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维护公平贸易到变相贸易保护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6021148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7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维护公平贸易到变相贸易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维护公平贸易到变相贸易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维护公平贸易到变相贸易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从维护公平贸易到变相贸易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从维护公平贸易到变相贸易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维护公平贸易到变相贸易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维护公平贸易到变相贸易保护(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维护公平贸易到变相贸易保护从维护公平贸易到变相贸易保护 世界反倾销的兴起与发展世界反倾销的兴起与发展 李清亮 海闻 【内容提要】 反倾销是近年来国际贸易争端的焦点问题。 反倾销政策的起源在于维护国 际贸易的公平,但是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反倾销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贸易保护。在某种 意义上,反倾销补充、部分替代了以前关税在贸易保护中发挥的作用。大量的发展中国家逐 步采取了主动的反倾销策略。冶金、化工、塑料等行业是被反倾销最多的行业。 关键词: 公平贸易 贸易保护 反倾销 关税 反倾销在近几十年来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一个热点问题。一方面,近年来,作为世 界最大的贸易体之一,中国是世界

2、上被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从 1997 年到 2009 年,中国被外 国反倾销达到 698 件,占同期世界总量 3292 件的 21.2%,高居第一。另一方面,自 1997 年 实施第一起对外反倾销调查以来,中国逐渐成为使用反倾销最为频繁的新兴市场国家之一, 截至 2009 年,中国一共发起对外反倾销 178 件1,占同期世界总量的 5.4%。在当今全球贸 易自由化的背景下,以反倾销为代表的相机保护行为,成为了对外贸易争端的焦点问题。本 文将对反倾销措施的形成、演变及现状展开分析。 一、反倾销政策形成基于公平贸易一、反倾销政策形成基于公平贸易 反倾销法规是为了维护公平贸易而产生的,它的出现最早可以

3、追溯到一个多世纪以前。 19 世纪末,加拿大的铁路修建发展迅速,对钢铁的需求因此大大增加。为了抢夺这个市场, 美国的钢铁企业决定往加拿大低价出口筑路钢铁。 随即, 加拿大的钢铁业对美国的这种明显 作者李清亮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博士研究生;海闻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经 济学教授。 1 数据来源于WTO反倾销数据库,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_e/adp_e/adp_e.htm。 1 低价打压行为迅速做出了反应,要求政府提高关税。1由于当时的一些特殊情况,政府不能 选择直接提高关税,需要寻找其他途径。于是在 1904 年,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反

4、倾销的法律 在加拿大诞生。21921 年,美国国会也通过了反倾销法规。自此之后,鉴于美国的经济地位, 美国反倾销法规从一定意义上就是GATT/WTO反倾销协议的蓝本;进一步,各国的反倾销 法规往往又以GATT/WTO反倾销协议为准绳。图 1 是 20 世纪初以来世界各国反倾销立法的 情况。 图 1 19002002 年世界各国反倾销立法的情况(单位:件数) 数据来源:Zanardi, M., Antidumping: what are the numbers to discuss at Doha?,The World Economy , 27, 2004, pp.403-433. 尽管各国有了

5、立法,但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特别是在二战之前,反倾销政策在国际 贸易中并未得到重视。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反倾销是基于维护贸易公平的,而一直以来人 们关注的重点都是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 二是各国的法规对于倾销及损害的定义从来都不 是很清楚,如果从真正的“公平”动机出发,不清晰的定义带来的是更大的政策操作难度。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 尽管统计结果反映出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前, 美国 等国家也有大量的反倾销调查, 但是最终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案例只占总数的 5%左右。 3很大 程度上, 问题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对反倾销本身的不关注, 而且在当时反倾销的出发点也许更 1 Finge

6、r J. Michael,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Antidumping Regulation” , in Antidumping: How it Works and Who Gets Hurts? Edited by J. Michael Finger, 1993. Ann Arh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pp.14-15. 2 如果就倾销本身而言, 其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英国在美国大量低价销售纺织品, 以抑制美国纺织 工业的发展。汉密尔顿等人在其著作中就有所提及。 3 Blonigen Bruce

7、 A. and Thomas J. Prusa, “Antidumping” , Working Paper 8398,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2001;Irwin D.A.,“The Rise of US Antidumping Activit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World Economy, 28,2005,pp.651-668. 2 多地真正是基于维护公平贸易的。 二、反倾销的流行补充替代关税工具的选择二、反倾销的流行补充替代关税工具的选择 情况在二战之后,特别是在 2

8、0 世纪 70、80 年代之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二战之前,关 税一直是贸易保护的首要选择工具。但二战之后,自由贸易取代二战之前的贸易保护主义, 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流,以美国为主导,各国进行了多次的贸易谈判(见表 1)。在各轮 贸易谈判中,关税等传统的贸易保护工具自然成为了被主要攻击的目标,原则上,关税税率 只能下降而不可上升,所以世界平均关税水平不断被削减。例如,东京回合决定从 1980 年 开始的 8 年内,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的整体关税削减 30%左右;到了乌拉圭回 合,发达国家工业品加权平均关税率应从 6.3%降低到 3.8%;另外,各种主要的配额也逐步 受到限制甚至被取消。

9、当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日渐式微的时候, 寻找新的贸易保护工具作为 补充、替代就成为了各国的必需,而种种相机保护措施就成为了最终的选择,并被各国当作 进行贸易保护的借口,反倾销这个本来是维护贸易公平的工具是其中的代表。 表 1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多边贸易谈判 时 间 持续时间 地 点 国家数 第一轮 1947 年 4 月10 月 6 个月 瑞士日内瓦 23 第二轮 1949 年 4 月10 月 6 个月 法国安纳西 33 第三轮 1950 年 10 月1951 年 4 月 6 个月 英国托奎 39 第四轮 1956 年 1 月 5 月 4 个月 瑞士日内瓦 28 第五轮(迪龙回合) 1960 年

10、9 月1962 年 7 月 22 个月 瑞士日内瓦 45 第六轮(肯尼迪回合) 1964 年 5 月1967 年 6 月 37 个月 瑞士日内瓦 54 第七轮(东京回合) 1973 年 9 月1979 年 4 月 64 个月 瑞士日内瓦 102 第八轮(乌拉圭回合) 1986 年 9 月1993 年 12 月 86 个月 乌拉圭塔斯特角城 108 资料来源: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第 376 页。 为什么会选择反倾销?反倾销满足两个关键的条件:一是合法,二是好用。 首先,反倾销的合法性不仅存在于各国的法律中,而且早在 1947 年,就被关贸总协定

11、确定。 反倾销的合法性是因为其维护公平贸易的目的, 而公平贸易则是与自由贸易并行的概 念,也反映了国际贸易发展的要求。所以反倾销是合法的且不违背自由贸易原则的。 更重要的玄机在于, 如果反倾销被用于真正地维护公平贸易, 模糊的定义会带来操作难 度;但是如果是打着维护公平贸易的幌子,行打击进口、限制自由贸易之实,模糊的定义反 而提供了广阔的操作空间。再进一步,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以美国等发达国 家为主导,GATT修改了有关反倾销的调查规则。修改的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各国对于倾 销界定更加模糊, 在东京回合, 倾销的定义从原来的 “低于公平价格” (Less Than Fa

12、ir Value, 3 LTFV )扩展到“或者低于成本价格”;二是对于进口和国内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必然性 要求降低了;三是在 1984 年GATT允许成员国对损害的界定采取累积原则,这也刺激了各 国更多地采取同一案件针对多国反倾销的策略。1这样一来,原本就定义不清晰的关系变得 更模糊、宽泛了,反倾销措施操作的随意性大大加强。 依照这一系列的修订, 各国逐渐形成了关于实施反倾销的要件: 在进口国的价格低于公 平价格或成本; 进口给国内产业带来了既定或者潜在的损害; 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从一开始问题的关键就在于, 如何界定公平价格、 成本价格?如何界定损害?法规上也从来 没有清晰的定

13、义。这就为各国提供了利用反倾销来进行贸易保护的便利。 于是,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加入反倾销协议的成员国的数量、世界反倾销案件的 数量相比之前大大增加。 本来是维护公平贸易的反倾销, 反而成为了贸易保护、 攻击的武器, 往往被各国当作获取政治利益的工具加以滥用。正如普鲁萨所说, “源于倾销而产生的反倾 销对于当今国际贸易的影响已经超过了倾销本身。 反倾销这服药的毒性已经远远超过了它应 该去医治的病倾销。药不仅是用得太多了,而且和它针对的病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了”。 2 图 2 19472008 年美国反倾销调查和肯定性裁决数量(单位:件数) 数据来源:1995 年之前的数据来自 Irw

14、in D.A., “The Rise of US Antidumping Activit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World Economy, 28, 2005, pp.651-668;1995 年之后的数据来自 WTO 反倾销数据库,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_e/adp_e/adp_e.htm。两者是兼容的。 1 在这个规则下的一个具体规定是,如果一个国家的出口量未达 3%,但是如果所有低于 3%的国家总和高 于 7%,那么来自这些国家产品的影响可以依据进口总量来叠加。 2 Prusa J. Thomas, “

15、Anti-dumping: A Growing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Trade”,World Economy,Volume 28 Issue 5,2005, pp.683-700. 4 再根据图 1,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时间区分。在二战以前,关税为主要的贸易保 护手段,拥有反倾销法规的国家屈指可数,但是二战之后,随着多边贸易谈判的进行和关税 的削减,反倾销立法大量出现。图 2 是美国二战后反倾销的使用情况,我们认为美国情形能 够反映世界的概况。 由于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 反倾销案件没有一个世界范围适用的稳定 可靠的统计口径,80 年代之前的数据不能

16、保证完全的准确性,但我们相信至少在揭示趋势 上是没有问题的。 这里需要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 20 世纪 60 年代之前美国的反倾销肯 定性裁决率非常低, 一般认为只占总件数的 5%左右1, 而这个比例在 70 年代之后大大提高, 达到 50%左右;2二是 70 年代之后,美国对外反倾销案例大量增加。把这两方面的因素结合 起来(如图 2 中的虚线所示),我们有理由认为,对关税等传统贸易政策的限制极大地刺激 了各国对反倾销的使用。 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 反倾销等相机保护工具在贸易保护领域发挥的作用 都无法与传统的关税工具相提并论。但是,在贸易保护盛行的数十年前,对于关税,人们往 往想到的是如何提高税率以限制进口, 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