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综合练(6)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6030891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综合练(6)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 综合练(6)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 综合练(6)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 综合练(6)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综合练(6)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综合练(6)我们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综合练一、选择题1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的形成时期是()A殷周时期B隋唐时期C明清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解析:选D。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时期。明清时期,封建文化达到极致。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故A、B、C不符合题意。我国最早的文字肇始于甲骨文。其实,甲骨文之前还应该有一段历史。中国文明过去说有5 000年的历史记载,这是估计;现在从发掘出来的文物看,已上推到8 000年。甲骨文之前还应当有夏代的文字,甲骨文中可能也含有少数夏代的文字。据此回答23题。2古老的文字,说

2、明中华文化()A是世界唯一未中断的古老文明B具有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C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D具有特有的包容性解析:选B。从材料中的我国文字的发展时间说明我国的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征,故选B项。3古老的中华文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厥功至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A BC D解析:选C。的说法夸大了中华文化的作用。中医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当今唯一仍在发挥作用的中国传统科学,中医药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表现。运用所学知识,完成45题。4中医不仅是医学,也是文化,是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体现中华文化的底蕴与思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说明()A中医文化

3、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C中华各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D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解析:选D。A、B说法错误。C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5要实现中医药文化的复兴,最主要的是()A把继承与创新有机地结合B吸收和借鉴外来医学知识C抵制西方文化的影响,保持中医的纯洁性D摒弃传统思想,坚持与时俱进解析:选A。注意“最主要”的要求,A项符合题意。6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必须()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

4、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要全盘吸收要博采众长,全面吸收外来文化A BC D解析:选A。弘扬中华文化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批判继承、创新发展,符合题意。没有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排除。故选A。7佛山石湾陶塑艺术,起源于唐朝,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岭南乡土气息,它上承汉代陶塑的传统,又吸收了唐宋以来国画的手法以及岭南木雕的技巧特色,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说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 BC D解析:选D。佛山石湾陶

5、塑艺术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区域性,正确;佛山石湾陶塑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既继承优秀传统又发展创新,正确;佛山石湾陶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正确。8南方的雨,下得缠绵、温柔、持久,像南方少女的爱,羞羞答答;北方的雨,下得豪爽、酣畅、干脆,像北方小伙子的情,热烈如焰。关于雨的描写()A说明地方的自然特色决定了地方的文化特色B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C文化的多样性是很难交流和传播的D文化差异是不存在的解析:选B。材料比较直接,对雨描写的不同,反映了文化的不同,“南方”“北方”表明了不同的区域特点。A、C、D三项说法本身不

6、正确。9皮影戏又称“灯影戏”,这门比京剧还要古老1 000多年的表演艺术,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皮影戏的发展历程表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 BC D解析:选D。皮影戏将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而其“活化石”的称号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正确;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错误;与题意不符。10汉语言文字能够得到不断发展并成为中华民族通用语言,重要原因是汉语言文字吸收了许多词汇,而这些词汇又多源于少数民族

7、语言。例如,“胡同”来自于蒙古语,“妞儿”来自于满语,许多民族乐器在汉语称谓上也多是采用少数民族语言的谐音。这说明()A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首先是语言文字的交融B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得益于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C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D不同民族的语言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解析:选B。A不符合客观情况;推广普通话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是两回事,C不选;D错在“消除”上。故选B。11西域的晕染画法在唐代传入中原,影响了汉族的美术。壮族妇女编织的壮锦,土家族妇女编织的西兰卡普,以及在布依、苗、水族等众多少数民族中流传的蜡染工艺,都与汉族的名绣相媲美并享誉中外。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8、)A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比汉族文化更有特色B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C我国少数民族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D汉族文化是由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组成的解析:选B。本题考查中华文化。A表述明显错误,排除;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C表述错误;D表述明显错误;故B正确。12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著名学者楼宇烈曾说过,到底是中国文化影响了佛教,还是佛教影响了中国文化,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也不怎么重要了,佛教已经深入到中国的文化骨髓里面去了。这主要说明()A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B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C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D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9、解析:选B。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佛教传入中国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B说法正确;A、C、D与题意不符。 二、非选择题13戏曲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300个声腔剧种,5万个剧目,覆盖城乡和十几亿民众,传承至今而顺势长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得益于自身的独特形式与丰富内容,戏曲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它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豫剧、川剧、黄梅戏等,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侗剧、傣剧、藏剧等。不同的剧种又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对不同流行地域的覆盖。请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

10、的基本特征的。答案: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戏曲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传承至今而顺势长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体现了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特征。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另一个基本特征。以自身的独特形式与丰富内容,戏曲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体现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不同的剧种又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体现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汉族与少数民族皆有戏曲,表明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秉承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排外机制,不以控制他国经济命脉、改变他国政

11、治制度为目的,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通过“一带一路”,世界见识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襟。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相关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等知识。依题意,可知问题需要阐述对外来文化或其他民族文化的态度,在“一带一路”上包容多样的国家或民族文化,需要我们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面对不一样的文化,需要我们坚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答案: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中要坚持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坚持兼收并蓄,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