矩及剪力主要在单桩或两桩承台时起作用。而条基、筏基中的梁应该叫肋梁,肋梁和条基翼板或筏基板共同组成条基或筏基。PKPM软件中,地梁是属于基础部分,也就是条基的肋梁、筏板肋梁或矩形梁,计算是算做基础一部分。基础梁则是框架部分1.连结各独立基础或承台,提高结构整体性;2.抵抗柱底弯矩及剪力;3.调节沉降;4.承受底层填充墙荷载等。基础梁,乃是众多基础类型中按照构件型式区分下的一种基础,其它基础可以是基础承台(有桩无桩都能这么叫),基础板,基础箱体。等等;在其它分类型式下,基础可以分成浅基础、深(桩)基础。柔性基础、刚性基础。原状式基础、加固式基础。总之,基础梁就是基础的一种型式嘛。 通过以上说

7、明,大家应该明白,浅基础的本质是底面积,承台面积最小,基础梁大一些,十字条基还大,板筏基础基本就把底面积做到底了,再也大不了了(别抬杠,地基浅层处理加强地耐力之类的就别跟我提了,我只是举例,都是指一般情况别学究气,嘿嘿),筏基也不够的话,就要靠桩基础了。 所以说,基础梁的重点是基础,一般它是用来承受各种上部力的重要结构构件。这种是最牛的基础梁。地位差一些的,我认为就是兼作协调变形作用的基础梁了,不是上部结构主要传力目标,但是它也要符合基础梁的各种要求,上部有一定荷载传下,不做成带翼缘的基础梁不行。 能不带翼缘的梁如果不是设计错误,就有两种可能,一种:出于各种原因不能做翼缘,梁承受一定力传给两端

8、的基础(型式不限,耶)。还有一种就是所谓拉梁了。 拉梁嘛,重点是拉(楼上说的很好,压也不是不可能),本质是下协调两端基础变形。不过呢,拉梁(纯的那种,矩形截面,不纯的本人认为就是基础梁)主要作用可不是什么抗震要求,呵呵,抗震要求对框架有,对基础也有,对拉梁好像没什么哦。一般只进行水平地震验算,水平地震力要由基础承受(各方面指标都要符合规范),拉梁要是起作用就麻烦了。那么拉梁干吗用呢。大家想,两排柱下条基,各自验算通过,强度验算各不相干,但是变形验算有关哦,就算满足两条基础梁间沉降倾斜等要求,但是呢总是不可能完全沉降一致,虽然不会对上部结构一定能造成影响,但是一个不巧呢,上部墙体就要开裂喽,因为

9、基础的有深有浅嘛,上部结构可不能有上有下的。这个时候,拉梁来了,它协调了两端的基础梁,几根或者十几个拉梁共同起作用,把整个建筑物基础努力联合成刚度协调、变形一致的东东,不让上部结构乱七八糟。基础拉梁与基础梁-1 001:拉梁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110,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基础土质较好,用此法较节约。 2、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负弯矩筋有12拉通。此时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较高者。 如拉梁承托隔墙或其他竖向荷载,应将竖向荷载所产生的拉梁内力与

10、上述两种计算方法至一所得之内力组合计算。 拉梁截面宽度大于等于125L135L,高度大于等于1/15L1/20L。如按0.1N法计算,配筋应上下相同,且不少于615平方毫米。 补充基础梁的有关内容: (1)一般工程无特殊要求时,基础梁顶标高取-0.050(与基础短柱顶平); (2)基础梁地构造在图纸中注明:先素土夯实,再铺炉渣300厚,梁底留100高空隙; (3)基础梁平面定位尺寸必须明确,基础梁支座若没有完全落在基础短柱上,即基础梁端部悬空或局部悬空时,应注明梁下以同标号同浇素砼填充,基础短柱严禁出现外凸现象; (4)基础梁一般采用C20或C25等级的混凝土浇筑; (5)注意基础梁高度一般取

11、1/12跨距。 a.跨距为6m时,梁高一般取500; b.跨距为7.5m时,梁高一般取600或650; 梁配筋大小应根据其荷载计算确定,一般可取616,8100/200。 002:当基础按轴心受力计算,上部结构传来底弯距由基础梁平衡时,基础梁应设置在基础顶面,当基础梁仅起连接作用或作为首层墙体基础时,可设置在-0.05标高处。 003:拉梁的设置情况: 1.有抗震设防,基础埋深不一致 2.地基土质分布不均匀 3.相邻柱荷载相差悬殊 4.基础埋深较大 拉梁的主要作用是平衡柱下端弯矩,调节不均匀沉降等. 多层建筑,基础埋深较浅,宜设在基础顶面;高层建筑,宜具体情况而定 基础拉梁与基础梁-1 004

12、: 1.我想基础埋置很深时,可以在o.oo下50或60设基础梁,这样可以降低底层柱的计算高度; 2.如果基础埋置不深,明知基础梁拉在靠近0.000处会造成短柱,那就设在基础顶面;如果非得拉在靠近柱根处,那可以设基础短柱,加大柱截面,箍筋加密; 3.何时设基础梁,楼上说得很清楚,我想补充以上两条,请各位大虾指教; 005: Q:请问基础梁配筋是按什么算的? 比如开间6m的门式钢架,柱下独立基础,基础梁(我们说的地梁)高 为 l/12l/10取,配筋怎么算? A:如果上面没有墙体荷载的话,一般取较大柱底轴力的1/10,按轴心受拉构件计算一下就行了。 基础梁的主要作用是平衡柱下端弯矩,协调地震时各基

13、础的变形,使基础能共同协调工作,所以我认为基础梁最好设在基础顶面处。只有当基础埋深很深时,才在接近室内地面处再设一道梁,以减小首层柱的计算高度。 “若基础埋深较浅时,基础梁设在某个靠近正负零的标高处,基础梁到基础顶之间的柱就非常有可能是短柱甚至超短柱了”。这种说法在下有不同看法。所谓要避免短柱的出现,是为了防止地震时短柱吸收过大的地震力,并发生脆性破坏。而基础梁到基础顶之间的短柱由于在地面下所以并不受地震力的直接影响,这样做也没什么。但我会优先选择把基础梁设在基础顶面处。 单独计算,承受底层墙荷载,按连续梁计算!在中地梁不需要输入,只是在计算基础时把地梁上的荷载加到节点上地梁不是基础梁,仅是上部填充墙的基础或框架之间的拉接,它下面的土反力是不能计算在内的,所以不用考虑什么基床反力系数,一般按简支梁来计算即可注意地梁和基础梁的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