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6030243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 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字母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哲学是关于(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B自然知识的理论体系 C社会知识的理论体系 D科学之科学的理论体系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是指( )。 A实践标准是不可靠的 B实践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有历史局限性,它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过程 D科学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3意识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劳动和社会实践 B生物的自然进化 C人脑的形成完善 D语言6S出现发展 4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

2、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5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币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6“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个原理完全一致?( ) A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D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7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

3、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的是( )。 A柏拉图 B列宁 C马克思和恩格斯 D邓小平 8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因为只有这样的价格机制,才能( )。 A反映价值和供求的变化,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B保持价格与价值一致,实行等价交换 c适应市场供求变化,实现经济协调发展 D促进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应有的权益 9我国实施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 )。 A保证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B使劳动者老有所养 C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D实现共同富裕 10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从实质上说是( )。 A,数量扩张型增长方式 B适度紧缩型增长方式 C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 D适度膨胀型增长方式11社会保障

4、的核心内容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12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A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 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C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 D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13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代位继承以及遗产的分配原则均由法律直接规定下来的继承是()。 A无遗嘱继承 B代位继承 C遗嘱继承 14在我国,有关法定继承人的顺序,错误的说法是()。 A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 B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作为第一顺序人 C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D第一顺序排斥后一顺序,同一顺序的继承人间也有

5、先后次序之分 15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交国家的罚没财物或者其他国有资产,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应判为()。 A贪污罪 B挪用公款罪 C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D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 16行政诉讼强制的主体是()。 A行政主体 B有权国家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17画家王某把自己的作品赠予好友李某,几年后李某将收藏的作品以王某的名义出版发行,王某得知后认为侵犯自己的权利,依照法律,李某侵犯了()。 A王某对赠予作品的财产所有权 B王某对赠予作品的展览权 C王某对赠予作品的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D王某的姓名权 18申请人依

6、法提出复议申请,复议机关无正当理由拒绝受理或不予答复的,下列哪一级机关应责令其受理或答复?() A上级人民政府 B上级权力机关 C。上级权力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 D同级人民政府 19轮换又称()。 A转任 B调任 C挂职锻炼 D轮岗 20公务员录用的职务范围不包括()。 A科员 B副主任科员 C办事员 D都不对 21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应予以( )。 A撤销 B变更 C废止 D宣布无效 22调研员是对应于( )的非领导职务。 A厅、司级副职 B县、处级正职 C县、处级副职 D乡、处级正职 23以下注意事项为批办工作中特别强调要求做到的是( )。

7、A。认真研读公文,要弄清对方意图、问题的性质与实际状况 B不得越权批办公文 C批办公文的方式有多种,如电话沟通、现场办公、面谈等 D要求加强协商,努力协调各方关系 24关于查禁赌博的通告显然应具备( )。 A较强的时效性 B教育性,以引起人们的警觉和注意 C知照性,用于公布需要人们周知的事项 D被动性 25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的稿本称作( )。 A草稿 B定稿 C正本 D副本 26以下领导指导性公文应当具有稳定性,不能轻易更改的是( )。 A决定 B批复 C通知 D通告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巨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真入括号内)

8、1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体现在()。 A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 B实践的中介是客观的 C实践的客体是客观的 D实践的过程是客观的 2关于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正确的说法是( )。 A绝对运动是具体物质形态产生的根源,相对静止则是物质存在和分化的条件,二者的统一,说明了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和丰富多彩 B只有承认和肯定相对静止,我们才能具体认识和区分事物,对事物及其运动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也只有承认和肯定物质的绝对运动,我们才能够因势利导,改造事物 C割裂物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和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D正确处理社会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注意政策的调整与连续性,符合物

9、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原理 3历史观中的唯心主义错误在于把人类历史看成是()。 A人们的思想任意创造的过程 B没有客观规律性 C纯粹偶然的 D人们随心所欲的选择 4下列观点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有()。 A社会意识归根到底要从社会存在得到说明 B社会存在的变化迟早要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 C社会意识纯粹是人脑的创造物和想象物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5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B物是感觉的复合 C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绝对精神源生的 D意志高于一切 6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缺陷是()。 A不懂社会实践的伟大作用 B不能

10、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C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 D不能坚持物质第一性 7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因为它()。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C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D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8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产物 B学习外国经验的结果 C历史经验的总结 D时代特征的反映 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大背景是:()。 A整个国际形

11、势趋于缓和,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B冷战的格局仍未打破 c谋求本国经济的发展增强以经济和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从而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全球的冷战对抗发展为共处竞争 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B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经济建设中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1“三个有利于”标准()。 A是一个融政治标准、经济标准为一体的综合标准 B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C是一个衡量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效果的根本标准 D是

12、与敢于试验、大胆创新相抵触的, 12我国要逐步形成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包括()。 A商品市场 B金融市场 C土地市场 D劳动力市场 13下列行为构成行贿罪的有( )。 A。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 B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 C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 D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但未获得不正当利益的 14有关危害行为,正确的说法是( )。 A它是犯罪的客观方面三个基本要件之一 B它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作为和不作为 C作为是指行为人用积极行动实施为我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 D不作为是

13、指负有特定义务实施某种行为而又能履行这种义务的人消极地不履行义务而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 15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c)。 A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B本人或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C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D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请客送礼,并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 16有关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是公司、事业单位、企业、机关、团比,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表现为它是( )。 A入口考试 B综合能力考试 C特定技能考试 D用人考试 22行政决策的评估与总结是( )。 A前一次循环的终点 B后一次循环的开端 C国家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