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 艾滋病公共政策培训项目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6020158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PDF 页数:100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 艾滋病公共政策培训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项目管理 艾滋病公共政策培训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项目管理 艾滋病公共政策培训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项目管理 艾滋病公共政策培训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项目管理 艾滋病公共政策培训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 艾滋病公共政策培训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 艾滋病公共政策培训项目(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管理 艾滋病公共政策培训项目项目管理 艾滋病公共政策培训项目 艾滋病公共政策培训项目 培训材料 目录 第一部分介绍 项目目的:艾滋病公共政策培训项目 1.目标 2.项目描述 3.培训模式 第一章背景介绍:艾滋病与公共政策 1全球艾滋病流行概要 2艾滋病成为一个公共政策问题 第二部分决定因素与影响 第二章艾滋病的经济学透视 1艾滋病经济学介绍 2艾滋病对经济的影响 3艾滋病干预工作的优先问题 4与艾滋病相关的特殊商业活动分析 第三章艾滋病的社会影响 1介绍艾滋病的社会影响 2艾滋病的社会影响:从个人、家庭和社区层面考虑 3艾滋病在不同层面对社会造成的常见影响 4孤儿们及其家庭 第四章性别与艾

2、滋病 1.介绍性别与艾滋病 2.全球艾滋病流行逐渐女性化 3.性、性别和性态:基本概念 4.性别与艾滋病毒易感性 5.内容总结与行动要点 第三部分多部门应对的战略措施 第五章艾滋病、法律和人权 1人权视角分析:易感性与艾滋病 2艾滋病、健康和人权:核心概念、文件和制度 3人权视角在卫生政策和项目中的应用 第六章战略管理与领导 1战略管理 2利益关联者分析 3变革管理 第七章商业部门应对艾滋病 1.艾滋病给商业造成的危害 2.工场应对措施 3.工场外企业的作用 4.公私合作 第四部分全面应对艾滋病 第八章艾滋病预防策略 1艾滋病大众预防策略 2弱势群体和高危人群预防策略 第九章艾滋病的关怀和治疗

3、 1艾滋病:一种医学疾病 2艾滋病关怀治疗的内容 3艾滋病关怀治疗的操作 第十章缓解艾滋病影响的措施 1艾滋病影响的缓解策略:针对儿童及其家庭 2案例研究:乌干达国家战略政策和干预计划 作者简介 第一部分项目介绍第一部分项目介绍 艾滋病公共政策培训项目艾滋病公共政策培训项目 目标目标 为形成有效的、全国性的艾滋病应对机制,需要大量政府机构、 非政府组织(NGOS)广泛参与,并在政策制定、执行过程中充分合作。 虽然全球已对此应对需要给予了关注,但是关于开展此类项目的原 因、所需的具体部门项目及活动方面,很少有项目对非医务工作者在 这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在此背景下,艾滋病公共政策培训项目于 2003

4、 年启动。以下材料是波士顿地区项目人员开发的培训课程的总结,可 作为背景材料,供今后参与艾滋病公共政策培训的人员阅读。 项目描述项目描述 艾滋病公共政策培训项目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哈佛大学肯 尼迪政府学院联合举办。同时,该项目在越南与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 合作开展。该培训项目的目标是促进政府官员能力建设,包括卫生系 统以外的官员,以应对艾滋病流行。项目于 2004 年 1 月在中国启动, 培训课程由波士顿地区教员开发并经中国艾滋病专家改进。项目对政 治领导人进行以下培训:艾滋病流行的决定因素和潜在影响,以及全 球其他地区成功实施多部门应对的策略,包括 NGOS、民间团体及私营 部门。该培训将

5、艾滋病作为一个发展问题看待并要求开展政府领导下 的多部门合作,介绍国际上、本地区在艾滋病预防、治疗以及缓和艾 滋病影响方面的最佳实践措施,回顾国际国内关于艾滋病应对措施的 主要争论;该培训提供了可行的策略,改进领导,在艾滋病政策和项 目方面促进部门间、多层面的合作,以期在艾滋病预防、治疗、缓和 影响方面形成一套全面的、整合的应对机制。 艾滋病公共政策培训项目培训模式艾滋病公共政策培训项目培训模式 该项目汇集了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地区丰富的智力资源,包括哈佛 公共卫生学院的人口与国际卫生系、巴格劳德(Franois- XavierBagnoud)卫生与人权中心,肯利迪政府学院的陶布曼(Taubman

6、) 联邦与地方政府中心,哈佛医学院的艾滋病中心,波士顿大学的国际 卫生与发展中心,以及剑桥 Abt 事务所(Abt)。课程教员来自项目模式 开发组,每一期培训班都配备有丰富的培训师资。每个培训模式都分 别配备国际和国内培训员各一名。课程前两年(三至四期)由哈佛培训 员授课。国内教员将逐渐接替整个培训工作,此间哈佛工作组担任顾 问工作。三年以后,国内教员将承担全部培训任务,必要时哈佛顾问 组将提供协助。课程授课方式为讲座和案例分析,包括战略规划练 习,以制定各地多部门艾滋病应对方案。 第一章艾滋病公共政策问题 JoanKaufman 博士,KatherineMeyers 公共卫生硕士 哈佛大学肯

7、尼迪政府学院 第一节全球艾滋病流行状况第一节全球艾滋病流行状况 艾滋病流行,是人类在新千年面临的最主要的发展挑战之一。它 可能会导致许多国家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付诸东流。至今,全球已有 超过 2,000 万人死于艾滋病,截至 2005 年底,估计有 3,860 万人感染 了艾滋病毒,超过 1,400 万的儿童已沦为孤儿,数以百万的家庭因为 劳动力的缺乏和高额的医疗费用而陷入贫困。i2004 年,全球新增艾滋 病毒感染者 410 万人。在艾滋病流行状况较严重的国家,期望寿命急 剧下降,贫困加深,不断丧失劳动力,社区和公共组织逐渐瘫痪,而 且,这种恶果将持续数代。为此,国际组织和多边机构做了大量实质

8、 性工作,在全球开展了多项艾滋病预防项目,但是,估计在未来八年 中全球仍有 4,500 万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其中 40%发生在亚太地区。 ii直到近年来,人们才逐渐意识到艾滋病的流行对于社会发展的恶劣影 响、以及对于全球稳定的潜在威胁。iii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可以被看作 是一种“公共品”,因为经济发展取决于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又依 赖于一定的健康水平和基础教育水平。 艾滋病,是由一种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即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所引发的,这种病毒目前以两种类型 存在:HIV-1 型和 HIV-2 型。艾滋病毒基因能够迅速变异,并产生多种 亚型。尽

9、管科学界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目前尚未找到艾滋病 毒疫苗。一旦感染艾滋病毒,感染者在临床症状(即艾滋病)发作之 前,病毒在体内会有 510 年的潜伏期。目前,作为一种致命性病 症,艾滋病无法治愈,不过,近年来的一些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病患者 的生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徐径是:阴道性交和肛门性交;输入了受 HIV 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共用了受 HIV 污染的不洁针头及注射器; 分娩和哺乳造成的母婴传播。 艾滋病流行,被认为是一种“长波事件”,因为从感染到其后续 影响之间有一段相当长的过渡期,个人和社会很难及时意识到应对艾 滋病的急迫性。艾滋病流行可以被描述为四个连续波段。首先,某人 感染了艾滋病

10、病毒,是为第一波;于是,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破 坏,并由 HIV 引发其他传染性疾病(如结核病),是为第二波;之 后,艾滋病发作,病人死亡,是为第三波;最后,病人的死亡严重影 响了其家人和家庭,也对他人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包括 贫穷、孤儿和由耻辱感造成的社会排斥和恐惧,形成持续而严重的心 理和社会后果,是为第四波。 第二节艾滋病成为一个公共政策问题第二节艾滋病成为一个公共政策问题 艾滋病的流行,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社会、经济不平等和易感 性。穷人很难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好处,比如教育;而受教育水平与能 否有效预防艾滋病高度相关,对于青少年而言尤其如此。社会地位低 下、经济需求无法满足、缺乏

11、其他机会,迫使女性和流动人口从事风 险性较高的职业,如娱乐业和贩毒。对于艾滋病,女性的易感性更 强,因为她们在性别权力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经常遭受性暴力,很 难拒绝对方性要求或要求对方使用安全套,因而极容易从其男性性伴 那里获得感染。而青少年,尤其是女孩子,由于缺乏相关的性知识、 安全性行为知识,也没有渠道获取生殖健康服务,所以极易感染艾滋 病毒。 自世界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二十五年过去了,关于如何预防和 治疗艾滋病、如何降低艾滋病对于个人、家庭和社区的社会影响和经 济影响,人类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在某些地区的特定群体中,一些 项目的开展已经成功地阻止或延缓了艾滋病的新感染率。这些项目需 要众

12、多的响应,而不仅仅只是卫生部门,同时也需要政府官员的领 导。纵观全球,那些成功的项目都反映出以下特点:政府领导下的多 部门参与,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强有力的政治领导,认真负责地对待 问题,项目预算分配充足,民间团体的合作和参与,有全国性的法 规、政策支持反对污名和歧视并保障安全血液供给。一个良好的政府 治理,也应该认识到成熟的媒体在应对艾滋病工作所发挥的作用。放 眼全球,媒体在治理艾滋病问题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在: 向公众通报艾滋病流行的现状和预防传播知识,报道成功项目,谴责 歧视和人权滥用等不公正行径,披露被掩盖的事实以及帮助宣传已达 成的国际协议。 主要争论主要争论 全世界范围内在如

13、何应对艾滋病问题上存在许多争论。 提倡禁欲与安全性行为 第一大争论就是,是提倡青少年禁欲,还是向其普及安全性行为 知识并推广安全套?几乎在每个国家,家长、老师、宗教领袖、青少 年自己和一些成功的项目,都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成功的项目通常 是两者兼而有之。 加强执法与预防艾滋病传播 为预防艾滋病在某些涉嫌犯罪活动(如卖淫和非法使用毒品)人 群中的传播,究竟是依靠加强执法力度,还是发挥公共卫生官员的作 用?一些成功的项目以疾病预防和降低危害为目标,促进部门间合 作,特别是针对弱势群体工作时更是如此。这类干预活动将在第八章 进一步讨论。 以高危人群为目标与预防高危行为 还有的争论,是把珍贵的资源投放

14、在“高危人群”(如男性同性 恋或性工作者)上,还是转而为一般人群提供艾滋病教育和预防服 务?我们建议同时采取这两种措施,因为,我们几乎不可能找到高危 人群的全部成员,而且,这种做法还可能导致进一步的污名化,使得 以后接近这类人群变得更难。我们建议干预工作应针对高危行为,而 不仅仅是专注于这些高危人群。这类措施也针对那些有高危行为的性 伙伴。 垂直预防服务与平行预防服务 还有的不同意见,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垂直服务项目来提供艾滋病 预防服务,还是在地方层面上开展综合的、平行的服务项目?如果能 够把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即:项目以部门为基础,同时得到地方上 的支持,形成多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这类做法已

15、被证明能达到最 佳效果。 资源用于预防与资源用于关怀治疗 自 1995 年始,一些治疗方法可以延长艾滋病病人的生命,这引起 人们争论如何更好地使用这种稀缺资源。是把这些资源用于成本低廉 的预防工作,还是用于昂贵的感染者治疗和护理?绝大多数人都认 为,预防和治疗应该结合起来,因为病人享有接受最好治疗的权利, 即使其无力承担高额费用;同时治疗在向公众传达预防知识方面可发 挥重要作用。 个人隐私与公共卫生 如何平衡个人隐私保护与公共卫生工作需要,同样也是艾滋病应 对中的一大争论点。若想说服更多的潜在患者自愿前来咨询和接受检 查,从而阻止艾滋病的扩散,我们就必须保护她们/他们的隐私;否 则,她们/他们

16、必然会担心:一旦自己感染艾滋病的消息被所在社区和 单位获知,就会招致对自己和亲人的污名和歧视,这种心理顾虑就会 迫使她们/他们放弃检测。对于青少年而言,由于害怕自己的病情被通 报给家长和老师,她们/他们也就不敢接受咨询服务。公共卫生官员往 往尊重个人隐私,以尽职地保护公众安全、阻止疾病的蔓延。比如,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最近调整了自愿咨询、检测政策,包括 允许某些情况下,个人可以拒绝接受常规检测。这类争论已引起新的 问题,特别是在某些场合下,个人权利要服从于更多数人的利益,而 且要衡量个人权利保护与达到政策、项目之既定目标两者之间的影 响。 相互连贯的问题相互连贯的问题 许多问题贯穿于对艾滋病流行之成因和相应对策的讨论。 性别 性别视角对艾滋病工作很重要,由于较低的社会地位和更为有限 的经济机会,女性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社会地位较低体现在许多方 面,如:女孩的受教育水平往往低于男孩,而较低的受教育水平和更 少的经济机会迫使许多女孩子不得不从事风险性较高的职业;女性不 易控制丈夫的性行为,易遭受暴力侵犯,或者很难要求性伴侣使用安 全套;一旦有家庭成员感染艾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