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028326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本单元从现实和虚拟两个角度来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1.1我与社会 1.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就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2)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

2、(3)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2、参加社会生活的意义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的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1.2 在社会中成长1、养成亲社会行为行为的原因(或意义) P8 (1)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2)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系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

3、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2、怎样理解人的社会化?(为什么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化?)(1)、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的人的过程。(2)、人的成长是不断的社会化的过程。逐步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3、怎样培养亲社会的行为?(1)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培养,(2)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3)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4) 、参与社会的过程,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4、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2.1.1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借助互联网,我们可以结交朋友、査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求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

5、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3、怎样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 P12-16网络的好处:(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网络的弊端:(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耗费人们的时间,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3)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个人信息容易被泄露。4、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

6、个人隐私?密码要有差异;要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慎重填写问卷;不随意留联系方式;电脑要安装防火墙。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2.1.1网络改变世界1、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P17-20(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5)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2、合理利用网络

7、表现在哪些方面?(1)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2)传播网络正能量。3、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传播积极有价值的内容。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我们要学习和践行道德和法律规范,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第3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3.1维护秩序1、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组成 P23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常见的社会秩序包括:社

8、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2、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P23(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这样可以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政府、企业、社会公民要遵守秩序,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2)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3、社会规则的含义及种类 P25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4、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9、(1)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2)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3)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5、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处罚: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对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不仅会受到舆论的谴责,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还会受到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手段甚至受到相关部门处罚。6、社会规则不会自动起作用,需要人们自觉遵守。人人都要以遵守社会规则为荣,违反社会规则为耻。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3.2 遵守规则1、.自由和规则的关系 P27-28(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

10、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2、如何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P28-29(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如何维护和改进规则?(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

11、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做法)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2.4.1尊重他人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1)必要性: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尊重他人需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受到他人尊重能使人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2)重要性: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特征。 尊重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2、怎样尊重他人? P34-36(1) 积极关注、重视

12、他人。(2)平等对待他人。(3)学会换位思考。(4)学会欣赏他人。第4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2.4.2 以礼待人1、 文明有礼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2、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1)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 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3) 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从小事做起,

13、从细节做起,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2.4.3 诚实守信1、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有哪些?(1)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2)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3)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4)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2、怎样践行诚信?(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若已经产生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谅解。(2)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

14、他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2.5.1 法不可违1、 为什么说法不可违法?(1) 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2) 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3)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类型有? P48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15、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3、怎样区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P48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4、遵章守法的重要性?如何遵章守法?(1)重要性: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2.5.2 预防犯罪1、刑法的作用: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武器。 内容: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